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除了《无主之地4》以外,还有一款体量不小的3A游戏上线——《消逝的光芒:困兽》,它是由《消逝的光芒2》DLC扩展而来的,开发商Techland明确定义它为3A游戏。游戏一上线硬核就体验了几个小时,最核心的野兽模式,就和2代很不一样,战斗的厚重感明显加强,加
近期除了《无主之地4》以外,还有一款体量不小的3A游戏上线——《消逝的光芒:困兽》,它是由《消逝的光芒2》DLC扩展而来的,开发商Techland明确定义它为3A游戏。游戏一上线硬核就体验了几个小时,最核心的野兽模式,就和2代很不一样,战斗的厚重感明显加强,加入类似于《死亡岛2》的血腥效果和肢解系统,第一个奇美拉BOSS“死神”体验就很不错。
相信不少玩家如今听到虚幻引擎5就有点麻木了,幸好《消逝的光芒:困兽》还是沿用C-Engine自主研发引擎,游戏一上线就更新了2GB多的补丁,硬核表示有点慌。
行吧,今天就用手头上的6款N卡来挑战一下《消逝的光芒:困兽》,看看性能优化到底怎么样,当然除了显卡测试以外,还会加入两款处理器简单验证CPU性能需求,毕竟官方最低配置推荐的可是Core i5 13400F/Ryzen 7 5800X呢。
第一款是索泰旗舰产品——GEFORCE RTX 5090 D v2 SOLID OC,外观上采用了大量斜向栅条,搭配枪灰为主和金色为辅的混合配色,整体基调极其硬朗,ARGB系统仅保留低调的信仰灯。显卡采用ICE STORM 3.0散热系统打造,配备大尺寸环刃风扇、镀镍复合热管、密集阵列散热鳍片、VC均热板等奢华设计,满载温度表现出色。
第二款是索泰的高端定位显卡——GEFORCE RTX 5070 Ti SOLID CORE OC WHITE,外观也采用SOLID系列的全新设计语言,纯白主色配上金色点缀更具高级感,也配备了ARGB信仰灯。显卡沿用ICE STORM散热系统,拥有环刃风扇、密集阵列散热鳍片、优化气流风道等主流配置。
第三款是定位中端的索泰GEFORCE RTX 5060 Ti XGAMING OC 16GB,采用新款XGAMING鲜明色彩设计理念,表面是斜向XGAMING LOGO和图腾纹理结合,观察角度变化时颜色也随之改变,时尚潮酷风格更受年轻玩家青睐。显卡采用冰芯2.0散热系统,包含环刃风扇、冰镜导热模组、冰脉3.0复合热管等扎实配置。
第四款是定位主流甜点的索泰GEFORCE RTX 5060 月白OC,整卡诠释着中式美学元素,将传统色“月白”和显卡结合——淡蓝色的外观+腾云图案装饰,质感比较雅致,侧面设计有ARGB信仰灯。显卡配备冰芯2.0散热系统,拥有两大一小的风扇组合、冰镜导热模组、冰脉3.0复合热管等扎实配置。
第五款则是入门甜点的索泰GEFORCE RTX 5050 星辰 OC HA,外观上属于纯白+极简风格,融合了一些源于天体力学星轨图案,除此之外还有黑色版本名为“星夜”。显卡配备双风扇、星盾背板、S.E.P 3.0供电系统等主流配置。
第六款显卡选择了索泰GEFORCE RTX 4070 SUPER X-GAMING OC 欧泊白,便于上代N卡玩家参考性能。外观上采用如同欧泊变彩效应的工艺融入其白色基底色上,外壳上还布满了潮流元素,属于X-GAMING系列的经典设计思路。显卡采用冰芯散热系统,拥有暗影疾风扇叶、冰镜导热模组、冰脉2.0复合热管等强力配置加持。
除了RTX 5090 D v2之外,本次测试显卡都用到利民这款TR-KG850,它主打定位是性价比ATX 3.1电源,并通过80PLUS金牌认证,手头这款还是属于全日系压纹线版——采用耐温105℃全日系固态电容和黑色压纹模组线,品质和理线手感都更好,电源还拥有140mm短机身设计兼容更好。
全模组接口设计,电源配备了1*24Pin供电、1*(【4P+4P】X2)pin CPU供电、1*(【6+2】X2)Pin PCIe供电、1* 12V-2x6 16Pin PCIe供电、2*SATA硬盘和1*PATA硬盘这些压纹模组线,其中12V-2x6电缆支持最高600W单线电力输出,可承受3X显卡瞬时峰值功耗,完美适配GeForce RTX 50系显卡。
惯例介绍一遍测试环境,主要搭配测试CPU是锐龙7 9800X3D,设置开启PBO技术,搭配DDR5 6000C26 16GB*2内存套装开启EXPO技术,BIOS中开启Resizable BAR技术达到最大化显卡性能。
