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被俄德灭国,还被屠杀过,波兰为何不恨德国,却极恨俄罗斯?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0 19:30 1

摘要:那天,天气很热,街上尘土飞扬,市民们从窗户里探出头,看着那些穿着便服、拿着老旧武器的战士冲进德军哨所。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

1944年8月,华沙街头的枪声突然密集起来。

不是德军进攻,而是波兰地下组织“国土军”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

那天,天气很热,街上尘土飞扬,市民们从窗户里探出头,看着那些穿着便服、拿着老旧武器的战士冲进德军哨所。

他们等这一天太久了。

可这场起义,最后换来的不是胜利,是一座城市的废墟和20多万人的死亡。

更令人心寒的是,苏联红军当时就在维斯瓦河对岸,却一直没有动。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要搞清楚这件事,得先说说波兰的“身世”。

这个国家的位置很特殊。

夹在德国和俄罗斯之间,中间是平原,没有山脉、没有天然屏障,一旦谁想打仗,最方便的通道就是从波兰穿过去。

说得不好听点,这地方就是欧洲的“过道”。

也正因为这样,波兰的历史特别坎坷。

从18世纪末开始,它被周围三个大国——俄国、普鲁士、奥地利——一块瓜分了三次,最后在1795年彻底灭国。

整整123年,波兰这个名字从地图上消失。

但民族记忆没断。

哪怕在俄国统治下,波兰人也一直没放弃复国的想法。

尤其是面对俄国的文化压制——比如禁止波兰语教学、强制推行东正教、镇压起义——波兰人对俄国的抵触,早就不是普通的政治对立了。

1918年一战结束,波兰终于重新独立。

可好景不长,20年后,德国和苏联签了个秘密协议,把波兰又一刀切了。1939年9月,德军从西边打进来,苏军从东边压上去,波兰再次灭国。

这一次,波兰人几乎是靠自己在撑。

他们组织了全欧洲最大的地下抵抗组织。

在德国人眼皮底下搞报纸、运武器、训练少年兵。

那会儿,连14岁的孩子都上街巡逻,背着枪,像个小大人。

1944年,苏军逼近华沙,德军明显顶不住了。

波兰地下政府认为,机会来了。

他们要在苏军进城前主动起义,自己掌控首都,这样战后波兰就能保住独立,不至于再被大国操控。

于是,8月1日下午5点,起义爆发。

头几天挺顺利,国土军拿下了几个街区,市民也纷纷支援,有的送水送饭,有的帮忙做炸药。

有人回忆:“那时候整个城市都像着了火,每个人都觉得,我们在见证历史。

可好景不长。

德军反应过来后迅速调兵镇压,使用了最残酷的手段:飞机轰炸、市区屠杀、焚烧整栋居民楼。

华沙起义成了人类历史上最血腥的城市战之一。

而与此同时,苏军就驻扎在维斯瓦河东岸。

他们不是打不过去,而是根本没动。

整整两个多月,眼看着华沙被德军毁掉,红军没有渡河支援。

直到10月起义失败,德军将城市夷为平地,苏军才慢慢推进。

为什么?

这是波兰人心里永远过不去的一道坎。

苏联说,是因为后勤补给跟不上,不具备大规模渡河作战条件。

可从后来发现的档案看,斯大林根本不想帮。

他认为华沙起义是波兰流亡政府在搞事,不如让德国人把这批人清掉,然后他再扶持亲苏政权。

这就是波兰人最不能接受的地方。

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苏联不仅没有出手,还默认了他们的牺牲。

对很多波兰家庭来说,那段时间亲人不是死在战场,就是死在废墟里。

说起来,波兰也不是只恨俄罗斯。

德国人对他们的伤害同样深重。

二战中,德军在波兰制造了无数惨案,尤其是犹太人大屠杀。

奥斯维辛集中营,就是在波兰境内。

可是战后,德国人做了一件事——他们道歉了。

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

这一跪,在当时引发巨大震动。

波兰人虽然仍有怨气,但那一刻,很多人开始松口气。

德国至少愿意面对历史。

而苏联呢?先是几十年不承认卡廷惨案,后来承认了也没追责。

更别说战后几十年,波兰被拉入东欧阵营,成了“亲苏”卫星国。

共产政权直接由莫斯科扶持,波兰人再一次失去了真正的自主权。

1940年苏联内务部在卡廷森林枪决上万名波兰军官的事,直到1990年才由戈尔巴乔夫正式承认。

可承认归承认,俄罗斯方面不认为这是战争罪行,也没有任何赔偿或司法追责。

这事波兰人记了一辈子。

更让人难受的是,这些军官是按苏联安排“被转移”的,被告知会释放。

结果几天后,就被集中枪决,尸体埋进森林。

直到几十年后,有人在荒野里挖出一堆堆残骸,才揭开真相。

这种信任被背叛的感觉,对波兰来说,比被打还痛。

1999年,波兰正式加入北约。

那是个不太起眼的日子,但在波兰政界和军队内部,几乎是庆祝日。

他们终于摆脱了俄国势力范围,哪怕只是名义上,也觉得轻松了不少。

那以后,波兰对俄罗斯的态度就越来越硬。

不管是拒绝俄方天然气管道、还是支持乌克兰、甚至查封俄驻波兰使馆的附属学校,这些看似外交摩擦的小事,其实背后都有历史的影子。

2023年,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在社交媒体上用波兰语写下一句话:“波兰不该存在。”波兰国内一下子炸锅了。

很多人说,这不就是历史的回音吗?几百年了,还是这句老话。

而这场关于“记得谁、恨着谁”的沉重历史,至今还没画上句号。

从1970年以后,勃兰特在华沙的那一跪,再也没人这样做过。

参考资料:

杨成绪 主编,《波兰史》,商务印书馆,2003年

Timothy Snyder, Bloodlands: Europe Between Hitler and Stalin, Basic Books, 2010

Anna M. Cienciala, Natalia S. Lebedeva, Wojciech Materski (Eds.), Katyn: A Crime Without Punishment,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7

Norman Davies, God‘s Playground: A History of Po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王建朗,《苏联解体亲历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来源:三分淡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