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九月的淄博。空气里有味道。丰收的味道。甜香的味道。一场关于烘焙的座谈会。刚刚结束。这座城市。正在酝酿新的产业图景。
烘焙飘香 政企携手 淄博转型
九月的淄博。空气里有味道。丰收的味道。甜香的味道。一场关于烘焙的座谈会。刚刚结束。这座城市。正在酝酿新的产业图景。
香气弥漫。那是面包香。蛋糕香。还有月饼香。淄博。以烧烤闻名。但现在。它正在探索。另一种温暖产业。烘焙行业。正成为消费新赛道。
? 人才!人才!
设备可以买。门店可以开。但人才难求。这是烘焙企业共同的心声。从裱花师到烘焙师。从店长到研发人员。全线紧缺。一位企业负责人坦言。市场在扩张。产品在升级。但我们的年龄结构偏大。人才储备根本跟不上节奏。
问题不止于数量。更在于质量。现在的市场要求高了。不是会做面包就行。得要懂工艺。懂设计。懂运营。单靠企业单打独斗。很难应对这种转型。
? 课堂直通工坊
怎么办?政校企坐到了一起。寻找解决方案。淄博技师学院现代餐旅实训中心。投资2000万元。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被誉为“江北一流”。这里有中西面点实训室。多媒体演示教室。还有国家级烘焙大师工作室。
哈尼家的师傅。现场教学。指导学生做创意月饼。企业代表们看着。频频点头。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模式。学生毕业后就能直接上岗。
教育规模在扩大。2016年。淄博技师学院烹饪(中西面点)专业。只有一个班37人。现在呢?12个班级。在校生超1100人。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一批毕业生已成为研发总监、区域店长。年轻人正通过技能改变人生。
校企合作。破解了企业怕人才流失。院校忧学生就业的痛点。
? 政策赋能新赛道
烘焙不仅是吃的。它是时尚产业。创意产业。朝阳产业。淄博形成了技能人才支持体系。“技能兴淄26条”提供政策支撑。座谈会上。人社部门详细解读了《支持烘焙行业技能人才发展政策清单》。涵盖校企合作、技能竞赛、培训、人才评价等多方面。
未来的烘焙产业发展。不再是散兵游勇。而是有政策托底。有院校支撑。有企业参与的系统工程。一条完整的技能人才成长链条正在形成。
? 当烘焙遇见文化
烘焙也在与文化融合。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联合本地企业。推出了“文物饼干”。青釉莲花尊造型。淄博大鱼盘样式。金三彩象灯款式。这些饼干是可品尝的文化符号。包装上有二维码。可以云听文物故事。截至元宵节。这款文创饼干已售出7000余盒。成为热门伴手礼。
周村烧饼在传统工艺中融入现代包装和线上销售。让老字号焕发新活力。
? 更包容的烘焙
烘焙行业的发展。还体现了包容性。淄博市特教中心与淄博焙益晟食品有限公司探讨合作。为特殊学生开拓就业渠道。校企共育。帮助特殊学生融入社会。企业也高度认可特殊学生的实践能力。双方在优化岗位适配性、挖掘特色就业岗位等方面达成共识。
? 技能永不过时
一块面包能承载多大的产业?在淄博。它关乎就业。关乎培训。关乎城市活力。一个成熟的烘焙技师。可以选择就业。也可以开店创业。职业技能的普及与提升。既缓解企业“用工荒”。也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人生选择。
就像淄博市就业人才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陈志林所说:“技能永不过时”。烘焙行业的发展。不只为市民带来舌尖享受。更是城市产业升级的信号。是人才成长与城市发展的双向奔赴。
淄博。这座工业名城。正通过烘焙这类消费产业。拓展着它的城市气质。那香甜的味道里。弥漫着未来的气息。
来源:下弦YT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