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年,大姑给我介绍一个姑娘,只此一眼,我就看上了她那张大脸盘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7 10:55 2

摘要:我们这里有一个大堤,大堤把我们这一带的村子分为“堤这边”和“堤那边”。

文:吉祥如意

我出生在豫东农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

我们这里有一个大堤,大堤把我们这一带的村子分为“堤这边”和“堤那边”。

我们“堤这边”的村子生活条件比“堤那边”的条件略好一些,所以,“堤那边”的姑娘们都愿意嫁到我们“堤这边”来。

我初中毕业后,在家先修了两年“地球”,接着跟着本家的二伯学厨师。

我这个二伯也不是正儿八经的饭店大厨师,就是一个专门为红白喜事做饭待客的厨师。

方圆几十里地,隔三差五就会有红白喜事,尤其到了年关,红事更多,所以二伯的收入也不错。

我就这样一直跟着二伯在各个村子里做饭,二伯按照出工时间给我开工钱,一般都是我俩四六分,他六,我四。

虽然挣的不多,但是却不耽搁我下地干农活,所以,爹娘很满意,我也很知足。

2

1986年时,我已经22岁了,在农村我这个年龄,已经到了该成家的时候了,于是村里好几个媒人就来我家给我说亲。

我上面三个姐姐,我是家里唯一的男丁,家里对我自然也宠爱的不行。

所以在找对象方面,我爹娘和我那三个姐姐也是挑剔来挑剔去,好像要结婚的是他们,而不是我。

我前前后后见了不下十几个姑娘,我看上行的时候,娘则说:“个子太矮了,不行”。爹则说:“身子板薄,风一刮就倒了,不适合咱们庄稼人。”

我看不上人家姑娘的时候,我娘偏说:“这个好,看上壮实,个子高,以后生娃种地都是一把好手。”我爹说:“你娘的眼光不错,我也同意。”

再加上我那三个姐姐叽里呱啦一顿乱出主意,我在相亲路程是不断的“栽坑”,两年后,也就是24岁时,我愣是还没有成家。

我的发小王二柱和张三缸给我起外叫“相亲专业户”。

王二柱说:“李红强,你说你娶个媳妇咋就这么难?你看我和三缸,只和对方见了一面,就立马结婚了,这过日子啊,跟谁过都一样。”

我也不知道王二柱那句:“过日子,跟谁过都一样”是否正确,但是我只知道,我一直在单着。

媒人一开始主动上门来我家提亲,到后来我爹娘主动托人给我相亲。

我爹暴跳如雷的说:“再结不了婚,那就得去做上门女婿了。”

我娘说:“结不了婚也不去做上门女婿。”

两个人就经常为了这事在家吵个天翻地覆的。

3

这一天,嫁到“堤那边”的大姑来了,大姑一来到我家,还没坐到凳子上,大姑就开始用她那“大喇叭”给我爹娘说:“哥、嫂子我是来给红强说亲的。”

大姑刚把话说完,我爹娘的眼睛就瞪的圆溜溜的。

尤其是我娘,因为大姑的大嗓门,可没少讨厌大姑,此时的我娘,急忙把凳子拉到我大姑身旁,笑眯眯的说:“桂花啊,那家的姑娘?”

大姑没有接我娘的话茬,只顾自个夸起姑娘来:“这家姑娘长的可好了,白白的,胖胖的,人老实、善良,也能干,尤其在庄稼地里开起那拖拉机来男的都比不上她。”

我大姑话刚说完,我娘激动的就握着我大姑的手说:“桂花,快……快,快给姑娘说说,这个就行,俺愿意。”

我瞥了娘一眼心想:“娘啊娘,你简直是墙头草,随风倒,以前你烦俺大姑都成啥样了,现在可好,恨不得把我大姑供起来。”

我心里正在“嘲笑”着我娘,我爹这边一脚就踢到了我的小腿上,我爹说:“强小,我看这个就行,可别再挑剔了。”

我爹这一脚还挺重,我疼的龇牙咧嘴的,我对我爹说:“都是我挑剔吗?还不都是你们挑剔。”

