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贝和罗永浩的预制菜之争刚把话题度拉满,餐饮圈又被刘强东的直播炸出了新热度。在京东品酒会上,这位身价百亿的大佬系着 “七鲜小厨” 的围裙当起厨子,直播炒家乡菜黄狗猪头肉,一句 “煤气灶不会是从马云那买的吧” 的调侃,把超百万观众逗乐,流量和热搜直接拉满。
西贝和罗永浩的预制菜之争刚把话题度拉满,餐饮圈又被刘强东的直播炸出了新热度。在京东品酒会上,这位身价百亿的大佬系着 “七鲜小厨” 的围裙当起厨子,直播炒家乡菜黄狗猪头肉,一句 “煤气灶不会是从马云那买的吧” 的调侃,把超百万观众逗乐,流量和热搜直接拉满。
没人真的在意东哥炒糖色时手忙脚乱的样子,大家更关心这场直播背后的野心 —— 这是京东为七鲜小厨量身定做的引流大戏,就连他炒的那道家乡菜,很快也会登上七鲜小厨的菜单。
这个被京东定义为 “合营品质餐饮制作平台” 的新物种,玩法很直接:合伙人出配方,京东包下制作、销售和管理,光招募合伙人就砸了 10 亿元,被采纳的菜品不仅有百万保底分成,销量分成还上不封顶。
对消费者来说,七鲜小厨主打的 “现炒 + 透明厨房” 刚好戳中痛点。透明橱窗里能看清后厨每一步操作,线上还能通过摄像头实时监督,官方喊着 “100% 现炒” 的口号,精准踩在了预制菜引发的信任危机上。
更狠的是京东的规划:未来三年砸百亿开 10000 家店,这架势让人想起几十年前那个刚大学毕业的刘强东 —— 当年他借二十几万盘下餐馆,却因员工贪墨、管理混乱血本无归,如今带着巨头体量杀回餐饮,怎么看都是场不信邪的豪赌。
但这场豪赌的底气,藏在七鲜小厨的厨房里。透过透明橱窗能发现,这里没有颠锅甩勺的大厨,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炒菜机器人。
工作人员更像 “监工”,把分装好的净菜和调料依次放进机器,火候控制、翻炒频率、调味精准度全由机器人搞定,一个人能同时管 3 到 4 台设备。这些机器来自京东投资 2 亿的橡鹿科技,核心本事是 “一万台炒同一道菜一个味,一台炒一万次一个味”。
为了实现标准化,机器人内部藏着密密麻麻的精密传感器,温度控制温差不超 1%,食材投放误差低于 1 克。
针对不同菜品,还有专属的智能炒制算法:炒青菜用轻柔频率避免出水,炒肉片则加大力道保证入味,炒饭、炒面也能轻松适配。更贴心的是,机器还支持个性化调整,少辣、去花椒、多放盐的需求都能满足。
效率和成本更是机器人的杀手锏。人类厨师 10 分钟搞定的菜,它 3 到 5 分钟就能出锅,24 小时连轴转也不喊累。
虽然入门款机器要 3 万多,高端款卖到 8 万,但对比厨师每月 5000 元起的工资,大半年就能回本,长期来看反而省了一大笔人力成本。这正是京东的算盘:用机器替代人工,既保证了 “现炒” 的噱头,又解决了传统餐饮的效率和标准化难题。
更关键的是,七鲜小厨刚好嵌进了京东的生态闭环里。原料供应有现成的生鲜业务兜底,冷藏物流链早已遍布全国,中央厨房提前处理好净菜,配送到门店只需机器人完成最后炒制。
出餐后,京东外卖能直接承接配送,现在疯狂发的补贴既能给七鲜小厨引流,反过来也能靠现炒菜品提高外卖用户的粘性。唯一缺的创意,就靠重金招募的合伙人来补,毕竟总不能全卖东哥的家乡菜。
这种 “社会创意 + 机器人 + 供应链” 的组合,直接把价格压到了极致。小炒肉、芹菜牛肉盖饭只卖 16、17 元,这个价位以前只能买到可疑的料理包,现在却能吃到机器人现炒的菜,还能通过摄像头盯着制作过程。
难怪嘉和一品、紫燕百味鸡这些连锁品牌都想搭车,京东的财力和模式摆在那,找优质菜谱根本不是难事。
破局预制菜七鲜小厨的横空出世,刚好踩在餐饮业的矛盾点上。西贝与罗永浩的争论早就暴露问题:商家依赖预制菜降本增效,消费者却执念于 “锅气” 和新鲜,双方僵持不下。
预制菜的崛起本是行业必然 —— 现代人没时间做饭催生了海量需求,中央厨房集中加工、冷链配送能压低成本,但超高压灭菌、低温急冻再好吃,也敌不过中国人对 “现做” 的偏爱,没人愿意把 “用预制菜” 写在招牌上。
炒菜机器人偏偏找到了破局的缝隙。它把消费者不在乎的切配环节留在中央厨房,把最看重的 “炒制” 环节放在门店,用机器现炒替代人工现炒,既保持了效率,又满足了大家对 “锅气” 的想象 —— 毕竟锅气本质是温度与食材的化学反应,只要程序设定精准,“赛博锅气” 也是锅气。
现在不止七鲜小厨,大米先生、乡村基这些连锁品牌都在试装机器人,学校、社区食堂也爱用它省人工、快出餐。
科技公司还在给机器人加码。有的已经接入 AI 数字菜谱,通过垂直大模型解构菜品逻辑,能根据食材细微变化自动调整参数 —— 肉肥了就少放油,菜老了就多炒 10 秒。等数据积累够多,机器人说不定还能自己研发菜谱。
当然,机器人现在还炒不了需要火候拿捏的功夫菜,AI 也创不出大师级的创意,但它的目标从来不是高端餐厅,而是外卖平台上那些靠料理包撑场面的 “幽灵店”。当 17 块钱能买到品牌背书、透明制作、新鲜现炒的盖饭,谁还会选来路不明的料理包?
这场由机器人掀起的餐饮变革,正在悄悄改写游戏规则。预制菜不再是成本与新鲜之间的唯一答案,“赛博锅气” 能不能彻底打败预制菜不好说,但它至少给餐饮业指了条新路子 —— 用科技在效率和体验之间,找一个让商家和消费者都满意的平衡点。
来源:采风百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