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4日,一则失联的帖子在网络上开始大肆传播了起来,讲述了3名登山者在青海省玉珠峰南坡失联,并且失联时间已经超过了24小时。
“玉珠峰是6000米级入门雪山?”
这句话或许大多数的登山爱好者都听说过,也正是这个原因,让玉珠峰成为了无数登山人士最向往的地方。
但这样的说法显然是有误导性的,而4月15日在玉珠峰遇难的3位登山者,便是最好的例子。
4月14日,一则失联的帖子在网络上开始大肆传播了起来,讲述了3名登山者在青海省玉珠峰南坡失联,并且失联时间已经超过了24小时。
可在那样极端的环境下,温度零下28℃,海拔还在5000米以上,又是严寒又是缺氧的,如果没有专业的团队,即便是经验在丰富,应该也不会太顺利的。
信息来源:封面新闻
而在这一消息传出之后,青海省高尚救援队也赶忙启动了救援工作,据了解,原本一起登山的是4人,为此他们还在登山前拉了一个群,并在群里约定好要周五出发,并在周六凌晨三点开始爬,还好乘坐周日晚上的高铁一起返回。
从这一系列的操作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安排还是很紧张的,或许他们万万没想到,这次的爬山将是他们这辈子最后一次了。
在被救援人员发现的时候,他们早就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从13日下午失联,到15日,3人的身影才被无人机发现,但此刻也已经晚了。
那么在这中间,最关键的一个信息便是,他们在登山前并没有进行报备,以至于在失联的第一时间,救援队没能立即救援,更何况,封山期间也是不允许私自登山的。
随着3人的遗体被送下山,一些细节也都被曝了出来。
据了解,其中一位登山者因高原反应而提前下了山,他也因此得以幸免,而其余3人的失联也因为他才被大家知道。
如果他当时也跟着一起进了山,或许他们4个失联后,很难被人发现。
但即便是这样,却还是有人对这件事产生了怀疑,毕竟他们是同行的,既然这位队友感觉到了身体不舒服,可为什么不提醒其他三人,和他们一起下山呢?就任凭他们自寻死路,去追求刺激,最终白白丢掉了人命,这不是“坑人”呢吗?
可在真相没有被调查出来之前,还是希望大家都能嘴下留情,或许这一幕也并不是那位队友希望看到的,或许这个时候他也在感到后怕。
所以对于此次事件,依然还存在着很多的疑点,至于真相究竟是什么,我们也只能等待着相关人员的调查了。
而在3名登山者遇难的事情被曝出来之后,不少网友都纷纷在评论区为他们感到惋惜,甚至有不少人都认识其中的“喻”,声称他不仅人品好,登山能力也强,难以接受他已经离世的消息。
同时,也有网友曝出了其中一名登山者在遇害前的最后一条朋友圈,正是2025年4月12日发布的,内容为“睡的迷迷瞪瞪被叫醒要换乘,那一刻真想换个体面点的运动”。
或许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这次的朋友圈竟成了他的最后一条,而他可能原本还计划在登山结束之后在朋友圈“炫耀”一番自己的战绩吧,但这却再也实现不了了。
有网友说:“人对大自然应该有敬畏之心,不要把自己想像的太强大。”
这句话说的一点也没错,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是渺小的。
而对于遇难的这3位,有网友猜测可能是因为缺氧,也可能是因为经验不足,但不管怎么说,他们已经离世,也愿他们安息,更希望广大登山爱好者都能引以为戒,不要光想着怎么去征服大自然,毕竟生命才是第一位。
来源:墨子翟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