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不少城市还在以“全饱”“半饱”的幽默标签吸引跑者,当千赛一面的同质化现象仍在蔓延,2025辽宁朝阳马拉松,早已超越竞技本身,以一座城的诚意与匠心,重新定义了实实在在的“马拉松体验”。
当不少城市还在以“全饱”“半饱”的幽默标签吸引跑者,当千赛一面的同质化现象仍在蔓延,2025辽宁朝阳马拉松,早已超越竞技本身,以一座城的诚意与匠心,重新定义了实实在在的“马拉松体验”。
9月20日,2025辽宁朝阳马拉松热烈启幕。万名跑者从全国20个省份及4个国家汇聚而来,在赛道上,不仅跑出了速度与激情,更读懂了朝阳这座城市的历史厚度、人文温度与发展热度,让“欢聚宝藏之地、畅跑活力朝阳”的主题,成为烙印在跑者心中的深刻记忆。
不同于常规马拉松的“单调赛道”,本届朝马的赛道堪称“移动的城市博物馆”。以“一河两岸,城市穿越”为轴心,起点设在朝阳市政府广场,沿途串联起朝阳大街的繁华、大凌河风景区的秀美、北塔公园的古朴、十家子河的灵动,终点回归市政府广场的热闹,让跑者在奔跑中完成一次“穿越朝阳古今”的旅程。“跑过坝上路时,左手是波光粼粼的河面,右手是错落有致的城市建筑,转头还能看到凤凰山的轮廓,这种‘人在画中跑’的体验,太惊艳了!”完赛的全马选手张先生感慨道。
赛道沿途的20个群众文体展演点位,更让这场奔跑成为一场“文化盛宴”。康普医学影像十字路口的啦啦操活力迸发,佑顺寺门口的太极拳与中国功夫扇刚柔并济,水岸华城的马头琴表演奏响草原深情,河东麒麟大桥北侧的电声乐队点燃全场氛围,还有影调戏、秧歌、舞狮等特色展演,将朝阳的民俗文化与现代活力完美融合,让跑者每跑一段都有新惊喜,也让观赛市民感受到“家门口赛事”的独特魅力。
作为对标世界田联和中国田径协会A1类赛事标准的赛事,本届朝马在服务保障上的“专业度”与“贴心度”,成为跑者口中的“加分项”。医疗保障全线升级,21台救护车、18个医疗站、45台移动AED、300余名赛道医疗观察员构建起“立体防护网”,全程守护跑者安全;每2.5公里设置的饮水站、能量补给站,及时为跑者补充体力;1070名青年志愿者经过岗前培训,在检录、引导、补给、存衣等岗位上热情服务,用微笑传递朝阳温度。
“从赛前5:30就发车的摆渡车,到赛后包含‘朝阳好礼’的完赛包,再到成绩查询、证书下载的便捷,每个细节都能感受到主办方的用心。”来自河北的半马选手李女士表示,自己跑过十多场马拉松,朝马的服务“丝毫不输大城市赛事”。此外,央视网、新华社现场云、朝阳融媒APP、朝新媒矩阵、AI云矩阵等多平台同步直播,让无法到场的网友也能“云观赛”,见证跑者冲线的热血时刻,更让朝阳的城市形象通过镜头走向全国。
本届朝马不只是一场体育赛事,更是一次朝阳文旅资源的“集中推介”。赛事推出的“一人跑马,全家畅游”福利政策,让参赛选手凭号码布可免门票畅游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等6大景区,3名亲属还能享半价优惠,吸引众多跑者赛后携家人深度游览朝阳,感受“中华第一龙”故乡的历史底蕴。
同时,“乐品朝阳”美食补给站、餐饮消费券发放、赛后系列活动等举措,将体育赛事与美食、消费、文旅深度绑定。跑者在赛道上能品尝朝阳特色美食,赛后可带着家人逛文旅大集、尝地方小吃,既延续了赛事的欢乐氛围,也为城市经济注入新活力。数据显示,本届赛事中27-39岁跑者占比最高,最小参与者1岁、最大参赛者78岁,既有专业选手比拼,也有亲子家庭、老年爱好者参与,真正实现了“全民跑马”的热闹场景。
当最后一名跑者冲过终点线,意味着2025辽宁朝阳马拉松精彩落幕,但它留给朝阳的,是更响亮的城市名片、更浓厚的体育氛围、更活跃的文旅市场。这场不拼“全饱”“半饱”、只凭“真宝藏”出圈的赛事,让更多人记住了朝阳的赛道之美、文化之韵、人情之暖。未来,朝阳将继续以马拉松为纽带,连接世界,传递友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彩!
来源:李慕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