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第一大民企:掌门人24岁白手创业,29年干出年营收1600亿巨头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0 19:23 1

摘要:2025年8月,全国工商联发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湖北13家企业上榜。其中卓尔智联以1624亿元营收摘得湖北第一大民企桂冠,全国排名第46位。

一盘录像带、一本明星传记,竟意外打开了湖北最大民营企业的成长密码。

2025年8月,全国工商联发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湖北13家企业上榜。其中卓尔智联以1624亿元营收摘得湖北第一大民企桂冠,全国排名第46位。

比这个数字更传奇的是其创始人阎志的创业故事。24岁那年,他用出版刘德华传记获得的2.5万元稿费启动创业,29年后,这位曾经的文学青年执掌的企业年营收突破1600亿元。

1972年7月,阎志出生在湖北罗田三里畈镇一个普通家庭。父亲在林业站工作,家境并不富裕。

这个生长在山区的少年,却有着与周围环境不同的兴趣爱好。他沉迷金庸的武侠世界,在书中寻找更大的天地。

高一那年,他竟与同学一起创办了文学社,还写下了人生第一首诗《秋天的恋歌》。

命运在他高二时发生了转折。父母突然重病,家里经济来源中断,阎志不得不辍学。他进入林业站工作,后被派往深山从事林业勘测工作。

但文学梦想从未熄灭。1989年起,17岁的阎志开始文学创作,不断向各大报刊投稿。1992年,凭借才华被推荐到黄冈文联担任文学杂志编辑。

然而好景不长,两年后杂志停刊,他不得不另谋出路。

1996年,24岁的阎志站在人生十字路口。他曾当过《市场时报》记者,见识了外面的世界,不甘心一辈子待在山区。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当时他注意到流行文化的影响力,突发奇想决定为当红歌星刘德华写传记。这本传记出版后意外畅销,为他带来了2.5万元的稿费。

就是这笔看似不多的稿费,成了阎志创业的启动资金。他成立卓尔传播公司,主要为VCD、空调等3C电器做广告传播业务。

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和扎实的文案功底,卓尔传播两年内就发展成为湖北省最大的广告公司。但阎志很快发现了天花板——受地域、人才和资源限制,广告业务难以实现更大突破。

2001年,阎志开始转型做实业投资。他尝试过生物科技、酒厂、学校等多个领域,但效果都不理想。

转机出现在国有改制时期。阎志涉足棉纺厂行业,并购的纺织业务一直延续至今,卓尔纺织已成为湖北省纺织行业重量级企业。

2005年成为关键一年。阎志在考察北京丰台的总部基地后,决定把这个模式带到武汉,在盘龙城开发了第一企业社区。

这个项目很快取得成功,第一栋楼卖给了曾经的广告客户步步高集团。这次成功让阎志看到了商贸物流的巨大潜力。

他走访了浙江义乌、广州白马等一众商贸流通市场后,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打造“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

2007年11月8日,“汉口北”项目正式动工。2009年,小商品和鞋业第一个市场开业;2010年起,“汉口北”开始举办“中国汉口北商品交易会”,正式从武汉走向世界。

2011年1月,武汉500年历史的汉正街发生大火,政府引导商家搬迁至汉口北。卓尔趁机启动汉正街招商,给出多项优惠条件,吸引了大量商户。

2011年7月,卓尔发展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成为湖北首家登陆香港主板市场的民营企业。香港媒体将阎志形容为“中国铺王”,他以76亿元的身价成为湖北首富。

2014年,当互联网浪潮席卷传统产业时,阎志做出了又一个关键决策:“卓尔要以决绝心态推动产业发展与互联网全面融合。”

2015年8月,卓尔启动互联网化转型,1号店创始人于刚博士正式出任集团董事局联席主席。这标志着卓尔从传统商贸物流向数字化企业转型的开始。

2016年是卓尔的“并购之年”。3月,卓尔入股“跨境电商第一股”兰亭集势,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10月,以26亿港元收购中国最大的农产品B2B电商中农网60%的股权;同年还收购了“化塑汇”。

2017年,卓尔的转型继续深化。6月收购中国最大农产品B2B电商中农网;10月收购“化塑汇”;

