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被点名整改!从种草神器到明星八卦场,平台怎么走歪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9 00:16 1

摘要:上周,国家网信办指导上海市网信办,对小红书平台进行了约谈、责令限期整改和警告处理。原因很明确:平台没有尽到对内容的管理责任,热搜榜频繁出现明星私生活、八卦琐事等信息,严重影响网络生态。

曾经靠“种草”起家的小红书,如今却因为“草”长得太离谱,被网信部门直接出手“拔草”。

上周,国家网信办指导上海市网信办,对小红书平台进行了约谈、责令限期整改和警告处理。原因很明确:平台没有尽到对内容的管理责任,热搜榜频繁出现明星私生活、八卦琐事等信息,严重影响网络生态。

说白了,小红书本是一个分享购物经验的社区,如今却因为过度追逐流量,大量明星内容泛滥,彻底跑偏了方向。

这事也提醒我们:内容平台一旦被流量带偏,失去原本的定位,迟早会出问题。

小红书的故事其实挺励志。两个85后武汉人毛文超和瞿芳,在美国偶遇后因共同兴趣走到一起,2013年在上海创办了小红书。起初目的很单纯:做一个真实分享海外购物体验的平台。

最早的内容,是创始团队自己收集的香港、日本、新加坡等地的购物攻略,做成PDF上传,短时间下载量就爆了几十万。后来发现这种方式更新太慢,就干脆上线了UGC模式的APP,让用户自己来分享。

一开始,小红书靠着真实的用户笔记,吸引了大量年轻女性用户,社区氛围也非常好。但这几年,随着平台用户激增、商业化压力加大,小红书开始越来越急着“赚钱”。

2014年上线电商,2016年引入品牌商家,2020年又尝试“站内种草、站外拔草”的玩法……可惜的是,不管怎么折腾,小红书始终没有把电商这条路走通。

2023年干脆放弃自营电商,关闭了“福利社”和“小绿洲”,转而扶持买手卖货。今年又重新开放淘宝、京东的外链,试图通过“给别人导流”来变现。

说白了,小红书的“拔草”一直没跑通。用户习惯了在站内看评价、去外面下单,小红书始终难以形成完整的闭环交易链。

目前,小红书月活用户超过3亿,算得上是流量大户。但问题是,大多数营收依旧靠广告,这和它2000亿的估值并不匹配。

广告太多会带来什么问题?用户信任度下降。大家越来越难分清到底哪篇是用户真实分享,哪篇是品牌投放的软广。一旦用户开始怀疑内容的真实性,平台的根基也就不稳了。

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小红书一边加码电商,一边做直播。2019年就入局直播带货,虽然有董洁、章小蕙等明星加入,但一直缺少一个能带爆全场的“超头主播”。

直到最近,赵露思从微博转战小红书,平台一下子看到了希望。只是,为了制造流量,小红书显得有点“用力过猛”,直接引来了监管部门的关注。

8月,小红书又成立了“大商业板块”,整合商业和电商团队,还推出“百万免佣计划”吸引商家入驻。这说明它还是想在电商上找突破,但眼下流量红利见顶、电商竞争激烈,小红书想突围并不容易。

总结一下:
小红书从一个真实分享购物体验的社区,变成了一个夹杂明星八卦、广告植入的“混合体”。“种草”太多、“拔草”难走,内容生态一旦被冲击,平台的未来也就悬了。整改只是开始,小红书要想重新获得用户信任,走出商业焦虑,还得回归初心——做真实、有价值的内容。

来源:小何说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