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第22届东博会|AI主秀场 “智”启新未来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0 19:20 1

摘要:9月17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盛大启幕。以“数智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新机遇助建命运共同体”为主题,这场年度盛会正为推动区域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的确定性。

金秋九月,朱槿盛放。绿城南宁,再一次为世界所瞩目。

9月17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盛大启幕。以“数智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新机遇助建命运共同体”为主题,这场年度盛会正为推动区域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的确定性。

与往年不同的是,2025年的东博会鲜明地让人工智能唱主角。面对东盟的共同关切,聚焦区域发展的共同课题,中国与东盟正携手在AI、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加速探索,从经贸合作的“传统航道”,驶向数智赋能的“新蓝海”。

在第22届东博会开幕式上,数字司仪现场展示高频词云,一键生成东博会热词。王希 摄

重塑“会”的体验:以“AI办会”为核心,创造全新的智慧会务场景

当马来西亚的企业家通过小程序咨询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关税政策时,虚拟大使即时推送精准解读;

当广西企业需要向泰国客户提供原产地证明合规建议时,商事法律服务系统秒级生成匹配方案……

这一幕幕高效便捷的场景,都源于“AI会展”智能体的精准赋能。

为贯彻落实国家及广西关于人工智能的部署要求,本届东博会以人工智能赋能办会全过程。9月13日,国内首个会展智能体“AI会展”正式上线,从过去的人工办展办会蜕变为AI办展办会,这是会展业的大胆尝试和重要变革。

据悉,“AI会展”提供涵盖24类应用场景的个性化服务,支持8种东盟国家语言。首批将上线17个场景,包括智能云展、智能撮合、智能会议、智能导览、行程规划等场景,会后还将推出智能策展、智慧特装设计等7个场景,推动东博会从传统会展平台向新型数智平台转型,形成可面向东盟乃至全球复制与推广的示范性项目。

和以往传统办展办会不同,“AI会展”犹如一个全程陪伴、无所不能的“数字精灵”,参展参会客商扫码即入,轻松搞定行程安排、高效对接客户、精准匹配商机、洽谈沟通无语言障碍等事务,实现一码畅行的智能新体验。

“参加东博会的嘉宾,有了这个超级AI助理,就像带了一位私人秘书一样,它可以帮助规划最高效的参会日程,通过算法精准匹配最想见的客户,还可以支持中、英及东盟多国语言,随时答疑解惑。”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局长韦朝晖介绍说。

此外,依托“AI会展”智能体主办方可实现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政策信息的智能推送与动态更新。会前,企业可通过AI撮合系统进行贸易投资预配对;会后,所有成果自动沉淀为可查询、可追溯的“自贸区3.0版政策工具箱”,专业知识库和智能撮合平台全年可提供政策查询、商机匹配和风险预警服务,真正实现“365天不落幕”的政策服务。

重建“展”的格局:以高能级平台为载体,服务更深层次的AI国际合作

为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顺应技术浪潮、回应工商界诉求,本届东博会将人工智能“唱主角”贯穿全周期,通过搭建高能级平台,服务人工智能国际交流与合作。

2025年东博会首次创设1万平方米的巨大空间,专门设立了人工智能专馆和新质生产力专馆,这是中国AI产业面向东盟最隆重、最前沿的集体亮相。

“专馆不仅仅是技术的陈列,更是一种姿态,一种开放与合作的战略邀请。”韦朝晖形容它是“智慧客厅”——请朋友们来家里坐坐,把最好的东西都拿出来展示,共商大计的地方。

华为、阿里云、奇安信和科大讯飞等近200家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和初创团队集中亮相,带来各自最新、最炫、最硬核的产品同场竞技,不完全统计参展产品约1200项。

其中,人工智能专馆采用“1+4+N”展区布局,即一个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应用合作推介区,AI+东盟企业、AI核心技术、AI+应用场景、互动体验4大主题展区,N个洽谈点。整个展区既覆盖产业合作、技术成果,又兼顾互动体验,全方位呈现AI赋能千行百业的新图景。

