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叶圣陶先生在《落花水面皆文章》中指出:“写作是极其平常的事”,与说话一样自然。每个人都能学会写作,就像每个人都能学会说话一样。写作无非就是用笔来说话,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写作不是一件顶难的事,找到方法,提笔就可作文。
叶圣陶先生在《落花水面皆文章》中指出:“写作是极其平常的事”,与说话一样自然。每个人都能学会写作,就像每个人都能学会说话一样。写作无非就是用笔来说话,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这本书以其朴实的语言和实用的方法,为我们揭开了写作的神秘面纱。无论你是学生、职场人士还是文学爱好者,掌握叶老传授的这些方法,都能轻松提笔写作。
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写作其实就是说话,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很多人对写作望而生畏,是因为把它想得太过特殊和高深。其实写作的本质就是把想说的话用笔记录下来。
要想写好文章,首先得说好话。平时可以有意识地训练自己有条理地表达,想清楚再说,避免啰嗦和跑题。这样转化为文字时,文章自然就会有逻辑、有主题。
从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
“落花水面皆文章”这个书名本身就告诉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写作素材。写作的材料来源于实际生活。
挖掘素材的方法:
留心观察:对自己身处的生活,用心观察,用心记录。每天遇到的人、事、物,都是宝贵的素材。写经验范围内的事:选择自己了解确切、感受深刻的题目来写。如果你是父母,可以写育儿经验;如果你是厨师,可以写烹饪技巧。随时记录:随身带个小本子或使用手机备忘录,随时记录观察到的有趣细节和瞬间的灵感。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叶圣陶先生强调:“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通过阅读,我们不仅可以积累知识,还能学习别人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
有效阅读的方法:
精读胜过泛读:阅读必须认真,先求认真,次求速度。宁可仔细读透一篇文章,也不马虎浏览十篇。分析文章结构:阅读时不仅要明白书中说些什么,更要明白它对于那些“什么”是怎么说的。比如作者是怎样组织材料、表达情感的。借鉴与反思:读到好文章,学习其长处;读到不好的文章,反思其毛病,以避免自己犯同样的错误。叶圣陶先生提倡“想清楚然后写”。写作之前要先构思,明确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
准备步骤:
确定主旨:先确定文章要表达的核心观点或情感,所有内容都要围绕这个主旨展开。制定提纲:先写提纲的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不尽。提纲即使不写在纸上,也得先写在心头,那就是所谓腹稿。搜集材料:根据主旨搜集相关的材料,选择最能支持主旨的内容。修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一篇文章写完后,需要反复修改才能达到良好效果。
修改方法:
朗读修改:把稿子念几遍。至少改到自己能读通顺,读妥帖。通过朗读可以发现不顺口、不顺耳的地方。检查内容:检查文章是否通顺,逻辑是否清晰,用词是否准确,有没有冗余或遗漏的内容。征求意见:可以请别人阅读你的文章,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写出诚实自己的话
“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好文章要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读者。
做到诚实表达:
写真实感受:写自己真正了解、真正感受到的东西,而不是虚构或模仿他人。用自己语言: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而不是堆砌华丽辞藻或模仿别人的风格。有所为而写:写东西要有所为,即有明确的目的和意义,而不是无病呻吟。写作是一个需要不断练习的过程。叶圣陶先生认为:“要把写作的手腕训练到熟练,必须常常去写,规规矩矩去写。”
练习方法:
定期写作:养成定期写作的习惯,可以每天写日记,每周写一篇文章。不同体裁尝试:尝试写不同体裁的文章,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锻炼不同的表达能力。反思总结:每次写完文章后,反思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判断文章好坏的标准
如何判断一篇文章的好坏?叶圣陶先生提出了几个标准:
“通”与“不通”:文章要通顺流畅,用词得当,没有语病。“好”与“不好”:在“通”的基础上,文章要诚实、精密,写得鲜明、准确、生动。“上口”与“入耳”:好的文章应该能够上口朗诵,入耳动听。通过以上这些具体可行的方法,相信每个人都能够学会写作,甚至享受写作的乐趣。写作不是什么特殊的事情,而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我们表达自我、认识世界的方式。
让我们记住叶圣陶先生的话:“我们要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多多练习,作自己要作的题目。久而久之,将会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
吃透《落花水面皆文章》中的写作心法,付诸实践,持之以恒,你会发现写作并不难,每个人都能用笔自如地表达自己,让生活与写作融为一体。
来源:珊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