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吸引我一直读下去的原因,并不是作者写得有多好,文笔有多炫,故事有多曲折,而是书中记录下来的农村打工妹的生活,非常真实。是这份原生态的真实记录,吸引了我,打动了我,我禁不住为书中这样的主人翁命运而担忧、上心。
是我之前读过的一本书,印象挺深刻的。有天晚上我熬夜都在读,读到深夜两点半,算是最近几年,我读到的,比较吸引我的一本书了。
吸引我一直读下去的原因,并不是作者写得有多好,文笔有多炫,故事有多曲折,而是书中记录下来的农村打工妹的生活,非常真实。是这份原生态的真实记录,吸引了我,打动了我,我禁不住为书中这样的主人翁命运而担忧、上心。
主人翁名叫杨海燕,出生于四川省一个闭塞落后的山区农村。读书特别努力,高考考上了一个好大学,可是不巧的是,那一年,父亲矿难去世,家里没钱供她读书了。没办法,她只能去外地打工赚钱。
跟着同村的女伴,去到了东莞市,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受尽了无数的屈辱,可是生活并没有变好多少。全书内容,大概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看得出来,这本书就是过去日记的改编,因为写得太细碎,太日常了,很多内容几乎就是把主人翁生活里每天发生的琐事,都交代清楚,一点都看不出写故事、写作技巧的痕迹。可就是这样一份非常琐碎化的记录,却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就像坐上了时光穿梭机一样,回到主人翁过去生活的每一天。
比如我接下来举几个例子,就是证明。主人翁杨海燕,之前没有出过远门,怕找不到工作,于是就先投靠了一个已经在东莞市打工一年多的熟人。到了东莞市之后,她刚开始果然找不到工作,进不了那个熟人正在做的大厂,只能先在附近的小厂里,找个临时工的角色做。
交押金,扣工资,办健康证、暂住证,收容所,打架、抢劫,这些具有时代烙印的生活细节,都被作者事无巨细地描述出来。
这个过程里,一个农村女孩的胆小、怯懦、无知,自卑和自负,也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本书书里体现出的最难能可贵的真实性,也就用这样的方式呈现出来。大部分作家在写传记或者小说的时候,总习惯性地美化自己或者主人翁,主角光环的原因,这些人凭空就具备很多美好的品质,比如勇敢,比如诚实,比如聪明,好像天生就具备一样,其实是扯淡的。像我这种很较真的读者,一读就知道作者在说假话。
假大空横行,就会导致这些书没有生命力。
其实,大部分人都是一般人,一般人身上有的那些缺点,书里的那些主人翁,也应该都具备。如果作者拿起笔开始写作的时候,主角光环的叙述态度,就先入为主地让自己具备了这些优点,这是失真的,不符合常理的。
这个作者就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就是很真实地记录下来自己面对困难时候的第一反应,自己当时的想法和情绪、感受这些,如实呈现,就是生活第一现场的真实记录,原生态呈现,我觉得是非常难得的。
就是这种真实打动了我,吸引了我,让我觉得自己和作者,就是差不多一样的人。
后来我读到她进入一个名叫“樱之”日资厂的时候,有提到她的年龄是八一年的。果然,也确实差不多是同龄人。
她81年,我84年;她是农村的,我也是。她没有读大学,我侥幸读了三年专科院校。她一出来的工作,都是混东莞市工厂;我比她侥幸一点,去到了澳门酒店。工资比她高一点,生活条件比她好一点,但其实也是一样的辛苦,都是社会最底层的牛马,只是在不同的田里拉犁耕地。
农村人进入大城市之后的种种陌生感和不适应,自卑又自负的心理反应,都是一样的。
她找工作的时候,处处被骗,到哪里都是担惊受怕的,这种感受和经历,我也有。
我记得刚刚大一入学的时候,因为穿着土里土气,发型难看,没少受到那些城市里骄傲同学的冷嘲热讽;第一次和同学去市里面逛超市的时候,是我人生里第一次进超市,那个时候我脑子里根本没有超市的概念,不知道超市是啥。看啥都是陌生新奇,第一次坐超市里的自动升降梯,都有点害怕,跟后来我第一次坐飞机的感受,是一样一样的。
我大学放假期间出来找工作,也没少被骗。那个时候,也不知道通过什么正规途径找,只能看到路边电线杆子上的小广告,就照着上面的电话号码打,结果被人骗着跑来跑去在一个城市里转圈圈,交了很多押金、中介费、服装费,却还是没有找到工作。
我有个同学想买个便宜手机,走在路上,被一个陌生人搭讪,然后几分钟之内,被骗光了身上所有的现金,几百块钱。
这些事情,都跟书上描述得差不了多少。
我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时不时地就会有这样的念头:如果不是家里花钱供我读大学,估计我的命运,也是和她一样,一摸一样的。所以我读这本书的过程,就想起了之前我姐姐回家时,给我讲她在东莞市工厂打工时生活的那些话。
都是一模一样的,就是一部同龄人的打工生活日记,就是那个年代一群人生活的真实记录,也是一部社会信史的记录,告诉后来人,曾经有人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所以我看这本书,看她过去的生活,就好像是在回看过去的自己,看到我的姐姐。这种看见,本身就是价值,非常难得。所以,也推荐你读一读这本书。不要被抖音上那些月入十万、亿万富翁那些人的视频给刷傻了,多看看这本书,就知道真实的生活是怎样的,底层人都是怎样过日子的!
来源:作家杨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