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小伙自创牛舌烧饼,2块钱一个香飘十里,排队抢购却供不应求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0 12:08 1

摘要:郑州街头,牛舌烧饼火了!一个年轻小伙,靠着一手好手艺,把普普通通的烧饼做成了十里八乡的抢手货。每天早上,小店门口排起长队,香味飘出去老远,路过的人都忍不住停下来瞧瞧。

郑州街头,牛舌烧饼火了!一个年轻小伙,靠着一手好手艺,把普普通通的烧饼做成了十里八乡的抢手货。每天早上,小店门口排起长队,香味飘出去老远,路过的人都忍不住停下来瞧瞧。

这位小伙叫李明,来自河南焦作博爱县。博爱那地方,烧饼是家家户户的日常吃食,做法花样多,味道也好。李明从小跟着家里人学做烧饼,擀面、和面、烤制,样样拿手。后来,他和媳妇一合计,觉得郑州人多机会多,就带着手艺来了城里,租了个小门面,开起了烧饼铺子。

李明的店不大,十几平米,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可就是这小店,靠着七八种烧饼,硬是在郑州站稳了脚跟。尤其是他自创的牛舌烧饼,成了店里的招牌。这烧饼长得跟牛舌似的,一尺多长,外酥里嫩,咬一口满嘴葱香和盐味,吃着过瘾,连菜都不用配,一个人能干掉两三个。

牛舌烧饼咋做出来的?李明有自己的独门秘籍。他用老面发酵,面团得醒到位,每个面团都得称重,二两多一点,多了少了都不行。擀成薄饼后,抹上自家熬的油酥,再加点调料,用小刀轻轻划几道,烤出来层次分明,香气扑鼻。烤之前,还要撒点黑芝麻和糖,拉伸成型,十分钟出炉,热乎乎地端到客人面前。

油酥是这烧饼的灵魂。李明每天早起熬油酥,选好油和香料,火候掌握得刚刚好。别看这步骤简单,火大了油酥就苦,火小了又不香,讲究着呢。客人吃着烧饼,直夸味道正,回头客越来越多,生意好得不得了。

李明不光手艺好,人也勤快。他带着三四个学徒,手把手教他们和面、擀饼、烤制。学徒们看他做事认真,干活麻利,都服气得很,学起来也格外用心。店里忙的时候,大家伙儿齐上阵,动作利索,配合得像一家人似的。

这牛舌烧饼价格也不贵,两块钱一个,实惠得很。除了牛舌烧饼,店里还有圆饼、黄金饼、红豆饼、南瓜饼,种类多得让人挑花眼。每个烧饼都用心做,味道不重样,吃过的人都说好。有回有个老大爷买了仨,吃完还打包了俩,说要带回去给孙子尝尝。

李明的烧饼铺子在当地慢慢有了名气,连电视台都来采访过。节目一播,店里更热闹了,很多人从外地赶来,就为尝一口这牛舌烧饼。有个小伙子,开车几十公里,买了十个回去,说是给家人朋友分着吃。看着客人满意的笑脸,李明心里别提多美了。

做烧饼这行当,看似简单,其实门道多。和面得看天气,醒面得算时间,烤制得控火候,哪一步都马虎不得。李明说,他最开心的事,就是看到客人吃得高兴,觉得这手艺没白学。他还琢磨着以后再推出新口味,让更多人吃上好吃的烧饼。

生意好了,李明也没飘。他还是那个踏实的小伙,每天早早到店,忙到晚上才歇。媳妇在旁边帮着收钱、打包,俩人忙里忙外,日子过得充实。街坊们都说,这小两口有想法有干劲,烧饼铺子肯定越干越红火。

这牛舌烧饼,不光是个美食,还带着点家乡的味道。李明用自己的手艺,把博爱的烧饼文化带到了郑州,让更多人知道了这个小地方的美食。吃着烧饼,你能感觉到那份用心和坚持,就像在吃一碗热乎乎的家常饭,让人心里暖和。

如今,李明的烧饼铺子成了郑州街头的一道风景。每天早上,香味从店里飘出来,勾得路人直咽口水。排队的人里,有上班族,有学生,还有拎着菜篮子的大妈,大家都冲着这口酥脆的牛舌烧饼来。

李明说,他没啥大目标,就想把烧饼做好,让每位客人都吃得满意。他还笑着说,烧饼这东西,简单朴实,但能让人吃出幸福感。以后,他还想把店开到别的地方,让更多人尝到这地道的味道。

这事儿听着简单,却挺让人感动。一个年轻人,靠着自己的手艺和努力,把一个小小的烧饼铺子经营得风生水起。牛舌烧饼不只是个吃食,更像是个故事,讲的是坚持、用心和对家乡的爱。你说,这样的烧饼,谁能不爱吃呢?

来源:天天在线新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