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11-14日,第28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正式在山东济南召开。本届年会以“规范诊疗,创新引领”为主题,汇聚全球肿瘤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分享前沿研究成果与临床经验。
2025年9月11-14日,第28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正式在山东济南召开。本届年会以“规范诊疗,创新引领”为主题,汇聚全球肿瘤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分享前沿研究成果与临床经验。
《EGFR阳性NSCLC脑转移治疗模式研讨会》于9月13日顺利召开,本场会议由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孟祥姣教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方申存教授主持,聚焦EGFR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治疗的前沿进展与临床实践展开深入研讨,为该领域的临床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吴一龙教授
王洁教授
主席致辞:为脑转移治疗指明方向
会议伊始,吴一龙教授为大会致辞。吴一龙教授指出,EGFR阳性NSCLC脑转移是临床上面临的重要挑战,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新的药物与治疗模式不断涌现,为患者带来了更多希望,但仍需进一步探索优化治疗策略。
Session 1:聚焦新治疗模式,破解脑转移难题
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孟祥姣教授的主持下,Session 1拉开帷幕。
孟祥姣教授
广东省人民医院周清教授带来《EGFR阳性非小细胞脑转移治疗新模式探讨》的报告,深入剖析了EGFR阳性NSCLC脑转移的现状与新治疗模式的潜力。
周清教授首先阐述了肺癌脑转移的严峻现状:脑转移是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在驱动基因阳性人群中发生率更高,确诊时约1/4的患者已出现脑转移1-2,而随着生存期的延长,五年时超半数患者会发生脑转移3。脑转移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更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的关键因素,堪称肺癌十大难题之首。长期以来,脑转移和脑进展问题突出,以往的临床研究多为亚组分析,且对脑转移患者入组存在诸多限制,这使得脑转移的治疗进展相对缓慢。随后,周清教授重点介绍了新一代EGFR-TKI药物佐利替尼。由吴一龙教授牵头完成的全球首个专门针对脑转移入组的三期EVEREST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为佐利替尼的疗效提供了有力证据。该试验入组的多为难治的脑转移患者,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佐利替尼使整体无进展生存期(PFS)提高约三个月,颅内PFS更是长达18个月,且耐药时60%以上的患者出现T790突变4,这为后续三代药物序贯治疗提供依据。周清教授强调,新一代佐利替尼“100%血脑屏障穿透性”机制及对颅内病灶的控制优势,不同于以往一到三代的划分,也为临床提供了脑转移治疗模式的新选择。
周清教授
目前晚期一线治疗,临床常用“3+X”模式。周清教授指出,对于晚期一线伴脑转移的治疗,需要更多的考虑主要影响预后的颅内病灶问题,佐利替尼具有优异的入脑性,同时有更高的后线序贯三代的可及性,“Z+3”(佐利替尼一线使用序贯三代药物)新模式,将成为一线治疗的新模式。
而晚期一线经靶向药治疗后,出现的继发性脑进展或脑膜转移,也是困扰临床的重大挑战。周清教授梳理了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局部给药、联合用药(加用抗血管或化疗)等,并提出“提高颅内靶向药物浓度”,也是重要的手段。目前常用的三代加倍剂量方案,和选用入脑性更好地药物(如佐利替尼)都是很好的选择。
周清教授
孟祥姣教授 在总结中指出,目前我国众多科研立项都设有脑转移专项,该领域仍存在大量待解决的问题。在现有治疗模式的基础上,如今已有全新且专门针对脑转移的药物佐利替尼,有望能在临床实践中充分利用好这类药物,为治疗模式提供新的选择,也期待纳入医保后惠及更多患者。
Session 2:病例分享,从一线到后线的临床实践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方申存教授主持的Session 2,通过临床病例分享,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方申存教授
一线病例分享:早期干预,把握治疗先机
刘夏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刘夏教授分享了一例肺腺癌多发脑转移长生存病例:37岁女性患者,2019年确诊左肺腺癌伴多发脑转移(EGFR 19外显子突变),脑转移瘤切除术后迅速复发。2019年3月患者入组临床研究后接受佐利替尼(AZD3759)治疗,3周内颅内病灶达完全缓解(CR),肺部病灶部分缓解(PR),总体PR。虽因3级皮肤干燥减量,仍持续获益,CNS PFS长达69个月,全身PFS达53个月。2024年12月进展后手术检出T790M突变,换用奥希替尼联合化疗后再次达PR,持续缓解至今,总生存期近6年。
刘夏教授表示,这一病例充分体现了佐利替尼在EGFR阳性NSCLC脑转移一线治疗中的显著疗效,为患者带来了长期生存的希望,也提示早期使用有效药物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后线病例分享:多线治疗,寻找生机
广东省人民医院张一辰教授带来《肺癌脑转移后线病例分享》,介绍了两个后线治疗的案例。
