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森马上海总部,新人孙楠靠着自学AI表格,自己搭了一套服装试穿流程系统,让原本要靠Excel和嘴跑腿的流程,秒变“一键搞定”。她是个典型的“i人”,不太爱说话,但一聊起自己用AI搭建的流程系统,就立马打开了话匣子。
你可能想不到,现在很多刚入职的年轻人,已经在用AI“悄悄整顿”职场了。
在森马上海总部,新人孙楠靠着自学AI表格,自己搭了一套服装试穿流程系统,让原本要靠Excel和嘴跑腿的流程,秒变“一键搞定”。她是个典型的“i人”,不太爱说话,但一聊起自己用AI搭建的流程系统,就立马打开了话匣子。
过去,像她这样的实习生,刚进公司就是干杂活、跑流程、催反馈,既耗时间又容易得罪人。但她不想这样干下去,于是参加了一次钉钉AI表格公开课,灵光一闪地对领导说:“霞姐,我想做一个智能预约系统。”就这样,她用碎片时间拉着数字中心的同事,花两周时间把这个想法变成了现实。
现在,产品部门在AI表格里上传试穿款式,试穿官像逛淘宝一样自己挑衣服、选尺码报名,试穿报告也自动汇总,AI还能一键总结优缺点。过去一周才能收上来的数据,现在几分钟就搞定了。
她说:“我不擅长沟通,但现在一个AI表格就能搞定全流程。”这不仅解决了她的社交焦虑,也让她在公司成了“数字化明星员工”。
AI不仅帮年轻人省时间,更重要的是,他们开始把省下来的时间用来做更有价值、更有意思的事情。
比如孙楠,用搞定本职工作的空闲时间,又整了一个“爆款制造机”。只要上传一张有潜力的爆款图片,加上一些设计要求,AI就能自动分析趋势、优化设计,还能生成宣传文案和KOL营销建议。传统设计流程要靠经验一点点摸索,她现在几分钟就能跑出一个完整的爆款方案。
在重庆江北机场,有个后勤管400多号人的罗巧佳,以前为了让大家签文件,一个月要在机场里走十几公里。现在她用AI表格搞了个签字系统,同事手机点一下就能签字上传,系统自动归档,效率高还保护隐私。
她的同事帅然夫,用AI做了个物资申领系统,过去要跑流程签字几天才能搞定的物资,现在线上几分钟审批完。他是非技术出身,却自学AI做了60多个系统,服务2000多个员工。
在广东湛江的酒店前台,00后新人杨文君用“AI陪练”反复练习接待话术,从美甲师转行酒店,一周43次模拟训练,成绩从不及格飙到90分。她说:“AI是我最靠谱的‘小老师’,练错了也没人笑话我。”
对这代年轻人来说,AI不是效率工具,是他们对抗琐碎、表达自我、创造价值的“秘密武器”。
孙楠搭的那套系统,在过去可得靠IT工程师写代码,周期长还麻烦。现在,她一个新人自己就能搞定流程设计。森马的AI负责人林建霞说:“这就是技术平权的力量。”
在传统公司里,业务提需求,IT来开发,中间磨合慢还容易走样。现在,年轻人自己能动手做工具,解决自己最懂的问题。这种自下而上的创新,让组织变得更灵活,年轻人也更有参与感。
林建霞专门开了AI培训课,让更多业务同事知道AI能干啥。有个物流部门的同事,自学AI后搭了系统,还写了超详细的使用说明书,逻辑清晰、思路完整,像极了一个小工程师。
AI就像一块“放大镜”,让每个普通年轻人的创造力都能被看见。他们不再是被任务推着走的“螺丝钉”,而是能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流程、优化系统的“职场工程师”。
孙楠说:“我不再觉得工作只有一种做法,有时候换个角度、善用工具,事情就能更快更好地搞定。”
总结:
这一代年轻人正在用AI重新定义职场。他们不满足于被动完成任务,而是主动用技术优化流程、提升效率、表达自我。他们不再是“被安排工作”的人,而是“设计工作流程”的人。他们用AI省时间,更用AI创造更多可能。
来源:小何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