人工智能合作不是“独角戏”,而是“协奏曲”,是中国与东盟的双向奔赴。

2025年东博会AI主题在东盟国家反响热烈,马来西亚科技创新部、越南科技部、印尼远程信息处理协会、文莱创新实验室等多个东盟国家部委或机构积极响应,首次组织企业团组参展参会,展示文莱的AI智能医疗体系、马来西亚的绿色能源AI场景化应用、泰国的“数字经济4.0”成果等丰富内容,共同打造跨越国界的“科技大集”。

如果说AI专馆是“武戏”,那么圆桌会就是“文戏”。2025年东博会历史上首次举办中国—东盟人工智能部长圆桌会,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部长们将围绕AI区域合作开展对话交流,共同启动建设中国—东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合作中心,达成多项合作成果。

同时,2025年东博会将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举办AI行业大咖对话沙龙等一系列AI主题活动,发布中国AI出海未来独角兽TOP100榜单,展示一批AI新科技产品,并持续举办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以前所未有的“含AI量”为区域经贸合作注入新能量。

重构“产”的未来:以前沿技术为引擎,赋能千行百业,催生新质生产力

在人工智能专馆,近百家国内外人工智能企业各显身手,亮出自己的独家AI产品,展示诸多前沿技术与落地成果,为观众呈现一场科技盛宴。

乘着东博会的东风,多家企业举行产品首发首秀活动,涵盖通用人工智能、数据安全、民生服务、大模型等多个前沿领域。其中,智元创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将发布全球首个通用具身基座模型——“智元启元大模型”及“灵犀X2”机器人;广西电网首发“大瓦特-老挝语能源电力行业大模型”;峰值文化首发AIGC短剧创作应用“剧小白”;广西科学院全国首发“桂智一号”数据安全与AI智能体应用平台;广西宠易全国首发“数字犬证”微信小程序;广西塔易全国首发“易老师”教育大模型、“金师傅”安全大模型等。

在行业AI应用版块,参展企业聚焦“技术落地”,从能源、农业到交通、气象,全方位展现AI如何赋能千行百业。“平陆运河马道枢纽”模型被摆在显眼位置,仿真“稻田”“火龙果基地”也搬进了展厅,为观众展示AI如何为产业发展注入智能动能。

在能源领域,广西电网重点展示“AI+调度”“AI+生产”等业务领域的智能应用场景,通过算法优化电力配置,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在农业领域,企业打出“AI+现代农业”组合拳,扬翔集团呈现“料—育—养—宰—肉”环节的全链AI融合体系,用数字技术破解养殖痛点;捷佳润科技则通过数字农业智慧大脑、AI农场天气等,让农户“轻松种庄稼”成为现实。

交通与气象领域的AI创新同样吸睛。国内交通企业组团参展,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展出国内首款检E-智能多维道路检测车,可实现道路病害精准识别,为交通建设注入科技动能;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联合亮相,带来人工智能气象预报“风”系列模型以及气象相关的高技术平台,让AI成为精准“算天”的帮手。

“人工智能将成为本届东博会最大亮点,我们通过设立人工智能专馆展示,突出面向东盟深度合作特色,开辟中资企业东盟专区,为广西与东盟国家开展务实合作创造更多机遇。”自治区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数读·“AI会展”智能体

现场·揭秘!第22届东博会开幕式隐藏的AI亮点

9月17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启幕。开幕式上,使用AI眼镜,数字人互动,设置AI小结环节,一键生成发布开幕式会议纪要、嘉宾发言热词、精彩瞬间照片和大会新闻素材等,受到热捧。这是东博会史上首个全面应用AI技术的开幕式,开启AI赋能新篇章。

亮点一:AI智能眼镜亮相,广西智造赋能国际交流

开幕式上,使用AI眼镜辅助致辞,展现了广西在人工智能硬件研发领域的最新成果。这款AI眼镜由广西本土成长起来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迈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不仅具备传统眼镜的轻便外观,更通过镜片投影、语音交互、实时翻译等技术,将提词器、翻译机等功能集于一身。

亮点二:七语同声传译,AI翻译破壁垒

中外领导人现场致辞,随即现场大屏同步呈现由讯飞星火翻译大模型辅助实时生成的七种语言,进行AI同传,涵盖中文、英语、缅甸语、印尼语、马来语、泰语、越南语。该系统依托先进的语音识别与机器翻译技术,实现语音与文本的高精度双向转换,有效保障了致辞内容的准确传达与跨语言理解,使各国嘉宾及全球观众能够无障碍获取会议信息,充分体现了东博会推动区域智能合作与数字化交流的平台作用。

