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21日,又一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9月19日,在世界阿尔兹海默病日到来之际,山西晚报联合尚宁健康体检中心走进社区,开展“记忆有爱,健康无忧”社区主题宣传活动。
他们的记忆逐渐减退、生活逐渐褪色、世界逐渐模糊,但他们仍然记得还爱你。
2025年9月21日,又一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9月19日,在世界阿尔兹海默病日到来之际,山西晚报联合尚宁健康体检中心走进社区,开展“记忆有爱,健康无忧”社区主题宣传活动。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给予这些“老小孩们”,多份理解,多份耐心,多份关心,让记忆和爱都有来处和归途。
一场讲座
让更多人知悉疾病
19日上午8时30分,山西晚报和山西尚宁健康体检中心的相关工作人员就已抵达迎泽区双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活动现场,有人负责挂展板、调试设备,有人负责清点消毒湿巾、手消等医疗设备,还有人拿着登记表,随时准备为来参加活动的社区居民们签到……
“今天的活动在哪签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暂时打断了晨间的忙碌。老人姓张,前几天听说社区将有一场关于阿尔兹海默病的健康讲座后就上了心。“年纪大了,听听这种讲座,万一能预防一下呢!”
抱着这种心态来的,还不止他一个,也不都是“年纪大了”的居民。“以前只听说过,但没了解过,不为自己,也得为家里的人提前考虑一下吧!”居民小张还不到40岁,她的话,也引发了现场众多参与者的共鸣。
很快,活动现场就坐满了人,活动也在现场主持人的引导下拉开序幕。
“大家都知道,咱们年纪大了,偶尔忘事很正常,但如果这种情况频繁发生,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就要警惕了。” 来自尚宁健康体检中心的蔺苏琴主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始为大家揭开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秘面纱”。她是首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精准医学与肿瘤MDT委员会委员、山西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太原市老龄健康医疗专家,擅长治疗肺癌、胃癌、结直肠癌等实体肿瘤的诊断治疗。
通过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蔺苏琴详细介绍疾病的发病机制、早期症状、预防及治疗等相关知识,整个过程中,现场十分安静,居民们也都听得非常认真,时不时有人点头附和。
随后,有居民提问:“家里老人脾气突然变得暴躁,是不是也和这个病有关?” 蔺苏琴耐心解答:“是的,阿尔兹海默病不仅会影响记忆力,还可能导致情绪和行为改变。面对这种情况,家属要多一些理解和包容,不要指责,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她提醒说:“就像刚刚大屏幕上给大家展示的,当我们开始忘记刚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连熟悉的回家路都可能走错时,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
一段对话
揭开生活中的常态
“蔺主任,我发现自己记性开始不好了,但好像也没到你说的那种程度,要不要紧?”“蔺主任,我是高血压,一直在服药,但最近偶尔会头晕,感觉要摔倒了,但又没摔倒,这是啥原因?”……讲座刚一结束,蔺苏琴的周围就围满了想要咨询各种问题的居民们,而她也一一耐心做了解答。
“这个病我以前不知道,但自从住到养老院以后,我才发现,原来身边得这种病的人多了。”居民李女士的话,一下子吸引了众多关注。“像我们那有个老人,明明房间里就有卫生间,可她怎么都找不到。”
听到这话,蔺苏琴提出自己的建议:“其实,像您说的这种情况,她应该是已经确诊的患者了,那她肯定也在服用某些药物。但我觉得,咱们养老院的老人们在一起,就可以多做些脑力活动,比如下棋、打扑克、读报纸,多和她聊天,让她保持心情愉快,也能锻炼锻炼她的脑力。”
“哎,还拉上她一起呢?要是同一间房里住了两个人都是这病,那手拉手,着急的时候都找不到卫生间了。”李女士开起了玩笑,但她的话也让旁边一位居民提出了疑问:“是不是现在患这个病的老人越来越多了?”
