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营商环境就是核心竞争力。日前,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河口产业园区、河口边合区)(以下简称红河片区)报送的“坚持‘三个到底’赋权 助推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见效”案例获“全州2025年上半年优化营商环境正面典型案
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营商环境就是核心竞争力。日前,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河口产业园区、河口边合区)(以下简称红河片区)报送的“坚持‘三个到底’赋权 助推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见效”案例获“全州2025年上半年优化营商环境正面典型案例”称号。
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河口产业园区、河口边合区)
机制“接到底”,确保赋权承接无缝衔接
“还以为要跑到省上去办理,谁知道在当地政务服务大厅一个窗口就可以办完了!”河口滨河城市投资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红河片区顺利办结《河口县基础教育扩容提质边坡治理建设项目》后感慨道。这得益于省林草局将“建设工程征占用林地”审批权限下放到红河片区,办理时限由原来的约一个月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实现“区内事高效办”。
工作人员为企业办理业务
这仅是红河片区推行机制“接到底”的一个缩影。片区与省州赋权部门及河口县建立赋权“直通车”沟通联系机制,确保152项管理权限“接得住”。同时,创新“区县”联动审批机制,整合园区与县政务服务中心,推行“一窗受理、部门分办、统一出件”,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截至目前,累计办理政务服务事项超256万余件,运用省州赋权办理审批达1.7万余件。
审批“简到底”,推动办事流程极致优化
“跑一个窗口提交一次材料就能办妥所有事,这种服务模式真的很方便!”河口永和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前厅部经理方思妹为“一业一证”改革点赞。
群众在服务中心办理业务
红河片区在审批上做“减法”,推动审批“简到底”。实施“一业一证”改革,将多张许可证集成为一张综合许可证,21个行业实现“一证准营”,已发放《综合许可证》1000余本。深化工程建设项目改革,通过“多证同发”和“靠前服务+并联审批”,实现投资备案、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证件同步发放;创新单体工程验收方案,将验收时间压缩为5~10个工作日,助力项目“竣工即投产”。同时,创新外籍人员入境务工“联动办”,开通“团进团出”绿色通道,提升了跨境务工的便利度。
服务“揽到底”,实现企业全周期精准赋能
“我们是河口引进的大健康服务项目,因为总公司在北京,在河口办理注册登记的时候,产业链专班把我们推荐给帮办代办团队,指定了一名帮办代办人员,为我们提供远程帮办代办服务,让我们在北京就拿到营业执照和一整套公章,非常便捷。”中青康邦药材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继飞对河口“区县”的服务赞不绝口。
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河口产业园区、河口边合区)综合服务中心
原来,作为招商引资落地企业,企业暂未派人员到河口,从北京到河口路程远、成本高,帮办代办人员及时伸出援手,免费为企业办理注册登记、公章刻制,邮寄给企业,企业零成本、零费用、零跑动、零材料顺利完成企业开办,并在后续证件办理中,安排专人跟进服务。
这正是红河片区服务“揽到底”的生动体现。通过提供全生命周期免费帮办代办,发布《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一本通》,建立项目全过程管理服务机制,成立审批服务专班,以“一项目一手册”推动项目快速落地,已为70余户重点企业和项目提供精准服务。同时,积极开展沉浸式体验服务,以“大众点评”倒逼服务提升,创新惠企政策“线上播”,每月定期解读热点政策和改革举措,让惠企政策、改革举措精准直达企业。
来源:国门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