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明,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与底色。礼仪,是每一位市民涵养与素养的彰显。为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培育社会文明风尚,在第23个公民道德宣传日到来之际,现向全体市民发出“文明中国・人人有礼”南京在行动倡议:
“文明中国・人人有礼”南京在行动倡议书
广大市民朋友们: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与底色。礼仪,是每一位市民涵养与素养的彰显。为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培育社会文明风尚,在第23个公民道德宣传日到来之际,现向全体市民发出“文明中国・人人有礼”南京在行动倡议:
一、践行文明礼仪,争做有礼市民
积极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明礼仪普及活动,感受礼仪文化魅力,将礼貌用语融入日常,把尊老爱幼、主动礼让化为自觉行动。在公共场所,不喧哗、不吸烟、不插队,让“礼让互助”成为南京街头巷尾的常态风景。
二、传承文明家风,筑牢幸福根基
定期开展文明家庭主题活动,让好家风好家训代代相传。倡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推广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的行为准则,让每个家庭都成为传递温暖、涵养文明的“小港湾”。
三、践行文明餐桌,践行光盘行动
在外用餐时,主动响应“光盘行动”,根据人数适量点餐,不攀比、不浪费。用餐过程中自觉使用公筷公勺,守护饮食安全。如有剩菜,提倡打包带走,让“节俭养德”成为餐饮消费的新风尚,共同营造“珍惜粮食、文明用餐”的良好氛围。
四、遵守文明交通,守护出行安全
认真学习“一盔一带”等交通安全法律法规,骑电动车时主动佩戴头盔,驾驶或乘坐汽车时全程系好安全带。行驶中遵守交通信号灯。遇到行人过斑马线,主动停车礼让。规范停放车辆,不占用消防通道、不堵塞人行道,生活中带动家人朋友共同维护有序畅通的交通环境。
五、倡导文明旅游,展现南京形象
在景区景点游览时,主动遵守景区规定,不随意刻画、不采摘花木、不随地吐痰,听从工作人员引导,让每一位来宁游客都感受到南京的文明与温度。
六、恪守文明上网,共建清朗空间
在社交平台发言时,做到文明用语、理性互动,不发表过激言论、不传播低俗内容。看到未经证实的信息时,不盲目转发、不随意评论。不泄露他人敏感信息,共同营造“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的清朗网络环境。
七、遵守文明参赛,弘扬体育精神
参与各类体育赛事、文化竞赛时,严格遵守赛事规则,尊重裁判判决、尊重对手,不恶意竞争,让公平竞争、文明参赛成为南京赛事的鲜明标识。赛场内不吸烟、不饮酒、不携带危险物品,共同营造安全、友好的竞赛环境。
八、做到文明观演,守护良好氛围
前往剧院、影院、体育馆等场所观演时准时入场,入场后将手机调至静音或关机状态,不随意走动、不高声交谈,避免影响他人观演体验。演出结束后,有序离场,主动带走座位周边的垃圾,让“文明观演”成为南京文化生活的新风尚。
九、坚持文明养宠,共建和谐社区
养宠市民主动学习社区养宠要求,定期为宠物接种疫苗、办理相关证件。外出遛宠时,务必使用牵引绳。随身携带垃圾袋、纸巾等工具,及时清理宠物粪便,共同维护干净整洁的社区公共环境。
十、培育文明乡风,扮靓美丽乡村
积极践行移风易俗行动,倡导婚丧嫁娶简办俭办,不铺张浪费,反对封建迷信,积极参加乡村文化活动。传承孝老爱亲、重义守信的传统美德,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和睦相处,让向上向善的淳朴民风成为南京乡村的亮丽名片。
各位市民朋友,文明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言一行的坚持。礼仪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举一动的践行。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文明中国・人人有礼”十大行动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用文明行为点亮南京,用礼仪之举温暖人心,让南京因我们的文明而更加美好!
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2025年9月20日
“文明中国・人人有礼” 南京在行动
主题传播活动持续进行中!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