“是的。”蔺苏琴给了肯定的回答,但她同时也纠正了一点:“很多人觉得阿尔兹海默病就是‘老糊涂’,其实不是这样的,它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会逐渐影响患者的记忆力、判断力和生活能力。” 蔺苏琴认真地说,“而且它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少数年轻人也可能患病,只是概率比较低。”
“那得了这个病,是不是就没法治了?” 一位大爷皱着眉头问。蔺苏琴笑着摇摇头:“当然不是,虽然目前还没有根治的方法,但通过早期诊断、药物治疗和科学照护,能有效延缓病情进展,让患者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所以我们提倡早发现,早干预。”
一个测试
帮你找到潜在风险
在量表测试区,对于要不要做MMSE(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居民们开始出现两极分化:“我还没糊涂呢,用不着做!”“做一个吧,图个安心。”而居民胡先生就成了现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你帮我做个测试吧,看我有没有老糊涂。”坐在桌子前,胡先生在尚宁健康体检中心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开始一步步回答相关问题:“今天是哪一年?”“现在是什么季节?”“我们现在在哪?”“我说一句话,只说一次,请您在我说完后重复一次。”“我给您一张纸请您按我说的去做,现在开始:‘用右手拿着这张纸,用两只手将它对折起来,放在您的左腿上。’”……随着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的抛出与解答,胡先生的MMSE结果显示,他不属于“高危人群”。
在一旁完整观察胡先生体验MMSE的尚宁工作人员介绍道,尚宁自成立31年来,始终致力于“为人类生命健康创造价值”,积极践行“健康守护、信任相托”理念,特别是旗下山西省首家为社会大众提供全方位健康体检、健康管理专业的尚宁健康体检中心,作为全省唯一入选国家健康管理质量控制哨点单位的民营医疗机构,目前在太原市设有高新、滨河、和平、南内环等四个体检分部,经营总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年平均体检人数超20万人次。而举办本次活动,一方面是通过科普来传递健康生活理念,全面履行社会责任和展现公益使命担当,进一步消除大众对阿尔兹海默病的误区误解,另一方面,通过行之有效的基础量表测试,为社会上的高危人群建立动态健康档案,以便于提供具有尚宁特色的全周期健康管理“心”模式。
几个问答
掀起一阵热潮
为“检验”居民的“学习成果”,现场还特别设置了“有奖问答”环节。
当主持人刚问出“请问:阿尔兹海默病日是哪天?”时,坐在第一排几个老人几乎同一时间就举起了手想要回答,但还有人更快地直接喊出了“后天”,惹得老人们纷纷抱怨:“你咋没举手?”“人家主持人没让你回答!”……一时间,现场热闹不已。紧接着,随着“我们尚宁体检是什么时候成立的?”“阿尔兹海默病初期会有哪些表现?”“尚宁体检提供哪些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服务?”等一系列问题的抛出,现场居民的参与热情更是到达了高峰。
而在抽奖环节,更是有两位居民获得了由山西尚宁健康体检中心提供的门市价880元的阿尔茨海默病脑健康套餐。
很快,活动接近尾声,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收拾着现场,但依然有居民想要咨询体检等相关事宜。据统计,当天现场有46人签到,6人在现场做了数字化认知测评量表,15人咨询阿尔茨海默病的日常防护与注意事项。
“今天虽然累,但很有意义。” 蔺苏琴看着渐渐散去的人群,笑着说,“很多人对阿尔兹海默病有误解,还有些患者因为害怕而不愿就医,咱们多办一次这样的活动,就能多帮助一些人,多传递一份希望。”
这场关于 “记忆” 的守护行动虽然结束了,但对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的关爱从未停止。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用专业与温情,为那些 “迷路” 的记忆,点亮回家的路。
我国现状:
患病率随年龄升高呈增长趋势
前几天,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ADC)发布了2025年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安全调查报告》。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现存的阿尔茨海默病(AD)及其他痴呆患病人数近1700万例,患病率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且随着年龄增加不断上升:75岁以上达8.26%,80岁以上高达11.4%;老年痴呆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60岁以上妇女患老年痴呆,通常是相匹配男性的2到3倍。与此同时,由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多为老年人群,易发生跌倒、走失、用药错误、误吸噎食、家庭用火等安全风险,可能直接影响疾病的病程和预后,但遗憾的是,目前还缺乏直接的证据和调查研究。
有专家表示,AD患者人群逐年增加,患者的安全事件发生率高,而针对这类患者的长期管理和照护安全问题亟待解决;本次调查报告旨在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认知障碍患者的安全问题,推动AD患者安全照护标准的制定、照护人员的专业培训,以及社区安全支持网络的搭建,让更多失能老人“安全养老”。
在此之前,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5个部门于2024年12月联合印发的《应对老年期痴呆国家行动计划(2024—2030年)》也提出,要普及科学知识、全面开展认知功能筛查、推动早期干预、完善诊疗与照护机制,并建立起全国性的痴呆防控体系。目标是到2030年有效控制患病率增长,显著提升全社会应对能力。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9月11日上午10时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更是明确提出,要在2025年,在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中增加了胸部数字X线正位检查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提供认知功能初筛检查,推进根据老年人年龄和健康状况等提供分级分类的健康服务。
关于阿尔茨海默
你有这些疑惑吗?
