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全攻略!治理白粉虱的绝招大公开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4 21:04 1

摘要:白粉虱是一种常见且危害较大的害虫,繁殖力强、传播速度快、易产生抗药性,会吸食植物汁液,导致叶片发黄、枯萎,还会分泌蜜露引发煤污病、传播病毒等。以下为你介绍一些治理白粉虱的绝招:

白粉虱是一种常见且危害较大的害虫,繁殖力强、传播速度快、易产生抗药性,会吸食植物汁液,导致叶片发黄、枯萎,还会分泌蜜露引发煤污病、传播病毒等。以下为你介绍一些治理白粉虱的绝招:

☆.物理防治:

• 黄板诱杀:白粉虱对黄色有强烈趋性,可在田间或温室等场所悬挂黄色粘虫板。悬挂高度与作物顶端持平,每亩悬挂25块左右。

当粘虫板上虫体面积达到七成时,需及时更换,以保证诱杀效果。

• 防虫网阻隔:在棚室的门口和通风口安装60 - 80目的防虫网,可有效阻止白粉虱进入棚室,减少虫源。

• 人工摘除:针对白粉虱少量发生的情况,可直接人工摘除受侵害的叶片或枝条,将害虫及其卵块一同清除。

此方法在小规模种植或家庭养花场景中较为实用。

☆.生物防治:

• 释放天敌:自然界中,丽蚜小蜂、草蛉等是白粉虱的天敌。一只丽蚜小蜂能消灭20 - 30只白粉虱,1头草蛉能消灭170头粉虱幼虫。

可每隔10 - 15天释放一次天敌,释放比例为2:1,连续释放3 - 4次,能有效控制白粉虱种群数量。

• 使用微生物制剂:除虫菊素、苦参碱、鱼藤酮、藜芦根茎提取物、绿僵菌、球孢白僵菌、多杀菌素等微生物制剂,可干扰白粉虱的正常生理活动,达到防治目的。使用时需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化学防治:

• 药剂选择: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药剂,如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等烟碱类杀虫剂,以及阿维菌素、苦参碱等生物源农药。

也可使用螺虫乙酯、双丙环虫酯及复配剂等。还可将联苯菊酯水乳剂、高效氯氰菊酯烟剂、高氯·噻嗪酮乳油等与螺虫乙酯、吡丙醚等混合使用,兼杀若虫和成虫。

• 施药要点:为避免白粉虱产生抗药性,需轮换用药。重点喷施叶片背面,因白粉虱多聚集在此。

选择成虫活跃期(早晨或傍晚)施药,效果更佳。例如,将吡虫啉和啶虫脒按1:1000的比例混合,在清晨白粉虱活动能力较弱时喷洒,药液要均匀覆盖叶片正反面。

☆.农业防治

• 轮作换茬:种植时选择蒜苗、菠菜、油菜、芹菜等不易发生白粉虱的作物进行轮茬。

作物收获后,及时彻底清除园内的病株、病叶、病果以及枯枝残叶、杂草等,并集中焚烧或深埋,减少虫源。

• 高温闷棚:夏季棚室休棚时,可利用药物进行高温熏棚。

闭棚后将棚温升高到30℃以上,每亩使用1千克白粉虱烟熏剂,熏棚2 - 3个小时,以杀灭白粉虱。

• 清洁田园:保持种植区域的清洁,及时清除杂草和残株,减少白粉虱的栖息地和繁殖场所。

同时,合理施肥和浇水,增强植株的抵抗力。如需更详细的种植技术,建议查阅相关农业资料。

来源:小龚记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