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 月 18 日晚间,英伟达宣布以每股 23.28 美元的价格向英特尔普通股投资 50 亿美元,同时双方达成合作,将共同开发多代定制数据中心和 PC 产品,加速超大规模、企业及消费者市场的应用程序与工作负载落地。
最近半导体行业迎来重磅消息,9 月 18 日晚间,英伟达宣布以每股 23.28 美元的价格向英特尔普通股投资 50 亿美元,同时双方达成合作,将共同开发多代定制数据中心和 PC 产品,加速超大规模、企业及消费者市场的应用程序与工作负载落地。
这两家曾在市场上激烈竞争的企业,突然开启深度合作,引发行业广泛关注,究竟是优势互补的强强联合,还是面对市场压力的抱团取暖,值得深入探讨。
此次英伟达与英特尔的合作并非简单的资金注入,而是围绕核心技术展开的深度绑定。
双方明确将聚焦 NVIDIA NVLink 技术,以此实现 NVIDIA 与 Intel 架构的无缝连接,进而整合 NVIDIA 在 AI 和加速计算领域的优势,以及 Intel 在 CPU 技术和 x86 生态系统的领先地位,为不同领域客户提供更尖端的解决方案。
在数据中心领域,合作分工清晰。英特尔将为英伟达定制专属 x86 CPU,后续英伟达会把这款定制 CPU 集成到自身 AI 基础设施平台中,并推向市场。
这一模式意味着双方将在数据中心硬件体系中形成 “CPU+AI 加速” 的协同效应,进一步提升平台整体性能。
个人计算领域同样是合作重点。英特尔将负责打造并推出集成 NVIDIA RTX GPU 芯片组的 x86 系统级芯片(SOC),这类全新 x86 RTX SOC 将覆盖多种 PC 产品,尤其针对需要高性能 CPU 与 GPU 协同工作的设备,填补当前市场中部分产品的性能空白。
对英伟达而言,此次合作是拓展业务边界的关键一步。
长期以来,集成显卡市场主要由英特尔和 AMD 主导,英伟达的 GPU 产品多集中于高端独立显卡领域,在集成显卡市场涉足较浅。通过与英特尔合作,借助英特尔在 PC 处理器市场的渠道与技术基础,英伟达得以将其 GPU 技术融入集成显卡领域,成功打开新的市场空间。
合作也为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提供更多可能性,此前英伟达规模最大、性能最强的机架式系统(如 GB300 NVL72)均采用基于 Arm 架构的 Grace CPU,而英特尔 Xeon 处理器仅应用于 B200、B300 等较小规模的风冷系统。
随着双方合作推进,英伟达可将 NVLink 技术集成到英特尔 CPU 设计中,未来有望推出基于英特尔 Xeon 的 NVL72 风格系统,丰富数据中心产品矩阵,进一步巩固在 AI 基础设施领域的优势。
对于英特尔来说,50 亿美元的资金注入缓解了当前的财务压力。
近年来英特尔在服务器 CPU 市场份额持续被 AMD 挤压,同时又投入巨额资金推进自家代工计划,资产负债表承受较大压力,这笔投资为其带来了关键的现金流支持,也增强了市场对其发展的信心。
通过与英伟达合作,英特尔得以借助对方在 AI 领域的技术积累,提升自身产品竞争力。在数据中心市场,英特尔为英伟达定制 CPU 后,有望成为英伟达系统级解决方案的核心供应商之一,获得稳定的订单来源;
在 PC 市场,集成 NVIDIA RTX GPU 的 SOC 产品将显著提升英特尔 PC 处理器的市场吸引力,帮助其在与 AMD 的竞争中占据更有利位置。
英伟达与英特尔的合作消息传出后,Arm 和台积电成为行业关注的潜在受影响方。从 Arm 来看,此前英伟达高端数据中心系统(如 GB300 NVL72)均采用 Arm 架构 CPU,而此次合作后,英特尔 x86 CPU 将进入这一领域,无疑会对 Arm 在高端数据中心 CPU 市场的份额构成竞争压力。
双方在 PC 领域的合作,也可能对英伟达与 MTK 联合开发 Arm PC 芯片的进度产生间接影响。
不过黄仁勋在联合发布会上明确表示,英伟达将继续推进 Arm 路线图,目前正在打造下一代 Vera CPU,且仍与 Arm 保持长期合作关系,此前推出的 72 核 Grace CPU、支持 Nintendo Switch 等设备的 Tegra 系列芯片,均是双方合作的成果,未来还将维持与基于 Arm 的 SoC 设计师的合作。
台积电方面,长期以来,英伟达高端 GPU 芯片依赖台积电先进制程生产,双方合作紧密。此次英伟达与英特尔合作开发新芯片,关于生产方的信息尚未明确,这让市场猜测英特尔代工可能获得机会。
若未来英伟达将部分 CPU 或 GPU 芯粒交由英特尔代工,台积电可能面临订单流失风险。不过,目前黄仁勋仅表示会持续评估英特尔的代工技术,并未明确承诺转向,且双方在发布会上均强调此次合作重点在产品层面,而非制造环节,台积电当前的核心供应商地位暂时未发生动摇。
在这场合作中,AMD 被普遍认为是面临压力最大的企业。在数据中心 CPU 市场,AMD 近年来表现亮眼,2017 年时其市场份额几乎为零,而根据 IDC 和 Mercury Research 分析师评估,2025 年 AMD 收入份额预计增长至 36% 左右,英特尔则降至 55% 左右,Arm 架构服务器芯片也预计占据 9% 的收入份额。
但随着英伟达与英特尔合作推进,英特尔借助英伟达的 AI 技术优势,在数据中心领域的竞争力将显著提升,这无疑会对 AMD 的市场扩张计划形成阻碍。
PC 市场的竞争格局同样受到冲击。此前,AMD 与英特尔在 PC 处理器市场呈胶着竞争状态,尤其在轻薄游戏笔记本电脑、迷你电脑和游戏掌机等领域,AMD 的 APU 产品占据一定优势。而英特尔与英伟达合作推出的集成 RTX GPU 的 x86 SOC,将直接与 AMD APU 展开竞争,且凭借 NVIDIA RTX GPU 的性能口碑,可能会分流 AMD 的部分客户,对其 PC 市场份额造成冲击。
合作消息公布后,市场给出积极反馈。消息发布当天,美股开盘后英特尔股价迅速拉升,盘中涨幅接近 30%,收盘时大涨 22.77%,股价达到 30.57 美元 / 股,市值升至 1427 亿美元,今年以来累计涨幅突破 50%。
这一股价波动直观反映出市场对双方合作的认可,认为此次合作将为英特尔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从未来发展来看,双方合作仍需突破技术整合与产品落地的挑战。NVLink 技术与英特尔 CPU 的适配、定制化芯片的量产稳定性、不同产品市场的渠道协同等,都是需要逐步解决的问题。
但不可否认的是,此次合作已为半导体行业格局带来变化,若双方能顺利推进合作计划,其推出的产品可能会重新定义数据中心与 PC 市场的性能标准,进而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效率、更强性能的方向发展。
来源:靳律法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