疑惑一:阿尔茨海默病是只有老年人才会得的病?
很多人都觉得阿尔茨海默病只有老年人才会发病,这其实并不准确,虽然大多数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都是65岁以上发病,但是也有一部分患者是在50、60岁甚至更年轻的时候就发病,称之为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
另一方面,中青年人如果偶尔忘事也不必过度紧张,这种情况大多数都是压力大、睡眠不足等原因造成的,在忘事儿发生比较频繁,明显影响到工作和生活的时候,才需要到医院就诊。
有几个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风险。首先,从年轻的时候就要开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包括坚持运动、规律睡眠、均衡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同时要保持活跃的社交,培养长期的兴趣爱好,比如阅读、绘画等。第三,还要保护好听力和视力。所有的这些方法看起来非常日常,但是只要长期坚持,就可以有效地延缓大脑衰老,能够切实降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
疑惑二:怎么区分是正常老年健忘还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信号?
很多老年朋友随着年龄的增加,就会觉得自己的记忆力不如以前,容易忘事儿,这可能是年龄增长所导致的良性健忘,也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表现。怎么进行区分呢?一般认为,老年人的良性健忘主要表现为忘细节、记大事,比如说他会忘记要买的菜名,但是记得买菜这件事,家里人提醒他之后能够想起来,一般发生的频率不高,每周一到两次,对自己的日常生活也没有影响。而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遗忘往往更加严重,比如刚说过的话就忘,一天之内重复问同一个问题,家里人提醒之后也想不起来,这个时候就要提高警惕。
同时,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还有很多其他表现,比如性格变得淡漠或者躁狂,比如熟悉的家务变得不会做,还有的老年朋友可能学习新事物的能力下降,说话词不达意。如果出现这些情况的话,就要高度怀疑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表现,就要尽早的到医院去就诊。
疑惑三:目前有什么治疗方法?
目前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改善患者的症状,延缓疾病的进展。
就药物治疗来说,主要包括两大类,第一大类主要是通过调控脑内神经递质,比如说乙酰胆碱,来改善患者的症状。第二大类主要是通过清除脑内的致病蛋白,比如淀粉样蛋白,来延缓疾病的进展。
就非药物治疗来说,主要包括科学的认知训练、规律锻炼,比如散步、打太极拳等,这些都已经被证明能够有效延缓疾病的进展,改善认知功能。除此之外,均衡的饮食,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这些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也可以有效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
疑惑四:经常听说老年人会出现脑萎缩,出现脑萎缩以后一定会得阿尔茨海默病吗?
阿尔茨海默病确实会导致脑萎缩,但“发现脑萎缩”并不等同于“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这就像人年纪大了皮肤会出现皱纹一样,脑组织会随着年龄增长出现缓慢的体积缩小,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阿尔茨海默病引发的脑萎缩与生理性脑萎缩,主要有两点区别:
首先,萎缩部位不同:阿尔茨海默病的脑萎缩优先累及与记忆力相关的海马区域,同时波及大脑皮层;而生理性脑萎缩通常表现为全脑弥漫性的轻微缩小,没有“重点受累的区域”。
其次,萎缩程度与伴随表现不同:阿尔茨海默病的脑萎缩速度明显快于生理性脑萎缩,且常伴随记忆衰退、分不清时间地点、学习新事物能力下降等症状;而生理性脑萎缩程度比较轻微、进展速度缓慢,也不会出现上述脑功能损害表现。
因此,发现脑萎缩后不必过度紧张,关键是观察是否伴随脑功能损害的相关表现,如有异常及时就医评估即可。
来源:山西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