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S/RAF野生型右侧mCRC患者二线治疗如何抉择?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0 13:55 1

摘要:KRAS、NRAS和BRAF野生型(RAS/RAF)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常用的治疗包括基于氟尿嘧啶的化疗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或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靶向治疗。PARADIGM试验证实,原发肿瘤部位是RAS/RAF野生型患者的预测

KRAS、NRAS和BRAF野生型(RAS/RAF)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常用的治疗包括基于氟尿嘧啶的化疗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或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靶向治疗。PARADIGM试验证实,原发肿瘤部位是RAS/RAF野生型患者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结果表明对于右侧肿瘤患者,一线化疗联合抗EGFR治疗相较于化疗联合抗VEGF治疗并未带来总生存期(OS)获益。然而,目前尚无前瞻性数据指导该人群的二线治疗。

尽管证据有限,国际指南仍建议对既往未接受过抗EGFR治疗的RAS/RAF野生型右侧肿瘤患者采用抗EGFR治疗。为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宾夕法尼亚大学医院的Nishwant Swami教授团队开展研究比较了RAS/RAF野生型右侧mCRC患者在一线接受化疗联合抗VEGF治疗后,二线采用化疗联合抗EGFR与化疗联合抗VEGF治疗的疗效差异,该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著名医学期刊JAMA Oncology。

研究设计

研究纳入2013年1月至2024年5月期间接受一线化疗联合抗VEGF治疗、二线接受抗VEGF(贝伐珠单抗或其生物类似物、ziv-aflibercept或雷莫西尤单抗)或抗EGFR(西妥昔单抗或帕尼单抗)治疗的18岁及以上RAS/RAF野生型右侧mCRC患者。采用链式方程多重插补法(MICE)对肿瘤部位、RAS/RAF状态及倾向评分模型协变量(年龄、性别、诊断年份、同步/异时性转移、错配修复与微卫星不稳定状态、体能状态、癌胚抗原水平及一线治疗持续时间)的缺失值进行补充。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抗EGFR与抗VEGF治疗的OS差异。双侧P

结果

共4444例患者接受一线化疗联合抗VEGF及二线抗VEGF或抗EGFR治疗,其中709例(16.0%)缺失肿瘤部位数据,993例(22.3%)缺失RAS/RAF状态数据。经25次插补后,平均444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中位年龄65[56~72]岁;女性175例[39.4%]),其中269例接受抗VEGF治疗,175例接受抗EGFR治疗。IPTW后两组基线特征均衡。

图1.患者基线特征

与化疗联合抗VEGF相比,化疗联合抗EGFR治疗患者的死亡风险未显著增加(HR:1.24;95%CI:0.96~1.61;P=0.10)。IPTW调整后的Cox模型估算中位生存期:抗VEGF组为15.3个月(95%CI:12.5~17.1),抗EGFR组为12.0个月(95%CI:9.8~15.3)(图1)。

图2.两组主要疗效比较

小结

在接受一线化疗加抗VEGF治疗的RAS/RAF野生型右侧mCRC患者中,这项比较有效性研究的结果为二线继续抗VEGF治疗提供了一些证据,尽管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该研究结果证实了Paradigm试验一线治疗的结果,与抗VEGF治疗相比,接受抗EGFR治疗的右侧mCRC患者的OS无显著恶化。当然,该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包括可能的未测量的混杂和有限的效能,因为右侧的mCRC和RAS/RAF野生型的比例相对较小。未来的研究应在这一人群中探索更好的抗EGFR与抗VEGF治疗的预测生物标志物,以确定患者在其病程中的哪个阶段最有可能受益于抗EGFR治疗。

参考来源:Swami N, Hwang W, Mamtani R, O’Hara MH, Chapin WJ. Second-Line 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Right-Sided, RAS/RAF Wild-Type Colorectal Cancer. JAMA Netw Open. 2025;8(6):e2515087.

来源:肿瘤瞭望消化时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