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时秋景,秋韵秋情,在这么一个初秋转场的时候,月明推出这个“秋日十叠”的系列作品,只为与大家一起在这落进诗词里的秋色中共感秋日情怀,共抒秋日思绪。
写在前面:
秋时秋景,秋韵秋情,在这么一个初秋转场的时候,月明推出这个“秋日十叠”的系列作品,只为与大家一起在这落进诗词里的秋色中共感秋日情怀,共抒秋日思绪。
此一篇,月明给大家带来的是唐朝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风急天高,猿啸声哀。一千二百多年前的那个秋日,少陵野老登高望远,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当我们吟诵“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时,可曾想过,这位饱经沧桑的诗人在生命的秋天,究竟看到了什么?
他看到的,是个体生命的飘零。那片片落木,何尝不是一个个生命的写照?从萌芽到茁壮,从翠绿到枯黄,最终在秋风中飘零而下。每个人都像这片落叶,在时间的河流中经历着各自的繁华与凋零。少陵野老一生漂泊,历尽战乱,见证了大唐由盛转衰,他对生命的无常有着刻骨铭心的体会。
但他更看到了永恒时间的奔流。那不尽长江,日夜不停地向前奔流,不管人间多少悲欢离合,它自岿然不动。这长江,是时间的象征,是历史的见证。个体生命虽然短暂,但若能融入这永恒的时间长河,便获得了某种意义上的不朽。
现代人总是忙碌奔波,很少有机会像杜甫那样登高望远,思考生命的本质。我们被日常琐事所困,被功名利禄所累,忘记了生命的短暂和时间的永恒。或许我们应该偶尔停下脚步,登高望远,在落木萧萧、长江滚滚的景象中,感悟生命的真谛。
杜甫在生命的秋天写下了这首诗,那时他已年过半百,疾病缠身,但他没有沉溺于个人的悲苦,而是将个人的命运融入天地的大悲悯中。这种境界,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无论处在人生的哪个阶段,都应该保持一颗豁达的心,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无限的价值。
来源:阿福说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