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商想轮回转世,阎王让他收集三滴泪,妻子假哭气死他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02 01:37 1

摘要:宣统年间,江南扬州有个富商,姓钱名万贯。此人原是寒门子弟,凭着钻营算计,三十年间竟成了扬州城里数一数二的富户,良田千亩,铺面数十,只是为人刻薄,唯利是图,乡邻背后都叫他“铁公鸡”。

宣统年间,江南扬州有个富商,姓钱名万贯。此人原是寒门子弟,凭着钻营算计,三十年间竟成了扬州城里数一数二的富户,良田千亩,铺面数十,只是为人刻薄,唯利是图,乡邻背后都叫他“铁公鸡”。

钱万贯五十岁这年,秋日里刚收了新米,又做成一笔丝绸生意,得意非凡,摆了三天流水宴。宴罢当夜,他突发心痛,倒在太师椅上,再没醒来。

魂魄离体时,钱万贯只觉一阵轻飘飘的,低头见自己躺在棺木里,妻儿围着哭嚎,心里竟没半分悲戚,反倒盘算着:“库房第三层的银锭还没点清,城西那处铺面该收租了……”

正想着,忽有两个青面鬼差上前,铁链“哗啦”一声锁了他的魂:“钱万贯,阳寿已尽,随我等去地府销账!”

钱万贯哪肯甘心,挣扎道:“我家大业大,还没享够福,怎就阳寿尽了?定是你们弄错了!”

鬼差冷笑:“你一生盘剥商户,克扣佃农,赚的黑心钱能堆成山,折了三十年阳寿,已是阎王爷开恩。”说罢,不由分说,拖着他往阴曹地府去。

地府阴冷,鬼哭狼嚎不绝。钱万贯虽怕,却还揣着心思:“我在阳间烧了不少纸钱,或许能打点一二。”待见了阎王,他忙跪地磕头:“阎王爷,小人知错了,求您开恩,让我轮回转世,来世定多行善事!”

阎王端坐堂上,翻看生死簿,皱眉道:“你阳间罪孽深重,本应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但念你早年曾救过一只落水的老狗,积了点微末功德,倒可给你个机会。”

钱万贯喜出望外:“谢阎王爷!不知是什么机会?”

“你若能在七日之内,从阳间收集到三滴‘至情之泪’,一滴来自亲情,一滴来自友情,一滴来自爱情,且需是发自肺腑,不掺半分虚假,便可入轮回。”阎王掷下令牌,“若七日内凑不齐,休怪本王无情。”

钱万贯接过令牌,只觉一股寒气钻心,鬼差已将他魂魄送回阳间,嘱他:“七日后此时,在此地等你,带泪来见。”

重回阳间,钱万贯成了游魂,穿墙过户如无物。他先去寻儿子钱小宝。小宝年方二十,平日被他惯得游手好闲,此刻正坐在账房里,对着算盘唉声叹气。

钱万贯隐在梁上,心想:“我儿虽不成器,父子连心,他的眼泪总该是真的。”

不多时,管家进来回话:“少爷,老爷生前放给张记布庄的利钱,张家说想缓三个月……”

小宝眼睛一瞪:“缓?我爹刚走,他就想赖账?派几个家丁去,砸了他的铺子!”

钱万贯听得皱眉,正要现身,却见小宝忽然捂着脸,抽抽噎噎起来。钱万贯心头一热:“我儿果然想我。”

可仔细一听,小宝嘴里嘟囔的是:“爹啊,你怎么就走了呢?那笔南洋的生意还没教我怎么做呢……以后没人给我撑腰,那些商户该欺负我了……”

钱万贯这才明白,儿子哭的是没人替他赚钱,哪有半分父子情?他叹了口气,这亲情之泪,怕是难了。

次日,钱万贯去找好友王掌柜。王掌柜与他同窗,后来一起经商,几十年交情,他总道:“老王是我唯一的知己。”

他飘到王家,见王掌柜正与几个商人喝酒,席间有人说:“钱万贯一死,他那些铺面可就成了香饽饽,王掌柜您与他交好,不如趁机盘下几间?”

王掌柜捋着胡须,笑道:“不急,等他家里乱了阵脚,我再压价,保管划算。”说罢,端起酒杯,“来,喝酒!钱兄虽去,咱们的日子还得过不是?”

