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肩负着二胎家庭责任的用户来说,挑选一辆合适的新车需要满足诸多条件。预算控制在 15 万以内,既要拥有混动车型低油耗的优势,又得满足 "接娃、通勤、周末露营" 等多场景的空间需求,同时冬季保暖、长途静谧性以及满载时的动力表现也都不能马虎。经过一番对比,上汽荣
对于肩负着二胎家庭责任的用户来说,挑选一辆合适的新车需要满足诸多条件。预算控制在 15 万以内,既要拥有混动车型低油耗的优势,又得满足 "接娃、通勤、周末露营" 等多场景的空间需求,同时冬季保暖、长途静谧性以及满载时的动力表现也都不能马虎。经过一番对比,上汽荣威 M7 DMH 和比亚迪秦 L DM 成为了热门候选。这两款车在家庭用车场景中究竟表现如何?下面从五个核心维度展开详细对比。
在外观设计上,两款车展现出不同的风格,而这些差异也直接影响着家庭用车的实用性和安全性。荣威 M7 DMH 拥有 4940mm 的车身,营造出行政级的大气气场。其采用前劳斯莱斯设计师打造的 "东韵西律" 设计,不仅外观大气,更蕴含着实用细节。星芒格栅内置雨量感应模块,能与自适应 LED 大灯配合,在雨天自动切换近光模式并开启雾灯,让傍晚接娃放学的过程更加安全便捷,无需手动调节灯光。贯穿式尾灯带有流水转向功能,夜间变道时后车能更清晰地识别,进一步提升了行车安全性。
比亚迪秦 L DM 以 4830mm 的车身搭配 Dragon Face 4.0 设计,更强调运动风格。然而,其大灯仅支持手动高低调节,雨天需要手动切换灯光模式,相比之下便利性稍逊。而且溜背造型导致后排头部空间比荣威 M7 DMH 少 3 指,孩子坐在安全座椅上时容易碰头,对于注重安全性和空间实用性的家庭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内饰配置的细节差异在日常用车中体会尤为深刻。荣威 M7 DMH 的 "精装智能座舱" 处处为家庭场景着想。水柔 PU 皮座椅采用了与 40 万豪车同源的 Surflex 高回弹海绵,主驾配备 8 向电动调节和 4 向腰部支撑,长时间通勤也不会感到腰酸。511mm 的加长坐垫能完全托住老人的腿部,避免长途乘车时腿麻。15.6 英寸 2.5K 大屏搭载高通 8155 芯片,支持 "儿童模式",通过语音指令就能播放动画,让后排的孩子安静下来。五屏互联功能还能将手机导航同步到仪表盘,接娃时查看路线更加方便。
秦 L DM 的 12.8 英寸旋转 Pad 虽然操作流畅,但座椅仅主驾支持 6 向手动调节,且没有腰部支撑,长时间驾驶容易疲劳。车机系统没有儿童模式,孩子哭闹时需要手动寻找动画,使用起来不够便捷。在材质方面,秦 L DM 采用了较多硬塑料,冬天触摸时会有冰凉的感觉,不如荣威 M7 DMH 的软质包裹贴心。此外,荣威还有方向盘加热和前后排座椅加热功能,能让冬季上车 30 秒内就暖手暖腿,带娃出门无需等待空调升温,而秦 L DM 仅顶配车型有前排加热,后排的老人和孩子在冬季可能会感到寒冷。
在空间表现上,荣威 M7 DMH 展现出了更强的场景适配性。2820mm 的轴距比秦 L DM 多出 30mm,加上纯平地台,后排同时乘坐 "两个老人 + 一个安全座椅" 也不会显得拥挤。实测显示,老人坐在两侧,中间放置安全座椅时,膝盖离前排还有 1 拳的距离。而秦 L DM 后排中间放置安全座椅后,两侧老人的膝盖就会顶到前排,空间较为局促。荣威的 "一键大鹏" 功能更是长途出行的好帮手,周末带娃去郊外露营时,副驾座椅向前翻折后,能与后排形成 1.8m 的 "沙发床",孩子累了可以平躺睡觉。
秦 L DM 后排座椅只能比例放倒,且放倒后与后备箱存在 10cm 的高度差,无法实现平躺,在露营等场景中实用性较低。后备箱方面,荣威 M7 DMH 拥有 527L 的容积,能够同时装下 28 寸行李箱、婴儿车和露营帐篷,还配备感应开启功能,手上抱娃时踢一脚就能开门,非常方便。而秦 L DM 后备箱仅 450L,装下婴儿车后就难以放下帐篷,且没有感应开启功能,抱娃时需要放下孩子才能开门。此外,荣威 M7 DMH 的 31 处储物暗格精准适配家庭需求,后排扶手有隐藏式杯架和平板电脑支架,孩子喝牛奶、看动画都很方便;中控台下还有 15L 的大储物盒,能装下孩子的零食、湿巾和玩具。秦 L DM 仅 18 处储物格,后排扶手没有支架,孩子看平板时只能用手托着,便利性不足。
在舒适度的较量中,荣威 M7 DMH 的配置表现出色。针对 "长途晕车" 的痛点,其搭载了AI mCDC 电磁悬挂,配合前置摄像头的 AI 预瞄技术,能够提前识别减速带、坑洼路面,并进行毫秒级调节阻尼,有效减少车身颠簸,为乘客带来平稳的乘坐体验。隔音方面,荣威 M7 DMH 采用多层隔音玻璃和 P1 同轴电机降噪技术,怠速时噪音仅 40 分贝,孩子在后排睡觉不会被吵醒;高速 120km/h 时,车内说话无需刻意提高音量。座椅舒适度上,荣威的座椅填充厚度比秦 L DM 多 2cm,且采用人体工学设计,长时间乘坐也不易感到疲劳。
秦 L DM 采用普通前后独立悬挂,过减速带时后排会有明显弹跳,孩子坐在安全座椅里容易哭闹。怠速噪音为 45 分贝,高速时风噪明显,孩子睡觉容易被惊醒。座椅偏硬,孩子坐 1 小时就可能喊 "屁股疼",在长途出行中舒适度相对较低。
在动力配置方面,荣威 M7 DMH 的场景化优势明显,更适合家庭长途出行。其搭载的第五代 DMH 系统,由 1.5L 发动机和 137kW 电机组成,CLTC 纯电续航 160km,优于秦 L DM 的 120km,并且支持快充,工作日午休时在公司停车场充 15 分钟电,就能补充 80km 续航,满足下班接娃和买菜的需求,无需特意前往充电站。满油满电状态下,荣威 M7 DMH 综合续航2050km,长途出行无需频繁加油充电。即使满载(5 人 + 后备箱满行李),纯电续航仍能保持稳定,动力也不会衰减。
秦 L DM 综合续航 2100km,虽然也能满足基本需求,但纯电续航较短,中途需要使用混动模式,油耗比荣威 M7 DMH 高 0.3L/100km。满载时,加速会明显变肉,超车时需要深踩油门,发动机噪音也会变大,影响驾驶体验和乘坐舒适度。
综合来看,比亚迪秦 L DM 以 9.98 万的起售价,吸引了追求运动风格的年轻用户,但在配置细节上对家庭场景的适配性存在不足。而荣威 M7 DMH 提供了 "自适应灯光、儿童模式车机、感应后备箱、AI 电磁悬挂、前后排加热、快充" 等一系列全家友好的配置,无论是日常接娃、周末露营,还是长途探亲,都能出色应对。对于注重 "全家舒适" 的家庭用户来说,荣威 M7 DMH 在 混动家轿中展现出了较强的竞争力,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来源:c咖有点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