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实,在AI领域,亚马逊早就开始布局了。过去,它的AI战略定位很明确,就是做一个基础平台,用户可以通过Amazon Bedrock获得全栈式AI服务,不用自己从零开始搭建。
说到亚马逊,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还有Prime会员能看剧、买东西。
其实,在AI领域,亚马逊早就开始布局了。过去,它的AI战略定位很明确,就是做一个基础平台,用户可以通过Amazon Bedrock获得全栈式AI服务,不用自己从零开始搭建。
但到了2024年,这个一开始靠电商和云计算起家的公司,悄悄地干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他们用一种特别的反向收购雇佣模式,把Adept AI和Covariant这两个大AI团队都招了过来,还请来了华人顶级人才David Luan来领头,成立了一个专门研究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实验室。
亚马逊也从AI基础设施服务商变成了更有野心的AGI研发者。
反向收购雇佣就是大科技公司不直接买下热门的AI初创公司,而是争取他们的技术授权,然后把他们的核心团队挖过来,但初创公司还是独立的公司。
2024年6月,亚马逊就这样把Adept AI的核心团队都挖过去了,带头人叫David Luan。David Luan可不是一般人,2018年在OpenAI时就参与了GPT-2和GPT-3这些大模型的研发。
2020年,他跳槽到谷歌大脑,负责过大型语言模型项目;2022年,他和Transformer的作者一起成立了Adept AI,还推出了首个Agent模型ACT-1。
亚马逊把David Luan挖过来,不仅招到了一个懂技术、有经验的领头人,还顺便收获了一个成熟的AGI研发团队,这正好补上了亚马逊在从基础平台转向AGI研发方面的短板。
2024年8月,亚马逊又用反向收购的方式招揽了Covariant公司,这家公司的联合创始人Pieter Abbeel也加入了AGI实验室。
Pieter Abbeel在强化学习和机器人学领域非常有名,他在谷歌学术上的论文被引用超过21万次,之前还带领团队在很多关键技术方向上做了开创性的工作。
亚马逊的业务覆盖范围很广,内部能产生很多日常工作的数据,比如商家用ERP系统管理库存的操作记录、工程师用CAD软件设计产品的过程、客服和用户沟通处理需求的对话。
这些数据以前可能是AI平台的辅助材料,现在却成了训练AGI核心—Agent模型的关键资源。Agent模型的核心是能理解人类的指令,然后帮人干活,这些真实场景的数据能让模型更实用。
和其他科技公司要么用公开数据,要么花钱请人标注数据不同,亚马逊的这些数据成了稀缺资源,这是它从基础平台转向AGI研发的独特优势。
AGI的研发和亚马逊现有的业务、过去的AI布局联系得很紧密。在电商业务中,如果Agent模型能应用,就能自己处理订单售后、智能推荐商品,甚至帮商家运营店铺,这样就能省下很多人力,降低成本。
今年年初的时候,亚马逊AGI实验室推出了第一个产品,叫Amazon Nova Act。这是个基于亚马逊自己研发的超厉害的AI——Amazon Nova延伸出来的Agent模型。
它继承了Adept AI的技术成果(像ACT - 1、Fuyu模型这些),还结合了亚马逊的AWS基础设施,在处理多步骤的复杂任务时表现得相当好。
按照官方公布的消息,Nova Act在Agent的公开基准测试ScreeSpot和Ground UI里都取得了挺不错的成绩。特别是在ScreeSpot界面元素定位方面,表现尤其突出,准确率差不多能达到94%。
要是未来真的到了AGI时代,能听懂人话的AI助手可能会变成新的流量入口。所以亚马逊现在从基础平台转向AGI研发,其实是在提前防备,怕以后AI巨头用AI助手抢了市场,自己就被淘汰了。
这是在巩固自己的商业生态,既是防御也是进攻的战略升级。
亚马逊搞AGI这条路肯定还会有不少挑战!但人家确实敢干,不仅跳出单纯卖货赚钱的电商圈,还从已经成熟的AI基础平台,往更有野心的AGI研发上冲,愿意砸钱赌未来,这眼光确实给整个行业上了一课!
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要想站稳脚跟,真不是守着自己那点老本行就行的。关键是得看准趋势,赶紧调整策略,用新技术把老本行那些强项,变成新时代的入场券!
来源:时光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