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入关内的东北军中,藏着一支红军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0 20:59 1

摘要:但得知一部分义勇军失联后,他本人拒绝入关,而是选择了逆行,建立了东北自卫义勇军指挥部。这时留在辽西的义勇军各部大为感动,纷纷聚集在了黄显声旗下。

义勇军多次对日英勇作战,不仅夺回了很多日军侵占的地方,甚至差点夺回沈阳,同时也对日本帝国主义造成了沉重的打击,成为了抗击日军的重要力量。

1931年底,张学良按照蒋介石的电报,命令东北军继续撤退至山海关内,但是黄显声、刘澜波和三个公安骑兵总队一拖再拖,不肯撤离。

1932年1月1日,日军三个师团,从三面对锦州发起了总攻,黄显声再次选择了坚决抵抗。由于敌众我寡,加上火力悬殊,激战三天后锦州沦陷了。

这时候的黄显声,很担心辽西走廊上的义勇军队伍被日军冲散,赶紧下令让他们紧急集合,然后随大部队撤入关内。

但得知一部分义勇军失联后,他本人拒绝入关,而是选择了逆行,建立了东北自卫义勇军指挥部。这时留在辽西的义勇军各部大为感动,纷纷聚集在了黄显声旗下。

而在这期间,刘澜波一直陪伴在黄显声左右,形影不离。关于仗怎么打,刘澜波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让黄显声听得如痴如醉,比如“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黄显声说:你这个打法,似乎是“共匪”的打法。刘澜波说:能打鬼子的打法,就是好打法。能打鬼子的中国人,怎么能算是匪?

黄显声说:共产党嘴上说抗日,可前线哪有共产党的影子?刘澜波说:谁说没有?其实我就是其中之一,而且义勇军里头有千千万万个我。黄显声说:其实我早觉得你是了。

就这样,在黄显声指挥下,3 万多的义勇军开展游击战争,依靠辽西的有利地形,与敌人浴血奋战。他也被后人称为“血肉长城第一人”,而刘澜波也被称为“血肉长城幕后第一人”。

敌后游击战正如火如荼的时候,张学良却三番五次催其入关整顿军务。黄显声跟刘澜波多次商量后,为了(统战)东北军大局,服从了张学良的命令,撤入关内。

什么军务呢?成立东北军骑兵第二师。1932年初黄显声的公安部队改编为东北军骑兵第二师,黄显声任师长,刘澜波担任秘书,两个人的合作更加亲密无间。

黄显声苦闷的时候,刘澜波就跟他聊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说东北军只有联合共产党、红军才有出路。当然,他最喜欢听红军如何在艰苦的条件下跟蒋介石斗争。

最后发展到啥程度?河北省委前委书记兼组织部长柯庆施,直接被请到了骑二师的师部,与黄显声探讨抗日复土问题,黄显声越听越上头。

后来黄显声生气了,说:你把共产党说这么好,那为什么不多弄些人进来,把我的队伍也改造改造?刘澜波一听喜出望外,经请示一口气安插了17名共产党员。

这些共产党员以秘书、粮秣(mò)、军需等公开身份为掩护在骑二师进行活动,一是积极宣传抗日,二是宣传进步思想,三是发展积极分子,最后干脆建立了党组织。

由于党员的带头作用,骑二师呈现了新气象,国民党明令禁止的进步书刊、进步歌曲都能在队伍中传播,营房附近还有抗日口号,士兵委员会甚至都建立起来了。这支队伍,有了红军的影子。

刘澜波还借助工作的机会,争取东北军其他部队的军官士兵。比如东北军53军116师647团的团长,就被发展成了积极分子,他的名字叫吕正操。

来源:超级学爸蛋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