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 年 315 晚会曝光的一则视频至今令人心惊,某直播间热销的洗发水在外包装上赫然标注 "含甲醛",而这类本应严禁添加的致癌物,却通过电商渠道流向万千家庭的洗漱台。
晚上挤洗发水时,你或许从没想过,这瓶天天接触头皮的东西,可能藏着 “隐形杀手”吧?
2025 年 315 晚会曝光的一则视频至今令人心惊,某直播间热销的洗发水在外包装上赫然标注 "含甲醛",而这类本应严禁添加的致癌物,却通过电商渠道流向万千家庭的洗漱台。
仅仅一个月后,国家药监局的通报再次敲响警钟:佰束等 10 批次洗发水被检出新铃兰醛、特比萘芬等禁用成分,这些在欧盟早已被拉黑的物质,仍在国内市场暗流涌动。
最令人警惕的是掉发量异常增多。使用某款问题洗发水的消费者反馈,"梳头时掉发能绕梳子两圈",这种情况在检出特比萘芬的产品中尤为常见。这种治疗脚气的处方药被非法添加到洗发水中后,会通过头皮吸收进入血液,不仅加重肝肾负担,还会干扰毛囊正常生理功能。当你的头发开始 "报警" 时,请记住:健康头皮从不会对正规产品产生排斥反应。
那些广告吹得天花乱坠的洗发水,估计就是你家的隐藏杀手哦~
很多国际美妆巨头到小众爆款的洗发水都是因为有违规成分被曝光,具体什么问题呢?
这里给各位消费者举一些例子:
潘婷(2024 年地方药监抽检):一款 “温和去屑” 洗发水,吡硫翁锌超标 2 倍。这种成分过量会刺激头皮致干燥脱皮,可产品反复强调 “敏感肌适用”,不少用户用后 “头皮痒到抓出血”。霸王(2010 年港媒曝光):靠 “中药防脱” 出圈,却被查出含二恶烷(27ppm,虽合规)。面对消费者质疑,高管一句 “行业都这样” 彻底败好感,此后单季销量骤降 70%,口碑难回巅峰。摇滚动物园(2023 年平台抽检):“无硅油敏感肌款” 检出 MIT 防腐剂超标 3 倍,长期用致头皮红肿脱发,详情页却标 “敏感肌可用”,用户吐槽 “每次洗头都掉一大把”。六神(2024 年消费者送检):薄荷去屑款水杨酸超标 1.5 倍,会破坏头皮屏障,成分表还隐瞒含量,用户反馈 “用半瓶后头屑反而更多”。韩束(2024 年 4 月药监通报):“植物防脱” 洗发水偷加脚气药特比萘芬,长期用伤肝肾,却标榜 “天然植萃”,误导人长期使用。三谷(2025 年第三方检测):“植萃修护” 款未检出宣传的 “高浓度积雪草”,还含欧盟禁用的羟苯丁酯(扰内分泌),用户用后头皮痒、发梢分叉。拉芳(2024 年药监点名):去油款含欧盟禁用的新铃兰醛(扰内分泌、易过敏),成分表仅标 “香精” 隐瞒,老顾客叹 “从小用到大的牌子变不诚实了”。半亩花田(2024 年检测 “打脸”):“高浓度生姜防脱” 款,生姜成分仅 0.08%,还加 SLS(过度清洁伤屏障),用户称 “掉发比以前多一倍”。蜂花(2025 年抽检曝光):老牌国货某款洗发水被检出防腐剂超标、铅含量超限,酸碱度也不符合标准。铅超标可能损伤神经系统,而防腐剂过量易引发头皮过敏刺痛,与其 “平价安全” 口碑形成反差。佰束(2025 年药监局通报):两款洗发水检出欧盟禁用的新铃兰醛,这种成分会干扰内分泌系统。产品未明确标注,却主打 “氨基酸温和清洁”,隐瞒潜在健康风险。清扬(抽检记录):曾有批次男士去屑洗发水实际净含量与标注差 5-6ml,属 “缺斤少两” 消费欺诈。按售价折算,消费者每瓶多花近 1 元,企业以 “温度影响容积” 搪塞。KF 洗发水(2024 年通报):非法添加处方药倍他米松,这是强效激素,长期用会导致头皮萎缩。却包装成 “专业修护款”,隐瞒药物成分风险。除了以上的部分,当然还是有很多其他牌子的洗发水违规售卖,快去你家的浴室看看有没有这些洗发水吧?
