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香港大新闻不断,作为记者,已连续战斗在新闻一线多日,9月19日更是早上8时就便已就位,上午与同事们一起顺利完成了特首专访的采访摄制工作。孰料一单突发新闻在午后打破了平静——鲗鱼涌滨海街一个地盘发现战时炸弹,大量市民开始疏散。
【点新闻报道】近期香港大新闻不断,作为记者,已连续战斗在新闻一线多日,9月19日更是早上8时就便已就位,上午与同事们一起顺利完成了特首专访的采访摄制工作。孰料一单突发新闻在午后打破了平静——鲗鱼涌滨海街一个地盘发现战时炸弹,大量市民开始疏散。
香港并非首次发现战时炸弹,然而这次的炸弹对我来说却不一般——我所居住的大厦正在发现炸弹的不远处,未知是否需要疏散。不过还在公司的我,只能通过街坊邻里和在附近工作的朋友们的讨论了解现场情况。当陆续有人说自己收到通知要立刻开始撤离时,我隐约感觉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
鲗鱼涌滨海街一个地盘发现战时炸弹。 (网络图片)
此时网上消息还很乱,没有人能明确说出究竟哪些地方的人需要撤离,人们开始有些惶惶不安。我所居住的大厦是否需要撤离?编辑部此时快速做出决策,派出记者去现场直播,同步联络当区区议员了解权威消息。
随着现场第一手消息返回编辑部后,我们率先报道了新威园、中兴大厦、华兰花园等大厦的居民需要撤离,以及6个社区会堂将陆续开放给受影响市民入住的消息。同时,到达现场的记者也开始了现场直播,警察、消防、拆弹组⋯⋯到场的行动部队越来越多,装备也越来越多,很明显,这颗炸弹对他们来说,也不一般。
由于现场情况复杂,警方记者会晚于原定时间3小时后终于召开,同时公布了这颗炸弹的真面目:该物件为一枚二战时期遗留的美军“AN-M65”标准空投炸弹。该炸弹长约1.5米,重约1000磅,内含约500磅高性能TNT炸药,外壳完好无损,配备前置及尾置引信,性能相信仍然良好,具有极高的潜在危险性。
这就解释了为何这枚炸弹如此棘手。警方曾7次处理类似炸弹,均显示炸药威力与二战时期制造时相近,潜在风险极高。上次处理类似炸弹是2018年沙中线铁路工程先后发现的3枚1000磅空投炸弹,处理难度高,每次拆除炸弹时间由20个小时至26小时不等。因此,这次需要紧急疏散共18栋大厦、约1900户市民,共有约6000人需疏散。
在警方公布18栋大厦的名字后,我悬着的心终于“死了”——所住大厦榜上有名。警方表示,有需要的住户可以回去取必需品,但需要在当晚11时前撤离,预计9月20日凌晨2时开始拆弹工作。撤离的市民可以去社区会堂等暂时落脚。
想不到,2025年的这一天,我被一颗80年前的二战炸弹弄得有家归不得。
跟完记者会后已是晚上8时半,几位上午跟进专访的同事也主动留下来加班跟突发。我和朋友商量好借住后,决定回去一趟拿换洗衣服和必需品。坐地铁到下午被暂时关闭的鲗鱼涌站A出口,迎面而来的是几位拿了大包小包行李的市民,这是一波撤离的人。马路对面,停满了接驳市民撤离的巴士、救护车和警车,一路上都有人行色匆匆地拖行李而行。
附近的居民陆续撤离,宠物也在撤离之列。 (点新闻记者苏婷摄)
附近居民陆续撤离。 (点新闻记者苏婷摄)
附近居民陆续撤离。 (点新闻记者苏婷摄)
向大厦走的途中,先后被警方问了几次去哪里、做什么,到住所大堂后,有警察问去几楼,并多次强调要尽快下来,不要耽误。楼下有警察在做登记,大门上贴了撤离告知书,来不及多看,拍了照,我冲上电梯,跑回家中“执包袱”。
快速收好东西后,下楼时我也被要求登记。警方问了名字、住在哪个单位、几个人和联系电话,最后记录了离开时间。因为他们最后要做撤离确认,需要核对住客名单和信息。大厦大堂放了不少救援物资和一张圈起需撤离大厦的地图,我匆匆一瞥旋即被带离现场。
大厦门口,有关爱队和区议员询问是否需要安排住所。若有需要,做完登记即可安排乘搭接驳大巴离开。不得不说,这次地区响应速度非常快,在确认撤离安排后,区议员和关爱队快速出动,帮助居民、现场看到很多关爱队成员扶老㩦幼,带领居民离开。一场涉及6000人的撤离,在下午6时正式开始后,高效、有序进行,值得一赞。
随后,我去到传媒区轮替一直在这驻守还没吃晚饭的同事。或许因为第一次经历这样的突发新闻,同事也忍不住想在现场再坚守一会儿。不久后,我们遇到了来现场了解情况的保安局局长邓炳强、民青局局长麦美娟。完成报道后已经是晚上10时许,考虑到同事第二天一早还有工作,我便让她先离开,撤离的最后一小时我来蹲守。
晚上11时,现场已不见太多居民出入。 (点新闻记者苏婷摄)
平时亮起万家灯火,今晚只有几盏孤灯。 (点新闻记者苏婷摄)
最后这一小时,现场变化并不大,离开的人不像之前络绎不绝,而是很久才会出现一些。很多人带宠物离开,猫、狗、仓鼠,它们晚上也要紧急撤离。大厦的灯一盏一盏暗去,平时亮起万家灯火,今晚只有几盏孤灯。
晚上11时,需要撤离的大厦仍有住户家里亮灯。 (点新闻记者苏婷摄)
晚上11时,附近大厦仍有三三两两的灯火,警方即将开始入户敲门清场。行动结束后,便会在凌晨2时开始拆弹工作,完成后会清理现场,确保安全后再陆续解除封锁。
又过了半小时,清场工作还在继续,记者也被陆续提示要离开一定范围。周围人声淡了,记者群也逐渐散去,我再看了看黑夜中的家,转身离开。唯有辛苦拆弹专家工作一夜,安全拆弹,明天太阳照常升起,居民们才能在黎明中返归。
来源: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