钱万贯看得心寒。正欲离去,忽闻王掌柜叹了口气,眼圈微红:“说起来,万贯兄也真是,赚了那么多钱,一口热乎的燕窝都舍不得多吃,临了还惦记着账本,何苦来哉……”

钱万贯驻足,见王掌柜眼中似有泪光,忙想去接。可那泪刚要落下,王掌柜却抹了把脸,笑道:“不说他了,喝酒喝酒!”那滴泪,终究没掉下来。

友情之泪,也落了空。

剩下的五日,钱万贯把希望寄托在妻子柳氏身上。柳氏比他小二十岁,生得貌美,是他三年前娶的填房。他对柳氏虽不算体贴,却也从未亏待,金银珠宝流水似的送。

他回到自家府邸,见柳氏一身素衣,坐在灵堂前,对着他的牌位垂泪。那哭声凄切,听得钱万贯都有些动容:“还是娘子对我真心。”

柳氏边哭边说:“老爷啊,你怎么走得这么急?丢下我一个人,往后可怎么活啊……你生前最疼我,那些首饰铺子,你说过都要记在我名下的,如今你不在了,谁还替我做主啊……”

钱万贯起初没在意,只盼她快掉泪。可柳氏哭了半日,眼泪像断线的珠子,却总在眼眶打转,就是不掉下来。他急了,想上前催,却听柳氏对身旁侍女低声道:“哭了这许久,脸都僵了,去取些胭脂来,补补妆,别让外人看了笑话。”

钱万贯如遭雷击,愣在当场。这爱情之泪,难道也是假的?

钱万贯在灵堂角落僵立,看着柳氏补了胭脂,又对着牌位哭起来。这次哭声更响,姿态更悲,可那双眼睛里,除了算计,再无半分哀戚。他心里凉透,却仍存一丝侥幸:或许她只是累了,真情总该有几分。

接下来几日,钱万贯寸步不离跟着柳氏。他见她白天在灵前哭成泪人,夜里却在房里与管家对账,算盘打得噼啪响;见她对前来吊唁的亲友哭诉自己孤苦无依,转头就对侍女说:“钱小宝那个草包,想独吞家产?没那么容易,我已托人去请老族长,定要分走一半田产。”

钱万贯看得心头火起,却无可奈何——他只是游魂,碰不得阳间之物,更无法开口拆穿。

第六日傍晚,离阎王限定的时日只剩一夜。钱万贯仍没凑齐三滴泪,急得在院子里团团转。忽闻柴房传来呜咽声,他循声而去,见是家里的老仆陈忠。

陈忠在钱家待了四十年,从钱万贯还是穷小子时就跟着他,后来腿受了伤,钱万贯念他劳苦,让他看柴房,给口饭吃。此刻,陈忠正对着一张旧布帕流泪,布帕上绣着半朵梅花,是早年钱万贯的发妻、小宝的亲娘亲手绣的。

“老爷啊,您这一辈子,争来斗去,图个啥哟……”陈忠老泪纵横,“当年您落难,是老夫人把嫁妆当了,给您凑的本钱;您做生意被骗,是老夫人求亲告友,帮您还债。她走得早,没能享几天福,您倒好,赚了钱就忘了本……如今您去了,那些家产,怕是要成祸根啊……”

一滴浑浊的泪,从陈忠眼角滑落,砸在布帕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钱万贯心头一颤——这滴泪,是为他哭的,也为那个被他淡忘的发妻。他忙用阎王给的令牌去接,那泪落在令牌上,化作一颗莹白的珠子,微微发烫。

“亲情之泪!”钱万贯又惊又喜,原来真正念着他的,竟是这个不起眼的老仆。

可还差两滴。他重燃希望,又去找王掌柜。恰逢王掌柜喝醉了,趴在桌上喃喃自语:“万贯啊,你还记得吗?小时候咱们偷邻居家的枣子,你总把大的给我……后来你做生意发了,我嫉妒你,处处跟你较劲,可你落难时,我还是忍不住偷偷给你送过银子……你这人,抠门得很,却总在我生病时,遣人送药来……”

说着说着,王掌柜眼角滚下一滴泪,带着酒气,砸在桌上。钱万贯忙用令牌接住,又得一颗珠子。

“友情之泪有了!”只剩最后一滴爱情之泪。他再次回到灵堂,柳氏还在哭,只是哭声越来越假,连前来吊唁的宾客都窃窃私语:“钱夫人这哭声,听着怎么有点像唱戏?”

