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景泰县,一座座“暖心驿站”正成为矛盾纠纷化解的“幸福港湾”。近年来,景泰县高度重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力推进“七中心合一”和“四个实战化”,将矛盾化解于源头,服务延伸至末梢,构建起基层治理新格局。
在景泰县,一座座“暖心驿站”正成为矛盾纠纷化解的“幸福港湾”。近年来,景泰县高度重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力推进“七中心合一”和“四个实战化”,将矛盾化解于源头,服务延伸至末梢,构建起基层治理新格局。
集成式服务,从“千条线”到“一张网”
整合建成“1厅10室1站1庭1处”,信访接待中心、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心理健康协会等派员常驻,实现调解、公证、司法确认、法律援助、速裁快审、行政复议等服务“全功能覆盖”“一站式办理”,让群众告别“多窗跑断腿”,尽享“进门即解忧”的便利。同时,充分发挥“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优势,景泰县综治中心与县人社、住建、自然资源等27个重点行业部门架起“连心桥”,有效推动机制运行,让业务骨干按需调度参与矛盾纠纷调解成为常态。2024年以来,景泰县综治中心现场登记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347件,成功调解1239件,化解率92%;累计“吹哨”40余次,组建调解专班主动下沉乡镇化解征地拆迁、土地纠纷等疑难复杂纠纷22件,真正实现了复杂问题联合攻坚。
实战化运行,矛盾化解“全闭环”
立足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县综治中心为枢纽,打造矛盾纠纷调处“立体化作战体系”。通过实体化平台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全流程化解”,创新建立“三调对接”工作机制,形成了矛盾纠纷化解的闭环体系。巧用智慧治理妙招,化身“线上哨兵”,对“陇情e通(白银)”平台上网格员上报和警调推送的矛盾纠纷进行实时监测,精准捕捉每一个潜在风险,通过强化信息比对和串并分析,对重要敏感的矛盾纠纷及时下发《督办通知》进行跟踪问效。同时,每月对矛盾纠纷数据结构化分析、智能化预警,形成《全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分析报告》,督促提醒相关单位抓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2024年以来,编发《全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分析报告》10期。
畅通需求表达方式,群众有事只需“码上见”,实事就能“马上办”。县乡两级综治中心全力推广“码上反映·马上办理”平台,线上线下齐头并进。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朋友圈广泛宣传;线下网格员和村干部深入社区、乡村,在重点区域张贴二维码,大幅提升群众知晓率。县乡领导干部全部安装“陇情e通(白银)”APP,落实“七级责任”“六级督办”,做到简单事即时答、复杂事转派办、疑难事联动解,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2024年高速高效处理一起“码上反映”平台求助事件不仅有效解决了居民的燃眉之急,更化解了困扰双方的矛盾,让居民切实感受到了“码上反映·马上办理”的高效与温暖。
网格化治理,行走的“民情温度计”
全县327名专职网格员如同流动的“治理神经末梢”,常态化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活动,用脚步丈量民情,用“陇情e通(白银)”APP采集信息,为群众提供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帮办代办服务。王松林在田间地头调解纠纷,魏贵邦开展重点人员走访关爱工作,付兆佩以“四勤工作法”守护社区安宁……他们既是政策宣传的“小喇叭”,又是隐患预警的“烽火台”,更是群众身边的“贴心人”。每一条矛盾纠纷记录、每一组安全巡查数据,都凝结着网格员“用脚步写日记,以真心换民心”的坚守。这些“微小幸福”的累积,正是基层治理最温暖的注脚。
记者:吕长亮
来源:白银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