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接管受孕细节:全球首例AI试管婴儿背后的技术革命与伦理挑战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0 16:21 1

摘要:2025年初,一件划时代的医学事件悄然发生:一家美国初创公司 Conceivable Life Sciences 宣布,他们通过一套远程AI操控系统,成功促成了一名婴儿的诞生。这是全球首例由AI辅助胚胎形成并成功诞生的试管婴儿,不仅为不孕不育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

从远程操控到成功分娩,这场由AI主导的受孕实验到底意味着什么?

2025年初,一件划时代的医学事件悄然发生:一家美国初创公司 Conceivable Life Sciences 宣布,他们通过一套远程AI操控系统,成功促成了一名婴儿的诞生。这是全球首例由AI辅助胚胎形成并成功诞生的试管婴儿,不仅为不孕不育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也让体外受精(IVF)技术正式迈入自动化时代。

一边是突破性的技术,一边是尚未被大规模验证的效果和伦理争议,这场变革才刚刚开始。

这场“AI受孕”的主角,是一对40多岁的夫妇。多年来他们尝试各种受孕方式都未果——男方患有严重的精子活动障碍,女方排卵功能也不理想。在之前接受过常规试管婴儿治疗失败后,他们转向了 Conceivable 公司。

这家公司开发的系统,结合了机器人操作臂+AI算法,可远程精确执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这是试管婴儿中最核心、最精细的步骤之一。操作人员分布在美国纽约总部墨西哥的 Hope IVF 中心,两地相隔3700公里,但通过数字界面发指令,完成了对精子与卵子的精准配对和受精。

具体操作中,AI系统先对精子进行“筛选”,从外观和活性挑出最优个体,再通过激光使精子尾部失活以便注射。随后,机器人将精子直接注入卵子中。整个过程涉及23个子步骤,全部由系统自动完成,每颗卵子的操作平均耗时9分56秒。

在实验中,5枚卵子通过自动系统注射,4枚成功受精;对照组3枚中有3枚受精。最终,一个发育良好的囊胚被成功植入女方子宫,数月后,一名健康男婴顺利出生。

过去几十年,ICSI技术高度依赖操作人员的经验和手稳程度。医生稍有疲劳或分心,受精成功率就可能下降。Conceivable 公司开发的系统 AURA,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这个系统的最大亮点是200多个实验室操作步骤全流程自动化,包括:

精子筛选与制备卵子识别与固定显微注射胚胎培养初步处理胚胎评估与优选

AURA 通过AI算法判断精子和胚胎质量,并生成操作指令,确保一致性,也可减少人为失误。公司称,使用该系统所形成的囊胚,其发育潜力与自然怀孕形成的胚胎相当,成功率可达到51%

更重要的是,这项技术为全球不孕不育人群带来了可能:“医生不在现场也能完成手术”。只需网络连接和授权,未来在偏远地区也可能获得一流的生殖治疗。

虽然案例成功,但这项技术距离“全民普及”还有不少障碍。

首先是费用问题。自动化系统初期成本高昂,包括设备、培训和维护。虽然 Conceivable 表示未来会通过规模化降低成本,但短期内仍是“高端医疗”的代名词。

其次是伦理与监管问题。AI是否能完全替代人类判断?远程操作是否足够安全?胚胎筛选是否涉及“优生”倾向?这些都在挑战现有法律和伦理框架。此次治疗过程,也是在相关伦理委员会监督下进行的,属于试点实验范畴。

此外,样本量仍太小。目前成功案例仅为个例,尚无法判断自动化技术是否优于传统手工操作。公司也计划在2025年底前招募120名新参与者,开展更大规模的对照实验。

全球约有六分之一人口受到不孕不育问题困扰,而传统辅助生殖手段操作复杂、成本高、成功率有限。AI接管部分流程,是接下来十年体外受精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从1878年首次提出体外受精概念,到1978年世界首例试管婴儿诞生,再到1992年 ICSI 技术面世,如今 AI 正在将这项技术带入新的阶段。

Conceivable 这家公司是否会成为“AI生殖界的OpenAI”?尚难断言。但可以确认的是,AI不只是写文章、画图那么简单,它已经开始参与创造新生命

“孩子”是人类最复杂的情感纽带。AI进入这个领域,既是技术进步的体现,也将引发一连串的伦理、法律、情感讨论。

正如那位幸运的母亲所说:“我知道我不是自然怀孕的,但他是我真正的孩子。”

在未来,或许我们要重新思考“父母”“受孕”“自然”这些词的真正含义。

AI创造生命,既是奇迹,也是挑战。而这,仅仅是开始。

来源:球哥开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