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8日晚间,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突然与英特尔现任CEO陈立武共同出镜,宣布英伟达将以战略投资形式向英特尔注资50亿美元,并将在多个关键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9月18日晚间,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突然与英特尔现任CEO陈立武共同出镜,宣布英伟达将以战略投资形式向英特尔注资50亿美元,并将在多个关键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这一突如其来的“大动作”,让原本是竞争对手的两家公司,突然走进了同一个战壕,当天英特尔的股价便上涨22.77%,英伟达股价也上涨了3.49%。
但这场合作的意义,远不止股价的短期波动那么简单。
英伟达与英特尔的关系过去很难用“友好”来形容,两家企业在数据中心、个人计算以及AI计算等多个领域长期存在竞争关系。
英伟达崛起于GPU领域,近年来借助AI浪潮迅速成为AI芯片市场的关键玩家,而英特尔则是传统CPU领域的霸主,尤其在x86架构方面有着深厚积累。
但随着AI对算力结构提出新要求,传统的CPU和GPU架构已无法单独满足市场的全面需求了。
根据此次披露的合作内容,英特尔将为英伟达定制x86 CPU,用于AI基础设施平台;在个人计算领域,英特尔则会生产集成了英伟达RTX GPU的系统级芯片(SoC)。
半年前,陈立武接任英特尔CEO,彼时的英特尔正经历多轮业务重组和裁员,全球范围内裁员约过2万人,公司市值也大幅缩水。
对此,英特尔不得不寻求外部“输血”。
8月22日,英特尔宣布与美国联邦政府达成协议,政府将以每股20.47美元的价格投资89亿美元,持股比例达到9.9%。
短短一个月后,英伟达的50亿美元投资随之而来。不难看出,英特尔正试图通过资本注入与外部合作,在AI时代重新获得技术与市场话语权,但难度同样不小。
从英伟达的角度看,这一次战略投资更像是一次主动出击。黄仁勋在直播中表示:“我们瞄准的是一个年规模将近500亿美元的市场”。
但值得注意的是,黄仁勋也明确表示,英伟达仍将依赖台积电进行芯片制造,尚未与英特尔签署代工协议。这说明,虽然合作关系建立,但在供应链层面,英伟达依然有所保留。
这场合作的一个关键点在于:英特尔是否能借此机会,在AI时代重新拿回技术主导权?
黄仁勋在发布会上透露,他与陈立武是有30年交情的“老朋友”了。陈立武也表示,自上任第一天起就着手推动与英伟达的合作,甚至主动调整英特尔的工作节奏,以适应英伟达的开发流程。
这也符合过去几年的现实,英伟达早已通过GPU和AI芯片技术牢牢占据市场高地,而英特尔在AI相关研发、产品落地等方面则明显滞后。
因此,技术融合并不意味着英特尔就能在短时间内翻盘,它需要的不只是英伟达的技术“援手”,还要对自身技术体系和产品策略进行重建。
英伟达投资英特尔50亿美元,确实是半导体行业近年少有的大手笔合作,也让两个曾在多个战场对峙的巨头,在AI浪潮的推动下,选择了暂时放下对抗、寻找共赢。
英特尔能否借此实现真正的转型,仍需时间去验证。从技术积累到产品落地,再到市场反应,每一步都将决定这次合作的最终走向,这将是一场长跑。
来源:晓婷医生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