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啸斋日记》之(2):1986年10月7日后——11月11日前所记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0 20:48 1

摘要:2025年3月28日,农历二月廿九日的一个偶然发现,让我现存日记的时间,从1989年12月提前到了1986年11月11日之前,也把我带回到了40多年前,回乡务农的那段时间,业余在家自学时的难忘岁月生活中。

2025年3月28日,农历二月廿九日的一个偶然发现,让我现存日记的时间,从1989年12月提前到了1986年11月11日之前,也把我带回到了40多年前,回乡务农的那段时间,业余在家自学时的难忘岁月生活中。

其实,我记日记的确切时间,应该始自1984年春天,我弃医从文后。清楚地记得,刚开始时,我的日记本,是用100页的信纸本,加上牛皮纸封面后,装订而成的。封面上,从右至左,从右上到左下,用钢笔依次写的是:沙淘金日记(一)……,中间是我的真实姓名,左下角写的是这本日记的起始年月。

遗憾的是,这些珍贵的日记、读书笔记等等,随着1991年8月16日我背井离乡、远走铁门一中任教,留在家里,保管不善,一一散失了。

今年3月28日,意外发现的这本日记,严格来说,是一本读书笔记。日记本是当年从部队复员回家的哥哥给我的,插图主题是“祖国风光”。扉页上,还写着他的战友的赠言:

赠给XXXX战友

离别留念

愚友:XXX

1986.10.7

当年,复原回来的哥哥,还给我带回了一些文学类的书籍。这本读书笔记的扉页上,我赫然写着:

XXX读书笔记

哲理格言类·五花八门集

第六集

由此可知,在此之前,我已写下了五本完整的日记!遗憾的是,现在,他们都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这本笔记上记录的第一部分内容,没有标明时间,是我读哥哥带回来的《三十五个文学的梦》时做的摘抄。

这本书是当年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35位作家写下的有关自己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经历和感悟。这应该是这些学员在该校就读时完成的一篇作业。他们走上文学之路的经历,给当时正准备走文学创作之路的我很多启发。下面就原文照录,立此存照。

1986年10月7日之后——11月11日之前所记

1. 文学的斯芬克斯之迷,别无他解,只有靠勤奋和苦斗啊!

记住——苦斗。

——自《三十五个文学的梦》卷首语

2. 正如世界上有许多条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追求;追求与追求不一样。

——李本深《遥远的追求》

3. 一个孤独的旅人,在大漠中疲惫不堪的跋涉,前方是遥远的地平线,他明知道永远也到不了那儿,但他还是一直朝那儿走。

精神的饥饿比肉体的饥饿更可怕。

生活远不是教科书上的那个样子。鱼目和珍珠,粪土与黄金往往混杂在一起,善与恶,美与丑往往纠缠在一起,分不出哪是因,哪是果。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遥远的追求,实际上是无穷的苦恼!

——全自李本深《遥远的追求》

4.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

——法国批评家丹纳


5. 写小说忌平,忌平淡、平庸。

酒不够度数,淡而无味;烧水不达沸点,水不沸腾。创作也是一样。

开放自己的意识,提高创作能力的“综合系数”,到生活的海洋和知识的海洋中去广泛吸收创作所需要的维生素A、B、C……,去克服自己的“夜盲”症、“近视”症和“视而不见”症。

文学的世界是云雾翻飞的群山的世界,那些真正的高峰如珠穆朗玛峰,云遮雾绕,不断在增高着。(因此我们要不断的攀登)

——成平《云里雾里》选

6. 十六岁,正是多梦的年龄。

退稿,退稿,退稿!我简直不敢再拆那沉甸甸的退稿了。我生怕更多的退稿会动摇我写作的信心,驱赶我“梦”的力量。

创作需要思想,需要有艺术的感觉和艺术的表现功力。

写生活,写你最有感触的,从生活出发,不要瞎编。

阴影大都是自己造成的(某哲人语)。

——全自董保存《梦里梦外》

7. 一个渺小的人,被命运流放到荒野中,他茫然四顾,然后几乎是本能的弯腰拾起脚边的一根枯树枝,开始在有道路的地方一步一步地,任意的向一个方向走。他走着,蹒跚地走着,摔倒了,爬起来,用那根枯树枝支撑着身体,依然摇摇晃晃的往前走。

——这是刘再光《起点》里的话,但也是我的写照。

8. 我爱把人分类。我把一生中还算追求过什么的人分作两类。一类目标一开始就明确而坚定,一旦决定踏上某一条路,就义无反顾,再不回头。前面是山,翻过去;是河,游过去。如遇山洪暴发或体力不支,也绝不改弦易辙,哪怕是死,也要死在他生命的路上,以生命的终结完成他的追求。另一类呢,没有既定的目标,仅仅为了追求而追求,为了走而走。这条路走不通了,就拐上那一条路;那条路中断了,再重选一条,目标并不确定。值得称道的,是他总还算再走。

我把我划在前一类人里。

——这是王海鸥《创作伊始》里的话,但也是我的写照。

来源:剑鸣的涛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