钱万贯心焦如焚,一夜将尽,天边已泛鱼肚白。他看着柳氏,忽然想起三年前娶她时,她曾含羞带怯地说:“老爷,我不求荣华富贵,只求能与您安稳度日。”那时她眼里的光,似乎是真的。

“柳氏,你当真对我半分情意都没有?”钱万贯在她耳边低语,虽是游魂,却带着一丝恳求。

柳氏似有所觉,抬头望了望四周,又低下头,哭声陡然变了调,带着几分真切的酸楚:“老爷,其实……我刚嫁过来时,是敬过你的。你教我算账,带我看铺子,虽严厉,却也算疼我……可后来,你眼里只有钱,连我生了场大病,你都只顾着去外地收账……”

她声音哽咽,眼眶泛红,一滴泪终于从眼角滑落。

钱万贯大喜过望,急忙用令牌去接。就在那滴泪即将落在令牌上的瞬间,柳氏忽然嘴角一扬,用帕子飞快地擦去眼泪,对侍女笑道:“你看,我就说我能哭出来吧?这招‘半真半假’,保管能骗过所有人,包括钱小宝那个蠢货。”

那滴泪,终究没能落在令牌上,被她的帕子吸得干干净净。

钱万贯如坠冰窟,浑身的游魂之气都在颤抖。他看着柳氏脸上那抹得意的笑,忽然明白了——她的每一滴泪,每一声哭,都是算计好的戏码。他一生追逐利益,到最后,连一滴真心的眼泪都换不来。

“哈哈……哈哈哈哈……”钱万贯仰天长笑,笑声凄厉,带着无尽的悲凉与悔恨。他想起阎王的话,想起自己赚的那些黑心钱,想起被他辜负的发妻,想起王掌柜的酒后真言,想起陈忠的老泪……原来他拥有过真情,却被自己亲手推开。

笑声未落,他的魂魄忽然剧烈摇晃,像是要散开来。两个鬼差不知何时已站在他身后,冷冷道:“七日已到,钱万贯,你的泪呢?”

钱万贯看着令牌上两颗孤零零的珠子,又看了看灵堂上依旧“哭”得热闹的柳氏,喉头一甜——游魂无血,他却像是吐出了心头血。一股极致的愤怒与绝望冲垮了他的魂魄,他指着柳氏,嘶吼道:“毒妇!我就是魂飞魄散,也绝不放过你!”

话音刚落,他的魂魄便化作点点青烟,消散在空气里。鬼差摇了摇头,收起令牌,转身离去。

柳氏似有所感,打了个寒颤,又继续她的“哭戏”。后来,她果然与钱小宝争家产,闹得满城风雨,最终两败俱伤,田产铺面被旁人趁机夺走,柳氏落得个流落街头的下场。

钱万贯魂飞魄散的消息传回地府,阎王看着生死簿上“钱万贯”三个字化作飞灰,叹道:“他一生算计,却算不透‘情’字。三滴泪,看似求的是轮回,实则是让他看清,自己究竟丢了什么。”

堂下判官问:“那两滴泪,岂不可惜?”

阎王笑道:“陈忠的泪,是念旧情;王掌柜的泪,是念交情。这两滴泪,已够他在枉死城多待些时日,好好想想‘情’字为何物了。”

扬州城里的人渐渐淡忘了钱万贯,只有老仆陈忠,每逢清明,会带着半块梅花布帕,去钱万贯的坟前坐坐,不说什么,只是默默流泪。那泪,落在坟头草上,悄悄渗入泥土,像是在替那个一生钻营的富商,偿还着什么。

这世间,最不值钱的是眼泪,最值钱的,也是眼泪。前者能骗尽世人,后者却能抵过千金,甚至换得来世。只是太多人,活了一辈子,都分不清,自己要的究竟是哪一种。

来源:民间传说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