亮点三:数字司仪“CA组合”智领全场

两位AI数字人司仪——CC与AA以全息投影形式在开幕式上惊艳登场,这也是东博会首次在开幕式中使用数字人技术。男性数字人CC代表中国,女性数字人AA代表东盟,为现场增添了科技感。一键生成的会议纪要、新闻素材,以及通过定制化AI产品精准抓取的大会核心热词、精彩瞬间照片,以视频、PPT两种直观形式整合呈现。这一创新环节突破传统主持模式,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与会展场景,实现了会议内容精准提炼与全球化传播的智能化突破。

亮点四:AI穿越时空,数字人共绘未来

一段由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的沉浸式宣传片成为全场焦点。影片中,数字人完成三次时空穿越:郑和七下西洋,展现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画面;随后穿越到当下与东盟国家合作的场景,生动呈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重大跨境合作成果;最终抵达未来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的图景,描绘数字时代中国与东盟合作的美好愿景。此次宣传片由广西本土动漫企业使用全AI流程制作,创新采用“技术人员+艺术家”协同方式完成,通过AI流程加持,让东盟国家的民众看到广西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首个在国家展会使用AI技术制作的宣传片,展现了广西文化产业创意的力量。

亮点五:智能魔方绘制AI新图景

启幕嘉宾与智能机器人共同登台,中外嘉宾共同启动智能交互式数字魔方装置,将能量钥匙放入魔方装置中,霎时间,主屏幕绽放出一幅由人工智能实时生成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动态艺术画卷,第22届东博会正式启幕。这一幕生动诠释了本届东博会的主题,彰显出人工智能技术在推动区域合作与文化交流中的创新应用。

探展:机器人“舞王”燃爆全场

头戴一顶帅气牛仔帽,一亮相就自带BGM——在宇树科技的展区里,一台机器人正随着动感音乐火力全开,秒变“舞王”!左扭右摆,节奏精准;交叉摆臂,干净利落,每一个动作都丝毫不输专业舞者。流畅的舞步科技感十足,配合着热情奔放的背景乐,瞬间点燃全场气氛!

宇树科技仿生机器人备受关注。李家洲 摄

周围的观众纷纷举起手机,镜头追着它狂拍不止。有人忍不住大喊:“这机器人也太酷了吧!”还有人笑着调侃:“它们跳得比我还好,我都想拜师学舞了!”

宇树科技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仿生机器人企业之一。其研发的四足机器人凭借灵活的运动能力和智能交互技术,已在安防巡检、物流搬运、教育科研等多个领域实现应用。2025年东博会,宇树科技派出智能机器人“天团”华丽登场——包括明星产品四足机器人Unitree Go2、人形机器人Unitree G1等。现场不仅有机器人热舞表演,还将上演四足机器人登梯爬坡、人形机器人拳击对决等高能场面,让人大开眼界!

探展:“数字员工”带来物流效率革命

在2025年东博会上,新加坡Cuber AI携三大供应链智能产品参展,其“数字员工”模式引发广泛关注,成为供应链AI板块核心亮点。

人工智能专馆新加坡展区一角。李家州 摄

Cuber AI的核心产品“运小沓—数字员工解决方案”尤为引人注目:1分钟响应询价报价、7×24小时不间断服务,智能订舱放舱实现秒速通知与FMS系统回填,40个核心节点实时推送+异常预警的智能客服,大幅降低物流企业人工成本。

此外,“Agentic X”多任务供应链代理,可依托多模态大模型与自适应任务规划算法,分解复杂供应链任务并实现全链条智能化决策;“Cuber AgenticX Digital Employee”则通过集中管理任务信息、智能排序优先级、自动化处理邮件与表单,提升运营效率。

“借助数字员工,可实现供应链全流程智能化。”该展区工作人员介绍,目前,Cuber AI的解决方案已服务新加坡及东盟部分物流企业,此次参展的目的在于搭建与中国物流企业合作的桥梁,推动供应链AI技术在跨境物流中的应用。

探展:AI大模型助力教学相长

9月17日,润建股份的展位前人气爆棚,一台屏幕吸引了众多参展商和记者驻足围观。

“我要考清华。”一位记者完成性格测试后,工作人员在电脑端输入了这样一行字。仅仅几分钟,一个定制化的学习方案便呈现在众人眼前。

现场瞬间响起阵阵惊叹,有人忍不住感慨:“这简直是为学生量身打造的‘通关秘籍’!”