案例一:EGFR PACC突变肺腺癌多线治疗后颅内进展
张一辰教授
患者男性,60岁,EGFR G719S突变肺腺癌,既往多线治疗(含吉非替尼、伏美替尼及化疗)后出现脑转移和腹腔进展。2024年12月起接受佐利替尼联合培美曲塞作为三线治疗:2个月后即达到PR,后续因化疗不耐受调整为佐利替尼单药维持;治疗8个月以上持续PR,颅内及腹腔病灶控制良好;安全性良好,仅出现1级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该案例提示,佐利替尼联合化疗对罕见EGFR突变及多线耐药患者仍具显著疗效。
病例二:EGFR Del19突变肺腺癌一线奥希替尼获得性C797S耐药脑膜转移
张一辰教授
患者女性,50岁,EGFR A750del突变肺腺癌,一线奥希替尼治疗16个月后出现脑膜转移,脑脊液NGS:EGFR A750del 29.5%,EGFR C797S 1.5%。2025年1月起二线采用佐利替尼单药2月,后佐利替尼联合伏美替尼(80mg)方案:治疗后头痛、呕吐等症状显著缓解,PS评分改善至1分;治疗8个月持续实现疾病稳定(SD),颅内颅外病灶控制平稳,目前仍继续该模式治疗。
张一辰教授总结经验时强调,对于脑转移患者,建议进行脑脊液检查以明确耐药机制,新一代药物佐利替尼的联合治疗模式值得探索,但在临床应用中需平衡疗效与不良反应管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方申存教授在病例点评环节总结指出:“本次讨论的三例病例,包括一例一线病例与两例后线病例(其中一例伴脑膜转移),印证了周清教授所提出的‘Z+3’治疗模式,无论是一线还是后线治疗均显示出出显著疗效,佐利替尼作为新一代EGFR-TKI药物,为肺癌脑转移治疗带来了全新策略。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应高度重视患者个体差异,结合基因检测结果、体能状态等综合因素制定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管理,以确保患者最大化获益。”
会议总结:凝聚共识,展望未来
会议最后,王洁教授对本次研讨会进行总结。王洁教授指出,本次会议围绕EGFR阳性NSCLC脑转移的治疗现状、新药物研究、治疗模式以及临床病例展开了全面且深入的讨论,佐利替尼等新药物的出现为脑转移治疗带来了新的突破。未来,仍需进一步开展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深入探索EGFR阳性NSCLC脑转移的发病机制与治疗靶点,优化治疗模式,推动个体化治疗的发展,让更多EGFR阳性NSCLC脑转移患者获得更好的生存预后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Preusser M, Winkler F, Valiente M, Manegold C, Moyal E, Widhalm G, Tonn JC, Zielinski C. Recent advances in the biology and treatment of brain metastases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summary of a multidisciplinary roundtable discussion. ESMO Open. 2018 Jan 26;3(1):e000262. doi: 10.1136/esmoopen-2017-000262.
2. Kim M, Suh CH, Lee SM, Kim HC, Aizer AA, Yanagihara TK, Bai HX, Guenette JP, Huang RY, Kim HS. Diagnostic Yield of Staging Brain MRI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Radiology. 2020 Nov;297(2):419-427. doi: 10.1148/radiol.2020201194.
3. Rangachari D, Yamaguchi N, VanderLaan PA, Folch E, Mahadevan A, Floyd SR, Uhlmann EJ, Wong ET, Dahlberg SE, Huberman MS, Costa DB. Brain metastases in patients with EGFR-mutated or ALK-rearrang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s. Lung Cancer. 2015 Apr;88(1):108-11. doi: 10.1016/j.lungcan.2015.01.020.
4. Zhou Q, Yu Y, Xing L, Cheng Y, Wang Y, Pan Y, Fan Y, Shi J, Zhang G, Cui J, Zhou J, Song Y, Zhuang W, Ma Z, Hu Y, Li G, Dong X, Feng J, Lu S, Wu J, Li J, Zhang L, Wang D, Xu X, Yang TY, Yang N, Guo Y, Zhao J, Yao Y, Zhong D, Xia B, Yang CT, Zhu B, Sun P, Shim BY, Chen Y, Wang Z, Ahn MJ, Wang J, Wu YL. First-line zorifertinib for EGFR-mutant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ith central nervous system metastases: The phase 3 EVEREST trial. Med. 2025 Jan 10;6(1):100513. doi: 10.1016/j.medj.2024.09.002.
审校:Babel
排版:Babel
执行:Faline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来源:医脉通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