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66年夏,一连的大好形势一落千丈,pai性横行,生产混乱,一些群众组织头头腐化堕落,大肆qi ya群众,财务连年亏损,职工群众怨声载道。
1969年冬,石河子总场三分场一连突然爆出一个消息,党支部书记、政治指导员徐贵要调走了。
一时间,全连像炸了锅大家纷纷嚷道:“如果是升官,我们欢送,如果是平调,我们就不放!”
这话自有缘由。一连是当时全场最大一个农业生产连队,有职工、家属1500多人、耕地10000多亩,特殊时期前,连续多年被总场评为五好连队。
1966年夏,一连的大好形势一落千丈,pai性横行,生产混乱,一些群众组织头头腐化堕落,大肆qi ya群众,财务连年亏损,职工群众怨声载道。
正在这个关头,徐贵被调到一连主持党支部工作。根据群众反映,徐贵抓住主要矛盾,首先将几个民愤较大的几个群众组织头头停职反省、交待问题。
这一着,推倒了压在职工群众头上的一座大山,人们欢呼雀跃,个个脸上绽出几年来少见的笑容。
同时,徐贵带领全连职工群众掀起一场农业学大寨运动,并亲历亲为,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挖渠清淤,他和职工一样占一个工段;拉运肥料,别人是两人拉一辆架子车,他却是一个人拉一辆;播种、田管、收割,他和职工一同出工,从不当甩手掌柜,身上总带着把工具。
他大抓经济,成立付业班,建立酒坊、豆腐坊、粉条坊等等。他关心群众生活,抓食堂,盖宿舍,建托儿所……徐贵上任第一年,连队由上年亏损10万元变为盈利近10万元。
这一桩桩往事,像银幕镜头在他们眼前一一闪过,这样的好干部哪里去找?
于是,大田一班第一个写出请愿大字报:要求徐贵留任。接着,以班为单位的大字报,一张接一张贴出来了,不到三天功夫,全连24个班有23个班及五.七排10个班全部,相继贴出热情洋溢、态度诚恳挽留徐贵留任的大字报。
在连部担任文教、统计的我,也受同事们的推举,写了一张表态大字报。
我写的是一首诗:“官职不在大与小,赢得民心最重要,千人苦留徐书记,热忱尽现大字报”。
大字报风波很快传到分场,第四天,分场吴教导员来到一连做思想工作,在职工群众大会上,他说:“徐指导员在一连工作两年来,团结干部群众,打击歪风邪气,开展学大寨运动,成绩显著,有目共赌,获得全连干部、群众的爱戴和拥护!经过总场党委研究,他要调到三连担任党支部书记兼连长,三连是一个后进单位,那里在等待徐贵同志去发挥他的才干,希望同志们支持!”
最后,徐贵也讲了话:“我感谢一连全体职工群众对我工作两年来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感谢同志的深情厚谊!”
台下立时传来一片唏嘘声和抽泣声。
【编者后记】
连队职工请愿留任徐贵书记这一事件,宛如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优秀干部与群众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也揭示了干部在基层工作中的关键作用。
徐贵书记在一连的工作历程堪称典范。彼时的一连,生产混乱、矛盾丛生,财务连年亏损。徐贵书记临危受命,精准抓住主要矛盾,果断处理民愤较大的群众组织头头,为职工群众搬开了压迫的巨石。
随后,他全身心投入农业学大寨运动,事事亲力亲为,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以身作则。
在经济建设方面,他积极开拓副业,关心职工生活,改善食堂、宿舍等条件。短短一年,就让连队扭亏为盈,这份卓越的领导能力与奉献精神令人钦佩。
职工们以写大字报请愿的方式表达对徐贵书记的挽留,24个班中有23个班及五七排10个班参与其中,这一热烈场景生动展现了民心所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真正为他们谋福祉,他们就会将谁铭记于心。这种真挚的情感,不仅是对徐贵书记个人的认可,更是对所有为人民服务、踏实工作的干部的褒奖。
从这件事中,我们深刻领悟到,干部要赢得民心,关键在于实干。在任何时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群众就会衷心拥护。如今,各级干部也应以此为鉴,以徐贵书记为榜样,深入基层、扎根群众,用实际行动书写为民服务的精彩篇章,这样才能在新时代凝聚起更强大的奋进力量,创造更多辉煌成就。
来源:修为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