我爹看了我一眼,没再说话。

4

那天中午,我娘为我大姑特意炒了六个素菜,六个荤菜,吃的我大姑那是满嘴流油,一个劲的打饱嗝。

大姑吃完饭后,就连忙骑着她那二八大杠自行车走了,大姑说,要去姑娘家传传话,能见面的话,就赶紧见面,省的夜长梦多。

两个小时后,大姑又骑着自行车风风火火的来了。

我娘看见大姑来了,急忙迎了上去,那动作麻利的犹如臣子见了皇太后一样恭敬。

大姑冲我娘说道:“去了姑娘家一趟,姑娘正好不在家,说是去赶集了,她爹妈倒是同意,把见面的日子订到了明天上午。”

我娘高兴的说:“那就好,那就好。”

我爹此时又起了疑心,我爹说:“那么好的一个姑娘,为啥到现在还嫁不出去呢?”

我大姑说:“那缘分没到呗,缘分到了,自然婚事就成了。”

我娘瞪了我爹一眼,就没再说话。

第二天一大清早,我就早早的起床了。

我穿上大姐给我买的白衬衫,二姐给我买的蓝色裤子,三姐给我买的皮鞋,再抹上我自己买的摩丝,还别说,这么一打扮,再一照镜子,真是帅呆了。

我娘高兴的围着我转,我娘说:“强啊,你这么一收拾,都快让娘认不出来了。”

我爹站在旁边一边吸着烟一边说:“真不孬,我儿子长的真不孬。”

大姑此时也到我家了,大姑看了看我说:“我侄子啥时候都是一表人才,今天这场相亲,只要大姑在,就能成。”

我和大姑一边说着话,一边各自骑着二八大杠朝“堤那边”走去。

5

大姑路上絮絮叨叨的对我说:“强啊,去了嘴巴甜一点,姑娘人挺好的,父母也不错,就看你能不能把握住了。”

我一声不吭的和大姑并排骑着自行车,心里面却翻江倒海的再想怎么“俘虏”这个姑娘的心。

姑娘家离我家就十来里地,和我大姑一个村子,不一会就到了。

姑娘家四间堂屋,两间东屋,一间西屋,院子不大,但收拾的却很干净,一看就是个讲究的人家。

大姑带着我走进这家院子里的时候,大姑还没开口,里面立马有一个慈眉善目的大娘走了出来,接着满面笑容的把我和大姑让进了屋里。

屋子里家具简单,倒也收拾的挺干净的,大姑和这个老大娘寒暄几句后,就小声的对我说“强,别害怕,一会嘴巴甜一点。”

老大娘这时候出去了,一转眼,就领回屋里一个姑娘。

老大娘介绍着这个姑娘说:“这是杏花”。

说完,老大娘又指了指我说:“这是红强。”

“你俩好好聊聊,我俩就出去了,一会再回来。”

老大娘说完,冲大姑试了个眼色,两个人就转身离开了。

6

这时候,屋子里就剩下我俩了,我始终不敢抬头。

姑娘笑着说:“我会吃人吗?你头也不抬。”

姑娘这样一说,我才不好意思的把头抬了起来,真没想到,姑娘的脸这么好看。

姑娘上身穿一件蓝色白底衬衫,下面一条黑色裤子,外加一双布鞋,身材稍微有些胖,但是却胖的不臃肿。

乌黑的头发上辫着两条辫子,再加上那珠圆玉润的大脸盘和那很协调的五官,犹如唐朝的美女一样赏心悦目。

只此一眼,我就看上了。

正在我对着她发愣的时候,姑娘倒是说话了,姑娘说:“嗯,我叫王杏花,今年24岁,听说咱俩一样大。”

我点了点头说:“嗯,我叫李红强,以后你就叫我强子吧。”

这时候我想到路上大姑嘱咐我嘴巴要甜一点的话时,我就立马引起话题,先从庄稼地说起,再说起我的工作,再说起我的收入,再畅享着我的未来,到最后我又说起了自己的家庭成员。

杏花听的津津有味,不时的还抿着嘴笑。

杏花也给我说起了她上学的时候,还有现在在家也没闲着,学了裁缝手艺,每天都赶集去做裁缝。

说完这些,杏花也说起了她家庭的一些情况,她上面还有一个大姐,下面一个弟弟一个妹妹。

总之,我对眼前的杏花是一万个满意,就是不知道杏花对我是否满意,但是我却不敢问。

正在这时,大姑和老大娘进来了,四个人说了几句客套话之后,我就和大姑回去了。

7

回去的路上,大姑问我这个杏花怎么样?