2018年2月,与西本股份创始团队组建“卓钢链”;5月入股海鲜B2B交易平台“海上鲜”。

2018年7月,卓尔集团正式更名为卓尔智联,确立了“智联天下生意,服务创造价值”的商业理念。公司定位也从传统的商贸物流企业转变为“全球智能交易平台的构建者和运营者”。

如今的卓尔智联,已经发展成为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为支撑的数字贸易平台。

公司构建了“B2B交易服务+供应链服务+数字技术云服务”的架构体系,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提升交易效率、仓储物流效率、资金效率等协同能力。

在B2B交易服务方面,卓尔智联建设并运营了全国建筑规模第一的现代商贸物流平台——汉口北国际贸易城。

这个平台拥有30多个专业市场、3.2万家商户,2024年线上线下总交易额超2000亿元。

通过孵化、收购的形式,公司还构建起包含“中农网”、“卓钢链”、“化塑汇”、“海上鲜”等平台在内的智能交易生态圈,服务客户数超30万家。

其中中农网是农业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卓钢链是黑色大宗商品产业互联网集成服务平台;化塑汇是化工塑料产业链集成服务平台。

2023年,为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卓尔智联联手湖北省多个国资平台及社会资本,共同组建纺织服装数字服务平台——华纺链,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

卓尔智联的数字化转型不仅停留在业务层面,还深入技术研发领域。

公司以卓尔智联研究院为核心,专注于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研究。截至2024年底,已申请专利365项,授权173项,用新的数字技术创新性解决产业痛点。

卓尔智联打造了基于B2B生态的区块链系统,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互证、互信;同时提供专业的大数据BI及分析支持,为B2B场景的协作业务提供技术支撑。

这些技术创新不仅为卓尔智联自身的业务发展提供了支撑,也为整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解决方案。经过29年的发展,卓尔智联已经成为湖北民营企业的标杆。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23.59亿,总资产694.85亿,在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排名第46位,在《财富》中国500强中排名第160位。

公司不仅规模庞大,在质量和创新方面也获得了广泛认可。2022年9月,入选“全国创新供应链示范企业名单”。

2023年6月,获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2024年2月,卓尔智联荣获第八届武汉市市长质量奖......卓尔智联的业务已经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与新加坡交易所等机构合资设立了世界商品交易中心CIC,主要为东南亚地区贸易商提供大宗商品的交易匹配及一站式服务。

阎志在带领企业发展的同时,始终没有忘记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

从2016年开始,阎志带领卓尔企业以文旅产业切入产业扶贫,深度参与乡村经济发展,在罗田、长阳、孝南、赤壁等地农村投资建设多个特色小镇项目,发展全域旅游产业。

2017年起,阎志推进卓尔“乡亲乡爱”精准扶贫行动,结对帮扶湖北50个贫困村,推进“一村一品”助力特色农产品线上推广销售。

2021年,阎志和卓尔公益基金会投资7500万元捐建罗田三里畈德和学校,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可设学位1620个,成为湖北省设施最先进的乡村小学之一。

阎志还设立了3000万元慈善基金,开展“卓尔&爱佑贫困儿童医疗救助计划”,为孤贫病患儿童提供多病种医疗救助。

值得一提的是,阎志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家。他首先是个文人,然后才是商人。即便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他仍然保持着文学创作的习惯。

1989年起开始文学创作,199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先后在《人民日报》《青年文学》《诗刊》《星星》等刊物发表文学作品数百篇。

2013年11月10日,卓尔书店在武汉开业,成为武汉首个阅读主题跨界文化体验中心。这不仅是商业投资,更是阎志文化情怀的体现。

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陈东升评价说:“只有阎志才能在不断蜕变与重生的体验中找到浪漫和诗意。”

汉口北集团董事长范晓兰则认为:“阎志骨子里是一个知识分子,一个文化人。但他非常清醒,每一年,哪怕做同样的事情,他都要逼着你,一定要创新,一定要升级。”

2025年3月19日,人民日报刊发了阎志专访文章《转型数字化 引领新模式》。从24岁的文学青年到53岁的湖北第一大民企掌门人,阎志用29年时间创造了一个商业传奇。

如今,卓尔智联继续以“智联天下生意,服务创造价值”为理念,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数字贸易平台。而阎志的故事,仍在续写新的篇章。

来源:华商精英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