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一,有钱没钱记得吃3样,做1事风调雨顺人安康,老传统别丢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0 21:25 1

摘要:此诗描绘了农历八月初一的时节景象:金风送爽、白露初凝,北雁南飞,古人认为此日"天医"临凡,赐福人间。同时,此时正值秋收之际,人们感恩社稷,期盼风调雨顺、人畜安康的美好愿景。

《八月初一感怀》

金风玉露雁初翔,天医赐福佑安康。

五谷丰登酬社稷,寒暑调和顺阴阳。

此诗描绘了农历八月初一的时节景象:金风送爽、白露初凝,北雁南飞,古人认为此日"天医"临凡,赐福人间。同时,此时正值秋收之际,人们感恩社稷,期盼风调雨顺、人畜安康的美好愿景。

一、时节背景与气候特征

农历八月初一,在民间被称为"八月朝"或"雁节",是夏秋交替的重要节点。此时正值白露节气前后,昼夜温差增大,空气中的水汽容易凝结为露珠,所以有"金风玉露"的说法。老话常说:"八月初一雁门开,百雁南飞秋意来",大雁开始南飞,标志着秋意渐浓。

这天在山东等地被称为"天医节",源自古人认为此时阴阳交汇,天地间充满调和之气,最适合养生防病。俗话说:"天医面前无绝症,天医庇佑百病消",体现了人们祈求健康的美好愿望。

二、时间范围与特殊现象

八月初一的节俗活动主要集中在清晨到上午时段,尤其注重晨露的采集和利用。

这时候最特别的就是"晨露凝珠"的现象。古人相信八月初一的露水有神奇功效,《述仙记》里记载:"八月一日,以绢囊承取柏树下露,如珠子。取拭两目,明爽无疾"。这种观念是因为此时节露水凝结充分,加上正值草药成熟期,露水中可能含有植物分泌的有效成分。民间因此发展出"天灸"习俗,用露水调和朱砂或墨汁为儿童"点百病",寓意驱除疾病保健康。

农谚说:"八月初一雁门开,衣裳棉絮从头来",这时天气转凉,要开始准备御寒衣物,同时也是秋收秋种的关键时期,冬小麦开始播种。

三、核心注意事项:吃3样,做1事

无论多忙,这"吃3样,做1事"的老传统可别忘了! 这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关系到您和家人的健康平安。

1. 必吃"来丰糕"(或寓意相似的食物):虽然搜索结果未直接提供“来丰糕”的确切信息,但八月初一与丰收祈愿紧密相关。不妨选择吃些寓意吉祥、象征丰收的糕饼食物。比如用黍米、紫米或新收的麦子做的糕,寓意“五谷丰登”,感恩秋收。从养生看,这些谷物性温味甘,能健脾暖胃,顺应秋季转凉的气候,为身体储备能量。

2. 必吃时令滋补禽肉(如“瓯鸡”):在山东肥城等地,八月初一有吃“瓯鸡”(即老母鸡)的习俗。人们常在前一晚用黑豆等食材慢炖整夜,次日清晨趁热食用,称为“补膘”。深秋进补,吃些温补的禽肉,有助于补充夏季的消耗,增强体质,抵御即将到来的寒冷。

3. 必吃莲子羹或白色润燥食物:秋燥易伤肺。多吃些像莲子、银耳、百合、山药这类白色食物,能很好地滋润肺腑,清心安神。俗语说“秋吃白,润肺来”,一碗温热的莲子银耳羹,正适合这个时节。

4. 必做“点百病”或祈福事宜:八月初一清晨,很多地方有采集草叶露水,混合少许朱砂或墨汁,用筷子蘸取点于孩童额头、胸腹等处,称为“点百病”,寓意驱除疾病,保佑孩子平安健康。此举虽带祈福色彩,也饱含了长辈对晚辈的关爱。此外,此日也被视为吉祥日,适宜祭祖祈福,祈求风调雨顺、家人安康。

- 采集露水最好在日出前进行,这时的露水最纯净。

- “点百病”时动作要轻柔,用筷子或棉签轻轻点拭即可,避免误伤孩童或墨汁入眼。

- 食用滋补的禽肉或糕点时,要考虑自身体质,适量为宜。

- 这些习俗承载着先人对自然的敬畏、对健康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老话常说:“顺应天时得安康,违背自然生灾殃”。

在这个八月初一,让我们不妨循着这些老传统,感受其中的文化韵味和养生智慧,调理身心,以更健康的状态迎接金秋。别忘了也告诉家人朋友,一起传承这些美好的老传统!

来源:顽固的大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