摘要:2025年4月17日,苹果公司市值再度跌破3万亿美元大关,收盘下跌近4%至2.92万亿美元,成为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调整下的最大受害者之一。这一波动反映了市场对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及全球供应链风险的深度焦虑。
2025年4月17日,苹果公司市值再度跌破3万亿美元大关,收盘下跌近4%至2.92万亿美元,成为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调整下的最大受害者之一。这一波动反映了市场对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及全球供应链风险的深度焦虑。
一、关税政策反复冲击:苹果市值“过山车”
1. 政策突变引发剧烈波动
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全球进口商品加征10%“基准关税”,并对中国、越南等贸易逆差国实施差异化税率(最高达49%),直接冲击苹果供应链核心地区。
4月9日,美国政府一度暂停关税计划并豁免消费电子产品,推动苹果股价单日暴涨,市值重回3万亿美元以上。然而,特朗普随后澄清豁免仅为“临时转移”,并启动半导体出口调查,导致苹果股价再度暴跌。
截至4月17日,苹果市值较4月2日累计蒸发超7700亿美元,期间波动幅度达15%。
2. 供应链成本激增与消费者压力
摩根士丹利测算显示,新关税将使苹果年成本增加85亿美元。若成本转嫁,iPhone 16 Pro Max在美售价或飙升至2300美元,引发消费者抵制。
苹果紧急从印度包机抢运价值150亿美元的iPhone库存,但印度产iPhone仍面临26%关税,供应链转移的短期成本难以消化。
二、地缘政治博弈下的供应链困境
1. 核心制造基地受重创
苹果主要生产基地所在国(中国、印度、越南)均被列入高关税名单,其中越南AirPods和iPad生产面临46%税率,中国iPhone制造面临34%税率。
印度供应链短板凸显:本土零部件配套率不足30%,关键元件依赖中韩供应,转移产能计划受阻。
2. 技术出口限制雪上加霜
英伟达H20芯片对华出口需许可证的消息加剧市场担忧,半导体供应链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打压投资者信心。
杰富瑞分析师Edison Lee指出,特朗普团队内部在关税和技术限制问题上存在矛盾,政策摇摆令企业难以制定长期策略。
三、市场反应与机构观点:短期风险与长期博弈
1. 机构警示短期波动风险
花旗分析师阿提夫·马利克认为,此前市值回升仅为“缓解性反弹”,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将持续压制股价。
戴维森分析师吉尔·卢里亚表示,苹果需在中美博弈中寻找平衡,但关税和出口限制使其“保全自身愈发困难”。
2. 长期供应链调整与战略选择
苹果计划五年内将印度iPhone产能提升至25%,并在越南、马来西亚扩产,但分析师指出,供应链多元化需至少5年且成本翻倍。
巴克莱预测,若无法转嫁成本,苹果每股收益或下降15%,公司可能通过供应链谈判压低元件价格以缓解压力。
四、未来展望:政策博弈与市场韧性
尽管短期承压,苹果的全球品牌力与现金流优势仍为长期支撑:
游说豁免可能性:苹果承诺四年内在美投资5000亿美元,试图复制此前成功游说豁免的经验,但分析师认为短期见效困难。
技术壁垒与生态粘性:iOS生态的不可替代性或缓冲部分需求下滑,高端用户对涨价的敏感度较低。
市场分化策略:可能针对不同地区调整定价,如维持美国高价的同时在关税较低市场保持竞争力。
结语
苹果的市值震荡不仅是贸易摩擦的缩影,更是全球产业链重构压力的直接体现。在政策不确定性与供应链成本攀升的双重夹击下,科技巨头的战略韧性面临空前考验。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关税谈判进展及苹果的供应链调整效率,以把握波动中的结构性机会。
综合科创板日报、湘江网、每日经济新闻等
来源:广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