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却有这样一位 35 岁的浙大硕士,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选择 —— 从人人艳羡的烟草公司离职,回到农村老家隐居。他,就是被网友们称为 “浙大洒脱哥” 的朱先生。
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竞争激烈的时代,大多数人都在为了功名利禄奔波忙碌,追求所谓的 “成功人生”。
然而,却有这样一位 35 岁的浙大硕士,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选择 —— 从人人艳羡的烟草公司离职,回到农村老家隐居。他,就是被网友们称为 “浙大洒脱哥” 的朱先生。
2014 年,对于朱先生来说,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毕业季。作为浙江大学的硕士,他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在求职战场上大获全胜,一举拿下了 25 个 offer。
这些 offer 涵盖了带编制的事业单位、烟草公司、上市公司等,年薪都超过 15 万元,部分公司还提供食堂和宿舍。当时的他,可谓是意气风发,觉得自己多年的苦读终于有了回报,也算是破除了 “文科无用论” 的说法。
在众多的选择中,朱先生最终选择了烟草公司。他坦言,当时的想法很简单,以为烟草公司是那种 “钱多事少离家近,还能上班摸鱼写小说” 的理想工作。毕竟,他一直怀揣着文学梦,希望能在工作之余,有时间和精力去创作自己的小说。然而,现实却给了他重重的一击。
进入烟草公司后,朱先生发现这里的生活和他的预期完全不同。新员工的工作繁多,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文字材料,而这些工作内容并非他所喜欢的。
不抽烟、不喝酒的他,却要把品鉴香烟作为工作内容之一,还有那些躲不开的喝酒应酬,让他感到无比的疲惫和厌烦。更让他苦恼的是,在办公室里,他根本没办法心安理得地写小说。
只要有人过来,他就会胆战心惊,生怕被人发现自己在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在这种缺乏边界感的工作环境中,他无法专注于创作,而对于写小说来说,专注是致命的。所以,那三年里,他只能下班后回到家再写小说,但这样的生活实在太累了,与他追求轻松自在的梦想背道而驰。
除了工作内容和创作环境的问题,朱先生还认为自己在社交能力方面有所不足。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不会拍马屁的他,在公司里总觉得格格不入,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
在工作能力上,他觉得自己所做的工作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上限不高,而领导却因为他是浙大硕士,对他有着过高的期望,总是对他的工作不太满意。
得不到正面反馈,自然也就没有升职加薪的可能。而当他干满一年,确定了工资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干满三年,又看不到上升途径时,离开的念头便在他心中愈发强烈。
此时,正值互联网飞速发展,网络小说方兴未艾。通过写小说挣了不少钱的朋友劝他 “弃暗投明”。秉持着对自己才华的自信,怀揣着炽热的文学梦,朱先生毅然决然地辞掉了这份在别人眼中无比珍贵的工作。
他心想,凭自己的本事,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挣个一百万元岂不是轻轻松松,何必在这无法实现自己价值的地方浪费时间呢?
2017 年,离职后的朱先生发表了自己的首部长篇小说《七煞碑》,全文一百多万字。虽然这部小说只挣了几万块钱,但这是他追逐梦想的第一步。此后,他还运营公众号、百家号,接商单写文案。
辞职至今的 8 年里,他笔耕不辍,写了四五百万字。在创作的高峰期,他最多月入五万元,靠着写作,他也有了过百万元的存款。可惜,后来因为投资 P2P,他亏了大半积蓄,但这并没有让他一蹶不振,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走自己的路的决心。
如今的朱先生,隐居在老家的农村,过着简单而自在的生活。早上,他睡到自然醒,睁开眼先躺床上玩会儿手机,中午 11 点左右起床,洗漱后下楼吃爸妈做好的饭。饭后,他会直播一两个小时,结束后要么睡个午觉补眠,要么打游戏、写东西,一直到吃晚饭。
晚餐后,他接着玩手机,可能看小说,也可能刷短剧。晚上 9 点,是他固定的直播时间,直播一般持续一两个小时,结束后洗漱,再玩会儿手机,困了就睡觉。这样的生活,在很多人看来,或许是无所事事、不思进取的,但朱先生却乐在其中。
他称自己经济独立,还能给父母生活费,并非是无所事事的寄生虫。他认为,所谓的隐居,一旦表达出来,就不叫浪费。他做直播,分享自己的思想,这就是他与那些成天在家吃饭睡觉的懒汉区分开的方式。
他以陶渊明与严子陵为例,决意像陶渊明一样,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如严子陵一般,隐居得为人所知。
目前,朱先生在直播赛道上已经积累了十几万粉丝。有天南海北的人曾想到他隐居的村落拜访,也有郁郁不得志的人向他寻求建议,想要效仿他的生活方式。
对于这些人,朱先生总是诚恳地劝诫他们:“要找到你的目标是什么。认为对的就去考、去做,都做自己想做的。不要学我的形式,要学我做自己。”
他深知,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才是最好的,盲目模仿他人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朱先生还透露,自己目前唯一抱有期盼与渴望的事是婚姻。他相亲过几次,但都以失败告终。他无奈地表示,如果心爱的人要求,自己愿意再去上班。
从他的话语中,我们能感受到他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生活的妥协。即便他选择了隐居的生活方式,但在内心深处,他依然渴望拥有一份真挚的感情,渴望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庭。
朱先生的故事在网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有人对他的选择表示理解和赞赏,认为他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内心,摆脱了世俗的束缚,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也有人对他的行为表示质疑和不理解,觉得他浪费了自己的学历和才华,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表现。但无论外界的声音如何,朱先生始终坚持做自己,他的这份洒脱和坚定,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思考。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是否真的应该停下匆忙的脚步,问问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是功成名就、腰缠万贯,还是简单快乐、自由自在?或许,朱先生的故事能给我们一些启示,让我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多一份勇气,少一份迷茫。
来源:文史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