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猪苓这东西,可能不少农友没种过,但肯定听说过。它和天麻类似,属于真菌类药材,不能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得靠蜜环菌给它输送营养才能长大。种下去之后得耐心等,没个两三年见不到回头钱,但要是摸准了它的脾气,收益还是挺稳的。今天我就结合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和大家聊聊猪苓种植
猪苓这东西,可能不少农友没种过,但肯定听说过。它和天麻类似,属于真菌类药材,不能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得靠蜜环菌给它输送营养才能长大。种下去之后得耐心等,没个两三年见不到回头钱,但要是摸准了它的脾气,收益还是挺稳的。今天我就结合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和大家聊聊猪苓种植的门道,包括怎么种、怎么卖、得投入多少本钱,以及最后能赚多少。
猪苓适合在秋季接种,一般从9月到11月这段时间最合适。 这时候土壤温度还不太低,蜜环菌能保持一定的活性,顺利和猪苓建立营养关系。太早接种天气热,杂菌容易滋生;太晚了地温下降,菌种不爱发,也会影响后续生长。所以时间把握特别关键,就像我们播种小麦讲究节气一样,错过一两天,长势可能就差一大截。
种植方法其实不算复杂,但细节决定成败。 首先要选半阴半阳、排水好的坡地,最好是腐殖土或者沙壤土,不能积水,否则蜜环菌和猪苓都会烂掉。然后要准备菌材,也就是长好了蜜环菌的木头段,一般是青冈木、栗木这类硬杂木,菌发得旺,后期营养才跟得上。接着在挖好的窖里铺一层菌材,撒上猪苓菌种,再盖一层薄土,最后覆上树叶或干草保温保湿。猪苓的生长完全依赖蜜环菌提供营养,所以发菌质量直接决定了后期的产量。 头一年几乎看不到什么动静,它就在土里悄悄发育,我们只能耐心等着。
很多人最关心的是前期得投入多少钱。以一亩地为例,主要包括三大块:菌种、菌材和其他杂费。猪苓菌种目前市场价格一斤大约60-80元,一亩地大约需要200斤,这块就得一万五左右。 菌材如果自己会做,成本能压下来一些,如果直接买现成的,一根菌棒三四块钱,一亩地差不多要三四千根,又是一万出头。再加上人工、土地整理、遮荫材料等,东加西加,头一年投入两万五到三万块钱是很正常的。这还不包括你自己的工时费,如果全程自己动手,能省下一笔人工开销。
种下去之后,平时不需要天天盯着,但也要留意土壤湿度,尤其夏天干旱的时候适当喷点水,但不能浇透。另外要防鼠防蚁,这些小动物特别喜欢啃菌材。猪苓的生长周期比较长,一般要三年左右才能达到较好的产量,有些甚至要四年。 很多人没耐心等,或者中间觉得没动静就放弃了,其实它只是在土里慢慢积累营养,就像睡个长觉一样,时候到了自然会“醒”过来。
说到收成,一般第三年秋冬就可以开始采挖了。挖的时候要细心,尽量别碰伤它,破损的猪苓价格会打折扣。一亩地产量正常能达到800-1000斤鲜货,晒干后大约能出300-350斤干货。 现在市场上干货价格比较稳定,每斤大概在90-110元之间,按这个算,毛收入差不多有三万块钱。如果种得好、行情也不错,四年下来总共能收入四万左右。
但赚多少钱不能光看卖价,得减去成本。头三年投入三万,收回三四万,净赚一万到一万五,平均下来每年也就三五千块。所以单靠一亩地想发大财不现实,最好是适度规模种植,或者搭配其他药材轮作,降低风险。猪苓的销售一般不用太愁,大部分药材商会主动上门收,也可以自己晒干后联系本地药材市场或者通过电商渠道慢慢卖。
种猪苓是个“慢工出细活”的项目,不适合急于求成的人。但它一旦种成了,后期管理简单,销路也稳定,适合有耐心、愿意中长期投入的农友。最后提醒大家,种植之前一定多打听、多学习,最好先从一小块地试起,摸透习性再慢慢扩大。毕竟,地里的活儿,从来都是功夫到了,收成自然才会到。
来源:村庄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