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9日,以“理念与实践并行发展同质量共生”为主题的2025华夏ESG管理体系大会在北京召开。此次大会由华夏时报社主办,由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ESG研究院、Wind ESG、天眼查、商道融绿、华夏ESG观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中国ESG研究院院长、国家标准委环境社会治理(ESG)标准化项目研究组召集人柳学信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文梅 见习记者 李氏琼 北京报道
9月19日,以“理念与实践并行发展同质量共生”为主题的2025华夏ESG管理体系大会在北京召开。此次大会由华夏时报社主办,由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ESG研究院、Wind ESG、天眼查、商道融绿、华夏ESG观察联盟等提供支持。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ESG研究院院长、国家标准委环境社会治理(ESG)标准化项目研究组召集人柳学信发表题为《欧美ESG政策进展及中国应对》的主题演讲。
柳学信表示,美国ESG政策回撤,为我国在多边框架下联合欧盟、主要发达经济体及“全球南方”国家,共同突破由美国主导的绿色贸易壁垒提供了宝贵契机,也为我国在ESG领域赶超美国,扩大国际话语权和规则主导权,提供了重要战略窗口。
柳学信特别指出,ESG不是“舶来品”,而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需求。他希望ESG理念能够推动中国企业向以新能源为基础的生产、消费范式转变,增强我国的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
欧美ESG政策差异显著
柳学信指出,当前全球ESG治理体系建设进入关键期。
欧盟ESG发展相对稳定,在践行ESG理念、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处于领先地位。2025年2月26日,欧盟委员会推出欧盟综合法案(Omnibus Simplification Package),对现有一系列的ESG与供应链尽责管理立法进行调整,以简化欧盟规则、提高竞争力并释放更多投资能力。
针对这一法案,各方观点存在分歧。一方认为,该法案降低了企业,尤其小型企业在ESG和尽责管理方面的压力和阻力,对提振经济、实现长期发展有积极意义;另一方则认为,该法案是欧盟ESG与尽责管理的监管倒退与妥协,这种摇摆不定的姿态将延缓欧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进程。柳学信分析,总体来看,欧盟在加强可持续发展监管的同时,也兼顾了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实际合规成本与可持续转型能力。
与欧盟不同,美国的ESG政策出现回撤,柳学信提到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释放阿拉斯加巨大资源潜力、暂停海上风电租赁与全面审查风电项目等一系列举措。
在美国掀起的“反ESG”浪潮中,有37州提出了165项反ESG立法提议,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美国在ESG议题上的国际公信力,对重视ESG的其他国家而言,更是一种理念上的对抗,不利于全球在ESG层面的合作与交流。
在经济方面,柳学信表示,限制ESG政策的监管行为将扭曲金融市场。例如2021年,得克萨斯州颁布法律,禁止市政当局与具有某些ESG政策的银行签订合同,直接导致该州最大的五家市政债券承销商退出市场,而依赖这些承销商的发行人,也因此面临更高的不确定性和借贷成本。
值得关注的是,日本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以及大部分“全球南方”国家都在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
ESG理念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
柳学信提到,在ESG领域,中国经历了初期的跟跑阶段后,目前已进入并跑甚至领跑阶段。欧美国家在ESG上的转型、暂停或转向,为中国提供了发展机遇。
今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向气候和公正转型领导人视频峰会发表致辞:中国构建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贡献了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绿色面积。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不会放缓,促进国际合作的努力不会减弱,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不会停歇。
柳学信表示,ESG的价值体现在两个核心层面:一方面,ESG理念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与科学发展观、高质量发展和新发展理念高度契合,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和工具;另一方面,它也是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阵地,有助于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
今年来,证监会三大交易所、生态环境部等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管理规定》《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指引》《关于促进中小企业提升合规意识加强合规管理的指导意见》等有关ESG方面的政策,不仅体现了国家对ESG发展的高度重视,也为我国企业应对国际标准挑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同时,自2024年起,北京、上海、深圳、苏州、厦门、天津、邯郸、海南8城已推出ESG实施方案。柳学信表示,这些行动方案既体现了政策引领与市场驱动的协同逻辑,又在具体的侧重点和实施路径上各有特色,共同勾勒出中国ESG发展的立体化图景。
关于未来中国ESG的发展路径,柳学信提出两点策略:一是构建中国特色ESG标准体系,提升我国在发展中国家乃至全球ESG标准建设方面的影响力。二是完善中国ESG生态系统建设,全面推动ESG理念的践行。他强调,中介机构是ESG生态系统建设关键环节,在数据收集加工、咨询认证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要着重培育ESG数据、评级、认证等中介机构。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
来源:华夏时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