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打开电视,满屏清宫戏,大辫子、奴才,皇帝充斥各台,晃然间让人们感觉到,大清皇帝,个个都胸怀天下、雄才大略、仁慈宽厚、一心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打开电视,满屏清宫戏,大辫子、奴才,皇帝充斥各台,晃然间让人们感觉到,大清皇帝,个个都胸怀天下、雄才大略、仁慈宽厚、一心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然而千年难遇的康乾盛世。实际却是人间炼狱,历史中的这些清帝杀人如麻、残暴无比。比如真实的康熙,由他引发和策划的平三藩战争中,死于清军的百姓达数百万之众。史载:王师赫怒,整兵剿洗,玉石难分,老幼死于锋摘,妇子悉为俘囚,白骨遍野,民无噍类”。再有,康熙颁发禁海政策,即濒海30里到400里不等的距离内禁止人民居住。当地居民或被迁出、或被杀、或病饿死等,史料记载,“百姓失业流离死亡者以亿万计”。
与此不同的是,这些清帝却纸醉灯迷,享受生活,糜烂至极。史载康熙有55个子女,雍正有14个子女,乾隆有27个子女。
据记载,从清初始,中国人口锐减数千万,以至于清史记载"县无完村,村无完家,家无完人,人无完妇"。
满清的文字狱更是让人咋舌。康熙年间就有11起,包括明史案、南山集案等。雍正年间有20多起;主要有清风不识字案、吕留良案、年羹尧案、查嗣庭案等。满清历史中,乾隆年间的文字狱最多,有130
多起;包括孙嘉淦伪奏稿案、胡中藻案等;还包括21起疯子文字狱案。乾隆还编纂《四库全书》而彻底改编中华典籍,以至于历史学家吴晗感叹,“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树亡矣”。这些文字狱案件都被定性为"谋反罪"。按《大清律例》:
①主犯和从犯全部凌迟处死;
②家族中满16岁的全部死刑;
③家族中15岁以下者男性先阉割,然后与所有女性全部没收为奴隶。
④涉及的亲戚、朋友等,也要“斩草除根”……
在这种文化氛围下,知识分子彻底被打断了脊梁骨。鲁迅先生为此感叹:为了文字狱,使士子不敢治史,尤不敢言近代事。
普通百姓更是生浩在水深火热之中。乾隆时,来访的英国使者马戛尔尼在日记里写道,“满清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很多人没有衣服穿…军队象叫花子一样破破烂烂”。都处于半饥饿边缘;农民劳累一年,被官员盘剥或者遇到天灾后,只能卖儿卖女或者等待饿死。
丁戊灾年时,仅山西和河南两年就饿死近千万人;而类似的大小灾难几乎贯穿了全部清朝。甚至康熙也亲口说:“近闻直隶各省,民多失所,疾苦颠连,深可悯念”。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满清权贵们的穷极奢靡和无度的淫欲生活。
据记载当时,农民娶老婆成本是3两银子,士兵的月薪平均是2两银子。然而,满清皇室却极尽奢侈,如清帝的亲兄弟,即王爷每人每月俸禄是1万6667公斤大米和45万零834两银子。和清帝隔了三代亲戚关系的贝勒,每月俸禄是4166公斤大米和5万8542两银子。清末慈禧太后的记录显示:一天花费4万两银子,一年折合约7亿两银子。
天下苦清久矣!于是才有了革命,粉饰清史无异于复辟。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