操作系统是Windows 11 24H2最新版本,显卡驱动是NVIDIA GeForce GameReady 581.29 WHQL最新正式版,针对《消逝的光芒:困兽》有性能优化和DLSS 4技术支持。
除了锐龙7 9800X3D以外,本次还加入了锐龙5 9600X进行CPU对比测试,方便主流玩家参考,而且考虑到《消逝的光芒:困兽》属于开放世界设计,并有提供绘制距离选项,这些都可能对CPU造成更大压力。
《消逝的光芒:困兽》和前作一样,预设画质分为很低、低质量、中质量和高质量,不过并没有看见任何光线追踪的字眼,即便最新581.29驱动已经支持,个人认为或许是开发商Techland为了确保首发稳定性,暂时隐藏了开启选项吧。
游戏提供了多达20个关于画质的选项,像全局光照、粒子、雾气(体积雾)等选项都可以提供不错的光影质感,如果觉得画面比较模糊(尤其边缘),建议关掉色差和胶粒效果,这是很多3A游戏为了追求所谓的电影感打造的选项。
《消逝的光芒:困兽》完美支持NVIDIA DLSS 4(Transformer AI模型),超分提升拥有DLAA原生、质量、平衡、性能和超高性能五档,DLSS 4多帧生成也是直接内置在游戏选项内,不过目前首发版本Reflex技术有些问题,下面测试再详细说明一下。
游戏的原生抗锯齿不是传统类型的,而是TAAU(Temporal Anti-Aliasing Upsampling),它把主流TAA和上采样结合在一起了,也具有和DLSS类似的档位,设置高质量画质时,会启用TAAU质量,但这次测试会手动改为TAAU原生。
↑2160P TAAU原生截取,默认锐度50
↑2160P DLAA原生截取,默认锐度50
↑2160P DLSS质量截取,默认锐度50
↑2160P DLSS性能截取,默认锐度50
画面锐度方面,经过硬核反复对比,发现《消逝的光芒:困兽》以上这四种方案差距都不大,至少是在4K分辨率中就是如此,非要揪细节的话那还是DLAA多一点点,最明显就是远景建筑的破窗,DLAA还能完美呈现,其他三种方案都给抹掉了,主要看各位在不在意和硬件性能达不达标吧。
至于DLSS动态效果方面,至少硬核使用RTX 5090 D v2和RTX 4070 SUPER体验了几个小时并没有发现异常,要是异常那也只是游戏本身的BUG,比如最多玩家反映的室内下雨和夜魔居然白天出没~
↑绘制距离默认140
↑绘制距离300
在《消逝的光芒:困兽》中,预设画质即便设置到高质量,绘制距离也只是140,应该是开发商权衡配置画质和性能的最佳值。当然,绘制距离拉满300画面还是有区别的,顾名思义就会体现在远景区域——比如上述对比图中的建筑和石头,如果远景区域是大量建筑群为主体,那么细节呈现还会更多,只是它会一定程度上吃CPU性能。
↑测试场景第一段,《消逝的光芒:困兽》和2代早期一样,并没有内置Benchmark基准,因此这次还是采用手动测试的方式,经过硬核深度考虑,最终决定选择从修道院出口出发,穿过拱门的尸群直走来到一片森林区域,这里会有很不错的远景,正好可以充分发挥到绘制距离的作用。
↑测试场景第二段,来到森林后会看到有一个河流区域,注意这里帧数就会骤降一些,森林+河流结合的区域,通常在开放世界游戏中都是最高压力的场景,环境光遮蔽、反射、阴影再加上绘制距离等特效负担会比单一森林场景更大,最后到达右侧一个房顶上结束测试。
多提一句,测试固定游戏时间是中午12:30之后,且属于多云天气系统,每款显卡测完一个分辨率就退出游戏重新覆盖存档,这样做是为了确保不会因为游戏时间拉太长,导致测试时天气和场景特效不一样。
《消逝的光芒:困兽》目前开启Reflex技术后1% LOW帧会不稳(RTX 5090 D v2力大砖飞会稍好一丢丢,但绝对不是正常水平),而DLSS帧生成又是强制开启Reflex,因此下面涉及帧生成的测试就不再提供1% LOW数据展示,不过平均帧还是能参考的,也许官方很快就修复好呢。排除Reflex以外的情况,其实《消逝的光芒:困兽》1% LOW帧表现是挺稳定的。
1080P分辨率,入门甜点的RTX 5050在最高画质+TAAU原生设置中,也可以跑到平均57fps,稳妥一点开DLSS质量档后,直接稳定60fps以上,这一对比最近的《无主之地4》简直就是天差地别!