我掩饰不住的笑着说:“姑,那个,那个,我觉得挺好的,就是不知道人家愿意不。”

大姑笑着说:“只要你愿意就好,姑娘家那边我再去打听打听消息,应该也不成问题。”

大姑和杏花家住在一个村子里,一个村东头,一个村西头。

我在大姑家稍微坐了一会,就会自己家了。

来到家里时,我的自行车还没停稳,我爹娘就立马围了上来问:“强,姑娘看上你了没?长的咋样?”

我笑着说:“长的大脸盘,白白净净的,有些胖,看起来一身的福气,性格挺好,就看人家愿不愿意了。”

我娘一听,连忙说:“那就好,那就好,那咱们就等你大姑的消息。”

我爹又问我:“个头咋样?和你娘比起来谁高?”

我娘瞪了我爹一说:“老家伙,我这个子你嫌弃了一辈子,当初和俺结婚之前你咋不嫌弃?”

我爹笑着说:“强他娘,你个子不低,不低,我不是想着,找个个子高一些的,种地、干家务都有劲嘛?”

晚饭刚吃完,天都黑了,我就要上床睡觉了,我大姑骑着自行车又来了。

我大姑一进我家门就拍着大腿说:“哥、嫂,强啊,杏花刚才捎信了,说愿意,愿意。”

我爹娘和我一听,精神也开始振奋起来。

我爹娘说:“愿意就好,愿意就好,找一个好日子,把婚订了。”

我大姑说:“哪能这么着急呢,先让两个人处一处。”

我爹直接说:“还处个啥,先订婚,订了婚再说,两个孩子年龄都不小了,早晚都得成家。”

于是我大姑又连夜跑到杏花家,商量着能否婚先订了,没想到,姑娘家也一口答应了下来。

接下来,我们两家人就选了个黄道吉日把婚订了下来,并且说到了年底就结婚。

8

婚订下来后,我爹娘的心安了,干活也有劲了,整日讨论着我结婚的时候需要添置一些啥。

我娘说:“咱们就这一个儿子,可不能亏待了。”

我爹说:“说的我好像一个后爹似的,儿子结婚的事,我心里有数。”

娘说:“你能,也不知道谁当初说让儿子做上门女婿的?”

爹说:“别给我拿壶不开提哪壶啊,再说我给你急。”

我娘处处让着我爹,我娘也就不再说话了。

秋后,我爹娘就开始准备我结婚的事情了,又是修房子,又是刮大白,而且又把院子收拾的整整齐齐。

娘把棉花弹了弹,给我做了八条被子,八条褥子,而且又买了家具,并且给杏花家送了彩礼。

就这样,一进入腊月农历十六,我就结婚了。

婚后,杏花真的如大姑所说的那样,人勤快、能干、脾气性格都很好,每到秋收麦忙时,开起拖拉机在地里面都是“突突”的。

我娘嘲笑我和爹说:“两个大老爷们,都抵不上俺家杏花一个女人。”

我娘为啥要嘲笑我和爹?因为俺俩都不会开拖拉机。

我爹是碰都不碰拖拉机一下,我好坏还能把拖拉机打着火。

和杏花结婚两年后,杏花不但给我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而且她又把彩礼钱拿出来,鼓励我在镇上开了一家小饭馆。

从此以后,我俩的日子红红火火,我俩把小日子过好了,我爹娘也顺心了不少。

杏花上孝敬老人,下对待孩子,中间对待我和三个姐姐都很好。

我们一家人不红脸,不吵架,不说是非,团结友爱的过着每一天的好日子。

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白茶清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