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贞观十一年(637年),十四岁的武则天应召入宫。那时的她,有个温柔的名字叫"武媚"。初入深宫的她,妆容完全遵循初唐风尚:敷铅粉、抹胭脂、画黛眉、点面靥、描斜红、涂唇脂,六个步骤一丝不苟。
公元664年深秋,大唐皇宫寝殿内,铜镜前映照着一张精心雕琢的脸。武则天手持一支西域进口的螺子黛,正细细描画自己的眉毛。
笔尖在眉梢处微微一顿,她凝视着镜中那双正由细弯柳叶转向平阔剑眉的线条,嘴角泛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这看似寻常的梳妆仪式,实则是她精心策划的权力宣言。
贞观十一年(637年),十四岁的武则天应召入宫。那时的她,有个温柔的名字叫"武媚"。初入深宫的她,妆容完全遵循初唐风尚:敷铅粉、抹胭脂、画黛眉、点面靥、描斜红、涂唇脂,六个步骤一丝不苟。
她的眉形是最流行的"柳叶眉",细长柔美,如同二月初绽的新芽。这种眉形需要将原生眉毛剃去,用来自波斯的青黑色黛粉重新绘制。每次化妆都要耗费半个时辰,但这是必要的投资。
有趣的是,考古发现揭示了当时真实的画眉材料。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中出土的《仕女图》中,女性眉毛多为青黑色,这正是使用了西域进口的"螺子黛"的效果。每颗螺子黛价值十金,只有得宠的妃嫔才能获得赏赐。
武则天深谙眉形背后的政治语言。在太宗时期,她选择收敛含蓄的眉形,这是一种必要的自我保护。史料记载,太宗有次问她驯马之术,她答:"先用铁鞭抽,不服就用铁锤击头。"这般刚烈性格,却用柔美眉形巧妙隐藏,可见其早熟的政治智慧。
永徽二年(651年),武则天再度入宫,被封为二品昭仪。此时她的眉形开始产生微妙变化,从纤细柳叶转向较为宽阔的"却月眉"。
这个转变背后,是整个社会审美的变迁。根据敦煌莫高窟第329窟壁画显示,高宗时期女性眉形明显变阔,长度也延伸到太阳穴位置。这种变化与西域文化传入有关,更与武则天个人权力欲望的觉醒息息相关。
武则天特别重视画眉的时间。她总是在清晨时分对镜画眉,因为这个时辰前来奏事的大臣最多。她曾对心腹宫女说:
"眉目乃容颜之首,眉定则容庄,容庄则威立。"
公元655年,武则天被立为皇后。她的眉形也随之变得更加宽阔鲜明,开创了"阔眉"的风尚。据《妆台记》记载:"唐武太后朝,惟以浓阔为主,当时有'浓阔扫眉'之语。"她在眉妆上的创新,很快成为长安贵妇争相效仿的潮流。
更精妙的是,武则天深谙色彩心理学。她选用青黑色画眉,这种颜色在唐代代表庄重和权威。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她将口脂改为深红色,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这种妆容组合,让她在朝堂之上不怒自威。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周"。此时她的眉形已经完成终极蜕变,变成如利剑般平直修长的"剑眉"。
这种眉形极具突破性:长度延伸至鬓角,宽度是初唐眉毛的三倍有余,线条平直如刀削,完全打破了女性柔美的传统审美。这不仅是妆容的改变,更是对传统性别角色的彻底颠覆。
武则天晚年出现了"重眉"现象,即眉毛再生。史料记载她"生重眉,成八字",这被身边人视为吉兆。更有趣的是,她特意保留这种自然生长的眉毛,只在原有基础上稍加修饰,创造出一种天人合一的权威形象。
在妆容其他方面,武则天也进行了精心设计:额间贴赤色云纹花钿,两颊画斜红妆,嘴唇点成最时兴的蝴蝶唇形。整个妆面繁复华丽,宛如一副精心绘制的工笔画。
这些妆容变化有实物佐证。1987年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妆奁中,发现了大量化妆工具和颜料,其中包括纯金打造的画眉笔、各色胭脂和口脂。这些实物让我们能够想象武则天当年使用的化妆工具何等精美。
武则天对形象的管理堪称古代帝王之最。她深谙"视觉政治"的力量,将个人形象塑造提升到了战略高度。
据《资治通鉴》记载,"太后善自涂泽,虽左右不觉其衰"。
即使到了七十高龄,她仍然坚持每日精心化妆,让朝臣看不到她的老态。只有在神龙政变后被软禁在上阳宫,不再梳妆打扮时,才真正显出老态。
武则天的身高约1.67米,在唐代女性中颇为出众。加上"丰硕"的体态、"方额广颐"的面容特征,共同构成了一幅威严与美丽并存的帝王相。她甚至通过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将自己的面容永恒地镌刻在历史中。
有一个很少被提及的史实:武则天还改革了朝服制度。她将皇后朝服由深青色改为明黄色,与皇帝朝服同色;将头饰由凤冠改为日月冠,象征阴阳合一。这些改变都是她权力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令人惊叹的是,武则天甚至影响了当时的审美标准。根据考古发现,武则天时期的女俑面容明显变得更加丰满方阔,眉形浓重修长,这显然是在模仿女皇的容貌特征。一个人的妆容能够改变一个时代的审美取向,这在历史上极为罕见。
公元705年冬日的上阳宫内,八十二岁的武则天对镜卸妆。这是她数十年来第一次让外人看到自己真实的眉形,稀疏、花白,却依然保持着平直的轮廓。她轻轻抚摸着眼角的皱纹,喃喃自语:
"世人只知看我画眉,谁人懂得我画的是江山。"
武则天用一支眉笔,画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的权力之路。从柔美柳叶到威严剑眉,每一次眉形的改变,都是她权力攀登的隐秘密码。妆容不只是美的追求,更是权力的语言——在她这里,描眉画鬓,就是书写历史。
来源:林里看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