高刷入门的话,则需要用到RTX 4070S级别,借助DLSS质量档需求下降不少,RTX 5060就能刚好跑到平均100fps。
极限帧数的话,RTX 5090 D v2搭配DLSS质量+2X帧生成已经能跑到400fps+,看来这款游戏想要达到600fps也不是不可能,只能说静候官方更新吧。
2K分辨率,TAAU原生流畅门槛瞬间就提升两个档次——RTX 5060 Ti 16GB才能刚好满足60fps,有趣的是,若是使用DLSS质量档,那么又会降回两个档次,RTX 5050也可以跑到平均55fps,而且是1% LOW帧是很稳那种,充分说明8GB显存至少是够的。
追求高刷的话,TAAU原生最低标准则提高至RTX 5070 Ti,搭配DLSS质量档同样要求低不少,RTX 4070S这种级别就可一战了
4K分辨率终于才有些挑战,TAAU原生需要RTX 5070 Ti才可达标预期,平均帧率为55fps,使用DLSS质量档后也轻松不少,RTX 4070 SUPER就可刚刚达标60fps,如果接受45fps作为最低流畅标准,那么RTX 5060 Ti 16GB尚可一战。
至于RTX 5090 D v2还是相当强悍的,原生就能跑100fps以上,和RTX 5070 Ti足足拉开90%差距,之后想要开启DLSS或者叠加帧生成,就真的很随意了~
从RTX 5090 D v2的OSD监控图来看,《消逝的光芒:困兽》就是不怎么吃显存,同一场景下,1080P拉满显存用到了7.67GB,而提升到2K分辨率也至少7.98GB,4K也是不算苛刻,10GB显存就可以完美搞定。
DLSS 4多帧生成方面,就以DLSS质量档为例,4K建议可以RTX 5070 Ti起步,2K则是RTX 5060 Ti 16GB,它们俩的原始帧已经超过80fps(DLSS超分),能最大程度保障开启多帧生成后的手感和延迟,当然目前来说的话,还是等官方修复Reflex。
值得一提的是,RTX 5070 Ti和RTX 5060 Ti 16GB的帧生成倍率提升和帧率表现都很相近,只不过一个适用4K分辨率,另一个则是2K分辨率。
CPU方面,即便在搭配RTX 5090 D v2的情况下,9600X这种主流6核不成问题,和9800X3D妥妥属于一个水平,不过两者把绘制距离拉满之后,性能都会下降15%幅度。
区别最大的还是1080P分辨率,9800X3D相比9600X能拉开10%差距,意味着正常搭配中高端显卡情况,9600X就是完全没有性能瓶颈。
此时两款CPU使用300绘制距离设置,性能下降幅度会来到40%,也就说,绘制距离在1080P分辨率完全没必要拉满,因为本身细节相比4K就不是一个档次。
《消逝的光芒:困兽》本身是由DLC扩展而来,游戏内容相比2代却是稳步提升,这可能是消光玩家的最大惊喜吧,尤其是终极版用户。
游戏性能优化水平也是完全在线,1080P分辨率拉满特效,RTX 5050居然也可在TAAU原生档中流畅运行,为什么是用居然来形容,可能是硬核被虚幻引擎5整麻了。
2K分辨率要是用DLSS,RTX 5050也没什么压力,4K使用RTX 4070 SUPER搭配DLSS就可稳60fps,原生档则是RTX 5070 Ti基本达标。总得来说对于主流显卡都挺友好,甚至8GB显存也可难得一见在2K分辨率够用。
CPU性能需求不用过于担心,9600X这种级别已经可以完全满足了,唯一需要注意的是绘制距离不建议无脑拉满保持默认即可,画面提升比较细节,游玩过程中几乎感受不到区别。
来源:中号硬核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