这神奇的“黑科技”,正是润建股份推出的K12智能体。依托强大的AI大模型能力,K12智能体面向教师与学生两端提供全方位智能支持。在教师端,集成了AI教师助手、智能备课工具、智能批阅系统、考试诊断分析、分层教学决策引擎及教师评价辅助等智能体,能显著提升备课效率、教学精准度与教学管理水平。在学生端,则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引擎、学科智能辅导、生涯规划指导等智能体,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能。

强大的智能体验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技术“硬实力”?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润建股份拥有“算力+算法+场景”全栈技术能力。其背后的润建“曲尺”平台基于五象云谷智算中心40000P算力,聚焦多模态算法与大模型开发,为行业提供软硬一体AI解决方案。展会上亮相的K12教育智能体,正是其面向教育领域推出的AI解决方案。

探展:“公路超级医生”专治道路顽疾

坑洼颠簸、边坡滑塌、交通封堵检测、井盖松动……这些困扰市民出行的道路顽疾,如今有了“智慧诊疗方案”!在人工智能主题展上,广西交科集团展出的国内首款检E-智能多维道路检测车特别吸睛。

这辆搭载五大AI“神器”的“道路体检车”,为路网健康提供全程智能守护,可谓是“公路超级医生”。边坡智能巡检系统,用高清摄像头和3D建模“扫描”边坡,裂缝、溜塌痕迹等难发现的隐患都能精准定位;路域环境系统,像智能扫码枪一样,实时录入护栏、井盖、交通标志等动态数据;三维路面检测系统,像给路面装了“超级放大镜”,连0.1毫米的小病害都能看见;高精探地雷达系统,像“路面B超”,用雷达波“看穿”地下结构;激光动态弯沉测量系统,像给路面“测力气”,实时感知路面能承受多大的重量。

“检E”检测车的五大功能,仅是广西交科集团打造的人工智能“超级大脑”——“科宝”AI生态系统的“前端感知触角”。作为广西交科集团自主研发的交通行业专属AI平台,“科宝”AI生态系统基于DS、QWen等通用开源模型训练,正从“单点检测”到“全域智控”,从“经验养护”到“科学决策”,构建“感知—认知—决策”闭环,以“AI+交通”的深度融合,为交通行业注入新质生产力。

会说·AI是把“金钥匙”

“讲稿就在我的眼镜里,大家看不到,我能看到。”在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上,一副广西企业生产、具有实时清晰提词功能的智能眼镜大放异彩,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像这样的AI应用,离我们越来越近,越来越多了。凭祥友谊关智慧口岸以“分秒级”速度核验跨境货车,将东盟水果“快递”到中国餐桌;南宁五象云谷AI智算产业园智算中心的服务器集群不间断地高速运算,为千行百业输送海量算力和数据服务;在东风柳汽生产车间,搭载具身大模型GOVLA的通用机器人“爱宝”承担多项具体生产任务……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席卷而来,已融入跨境合作的日常中、产业升级的细节里、街头巷尾的生活中。“高精尖符号”不再遥不可及。AI,已成为解决农业、物流、民生服务等领域问题的“金钥匙”。

尽管人工智能优势显著,但在实际运用合作中,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家对这把“金钥匙”的运用,还远未到得心应手的程度。许多人对这把“金钥匙”不敢用、不会用、不善用。

“金钥匙”不会自己转动。这就需要我们主动拥抱AI时代,在对外开放中构建起友好合作生态,打开阻碍合作的“壁垒锁”、技术落地的“梗阻锁”、市场应用的“认知锁”,让AI真正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金钥匙”。

“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广西区位优势独特,生态与特色产业资源相对富集。只要我们找准AI应用的恰当场景和特色赛道,携手东盟国家,一起转动合作之锁,就能共同打开人工智能时代的区域繁荣之门。

现在,锁头已经转动,一扇通往中国与东盟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大门正徐徐开启……

来源:中国日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