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详细列举了阵风F5将具备的多项新特性,包括加强隐身设计、协同无人机作战、搭载高超音速武器、集成下一代电子战系统、建立所谓“不可穿透的自我防御泡”,以及配套使用全新远程巡航/反舰导弹STRATUS等。
据美国《NSJ》9月19日报道,法国达索公司正推进阵风F5升级计划。
美媒声称将把现有阵风战斗机从四代半直接跃升为六代机。
文章详细列举了阵风F5将具备的多项新特性,包括加强隐身设计、协同无人机作战、搭载高超音速武器、集成下一代电子战系统、建立所谓“不可穿透的自我防御泡”,以及配套使用全新远程巡航/反舰导弹STRATUS等。
报道甚至暗示,阵风F5有望成为当前F-35的对等对手,为欧洲在第五代战斗机之外开辟一条另类道路。
从美媒叙述来看,法国试图通过一次全面升级,把阵风从原本的四代半战斗机平台升级为六代平台,在不推倒重来的前提下,实现世代跃迁。
阵风
不过通读这个报道,完全是夸张了法国本就被夸张过的计划,尤其是对“自我防御泡”(Self-Defense Bubble)这一概念的描述,几乎堪比科幻小说。
文章中称,F5将配备一套主动防御系统,能实时监测、干扰并摧毁所有来袭威胁,在战机周边构建一个无法穿透的防御圈,甚至不仅保护本机,还能庇护协同战机和僚机。
听上去像是科幻电影里的力场,而不是现实世界中的电子战设备,你真要能搞出个泡泡罩着自己,那歼10甘拜下风。
但查阅法国国防部与达索公司发布的正式文档,无论是防御泡这个名词本身,还是其描述的能力结构,都找不到任何确凿依据。
目前F5版本所规划的确包括改进电子干扰系统、加强雷达告警器、优化数据链通信等技术升级,但这些都属于常规的战场生存力改进,并不能构建所谓泡状护盾这种物理或电磁意义上的防区。
更何况,任何具备红外制导能力或多模态攻击方式的导弹系统,都能在一定条件下穿透电子干扰区,毕竟它不是实体,这有什么意义呢?
阵风指挥僚机试飞
此外,法国官方自己也对F5的定位有所保留,虽提出了未来作战节点的概念,强调其可搭配忠诚僚机协同作战、接入战场数据云等潜力功能,但同时承认:F5仍基于现有阵风平台,并非新平台重构,只是一次深化升级。
这说明法方也很清楚,F5只是阵风延寿,而非换代。
这是因为阵风F5无论怎样升级,也不可能真正迈入六代机门槛,甚至连严格意义上的第五代标准也达不到。
这是由平台设计的物理天花板所决定的,不是技术投入多少可以弥补的问题。
阵风战斗机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设计理念仍属于第四代思维模式——讲究多用途、近距格斗能力、挂载丰富,但对隐身和信息战需求考量有限。
其采用鸭式布局、腹部外挂弹挂点、敞开式进气道等设计,注定在雷达反射截面、红外暴露度等核心隐身指标上难以达标。
F5虽然计划引入升级版AESA雷达、更强的电子战模块、新一代红外传感器、AI辅助飞控等系统,理论上在态势感知与反制能力上会大幅提升,但这些能力仍需依托外挂设备实现,无论是侦测吊舱、电子干扰吊舱,还是未来的高超音速武器,都会进一步增加战机的雷达签名,使其隐身能力更显不足。
此外,阵风平台的体积和动力系统也难以支持高能激光武器、分布式传感器阵列、能量定向武器等六代机核心装备。
再者,所谓“与无人僚机协同作战”这一六代机标配功能,目前在法国尚停留在实验室方案阶段,既无验证机型,也无实战数据支撑。
相较于美国NGAD项目已实现原型机首飞、日本GCAP项目明确忠诚僚机交付期,法国的
阵风
法国之所以要在阵风身上榨干剩余价值,是因为他们做出了跳过五代,直奔六代的战略选择。
2017年,法国、德国、西班牙三国共同启动了FCAS项目,试图绕过已经被美国F-22和F-35垄断的五代平台竞争,直接抢占六代制高点。
但现在六代机进展不顺,乐观情况下,也得2040年服役,法国只得退而求其次,在阵风这张旧船票上继续加码,希望用F5版本撑起过渡期。
但越是如此,升级就能跨代的叙事就越显得不真实。
它的实质,是在六代机遥遥无期的背景下,对一款老平台的幻想性续命。
来源:军情作家陈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