除了这些洗发水之外,很多人被洗发水的伪科普踩过雷吧?
当然,除了品牌自己的问题,市面上洗发水的谣言和误区也是非常难搞的,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会伤了自身的秀发了。
前阵子我闺蜜刷到 “打假博主” 用紫光灯照洗发水,看到液体发蓝光就喊 “含荧光剂致癌”,她立马翻出家里 3 瓶洗发水全照了一遍 ,结果全发光!吓得她连夜把用了一半的洗发水扔了,第二天顶着油头来问我是不是得换遍所有洗护?
我陪她查了药监局的科普才哭笑不得:咱常用的洗发水里,泛醇(维生素 B5)、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这些保湿清洁成分,本身在紫光灯下就会发蓝光,跟有害荧光剂完全两码事!
而且你想啊,荧光剂是让东西变白的,洗头发又不用让头皮美白,商家花成本加这玩意儿干啥?后来她去超市看成分表,发现真没一款标荧光剂,现在还笑自己跟风扔了半瓶好洗发水。
去年我被超市导购按头安利无硅油更健康,说含硅油堵毛囊会掉发,我把家里含硅油的洗发水全换成网红无硅油款。结果我这干性头皮直接 “炸毛”—— 头痒得半夜抓,头屑像下雪似的,梳头时掉发能绕梳子两圈。
后来问皮肤科医生才懂:硅油就是在头发表面裹层保护膜,让头发不毛躁,对健康头皮压根没伤害。反而很多无硅油洗发水为了凑健康噱头,加了 SLS 这种刺激性强的清洁成分,干性头皮用着就像被剥了层油,反而伤屏障。
还有就是我们常见的何首乌洗发水,医生说可能是何首乌里的蒽醌类化合物伤了肝,这才想起药监局 2013 年就提醒过慎用含何首乌洗护品。现在我再也不瞎信植物防脱了~
其实咱选洗发水哪用那么复杂,紫光灯发光别慌,先看成分表有没有荧光剂相关字样,无硅油不是万能,干性头皮多盯保湿成分,油头选温和清洁的,防脱别靠 “植物噱头”,真掉发先找医生 ,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真安全的。
那么我们要怎么才能排查出有问题的洗发水呢?这些注意事项,大家一定要记住了:
第一步:查 “化妆品备案”,没备案的直接弃用所有正规洗发水都必须在国家药监局 “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服务平台” 完成备案,这是安全的底线。查询方法很简单:打开国家药监局官网或下载官方 “化妆品监管” APP;在搜索栏输入洗发水包装上的产品名称或备案号(一般印在瓶底、瓶盖内侧或成分表旁边,格式多为 “粤 G 妆网备字 XXXXXXX”);如果查不到结果,或者备案信息里的成分、生产厂家和产品包装对不上,那大概率是 “三无产品”,直接停用扔掉,别犹豫 —— 这类产品连基本的安全保障都没有,风险极高。用洗发水时若出现以下情况,别以为是 “头皮适应期”,大概率是产品有问题:
1. 头皮持续瘙痒、红肿,甚至起小疹子;
1. 头发越洗越干、毛躁,掉发量比平时多 1 倍以上;
1. 洗完头后有 “紧绷感”,半天就头皮出油异常(过度清洁或成分刺激)。
4 个必记注意事项1. 别长期用同一款洗发水:头皮会对成分产生 “适应性”,不仅清洁效果下降,还可能累积风险成分,建议每 3 个月换 1 款(成分不同的类型);
1. 买正规渠道的产品:避开微商、无名小店,优先选官方旗舰店、大型商超,避免买到 “假货” 或 “临期问题品”;
1. 做 “耳后测试” 再用新品:首次用某款洗发水前,挤少量在耳后皮肤,24 小时无红肿瘙痒再用在头皮;
1. 别迷信 “防脱”“修护” 噱头:洗发水只能清洁头皮,无法 “治疗脱发”,真有掉发问题要及时看皮肤科,别被商家宣传忽悠。
从国际大牌到网红款,“毒洗发水” 的曝光一次次提醒我们:消费时别被 “品牌光环”“网红噱头” 迷惑。
洗漱台上的洗发水,关乎的不仅是头发健康,更是身体安全。与其等官方通报,不如现在就拿起家里的洗发水,查备案、看成分、观反应 —— 把风险扼杀在使用前,才是对自己最负责的选择。毕竟,好头发不是靠 “网红推荐” 养出来的,而是靠 “安全、合适” 的日常护理。
来源:忠哥笑说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