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爱情“捆绑”的商品,正在集体崩盘!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7 09:21 2

摘要:爱情,曾是商家收割钱包的万能密码。从“一生只送一人”的玫瑰到“情比金坚”的钻戒,无数商品被包装成“真爱象征”,价格翻倍、销量暴涨。但如今,年轻人不买账了——“舔狗经济”崩盘,“悦己消费”崛起,那些被爱情绑架的商品,正迎来一场集体大逃亡!

爱情,曾是商家收割钱包的万能密码。从“一生只送一人”的玫瑰到“情比金坚”的钻戒,无数商品被包装成“真爱象征”,价格翻倍、销量暴涨。但如今,年轻人不买账了——“舔狗经济”崩盘,“悦己消费”崛起 ,那些被爱情绑架的商品,正迎来一场集体大逃亡!

一、天价鲜花与钻石:真爱营销的泡沫破了

“一生只爱一人”的ROSEONLY ,曾靠明星代言和CBD门店把玫瑰卖到699元一枝,如今却因高管离职、门店倒闭、消费者吐槽“花价虚高”而跌落神坛。

同样惨淡的还有“男士一生仅能定制一枚”的DR钻戒 。其母公司净利润暴跌90%,消费者发现“800元就能删购买记录”“身份证漏洞百出”,所谓“真爱协议”成了笑话。

这些品牌的套路如出一辙:用稀缺性+道德绑架抬高溢价 。例如DR钻戒成本4000元卖1.5万,毛利率超70%,而同类品牌仅40%。但年轻人看穿了:爱情不需要天价标签证明,智商税交不动了!

二、节日限定:短暂狂欢背后的价格陷阱

每逢情人节、七夕,玫瑰价格翻倍、黄金打折促销 已成定律。2025年情人节,单枝玫瑰售价涨至平时3倍,99朵红玫瑰均价230元;黄金首饰即便打折后每克801元,仍被疯抢。商家甚至推出“彩票花束”“啤酒挑战赛”等奇葩商品,只为蹭“浪漫经济”热度。

但这些消费往往是冲动型买单 。例如520期间,凌晨抢购鲜花、奶茶店“喜证”营销收割仪式感,实则复购率极低。年轻人逐渐清醒:“200元请兄弟喝酒比送女友挨骂香多了!”

三、文化符号:红绳与黄金的“情比金坚”幻觉

传统文化也被爱情营销“改造”。敦煌文创红绳 以“三生三世”“鹿王本生”为卖点,宣称“姻缘一线牵”,销量火爆;黄金品牌则用“情比金坚”话术,将首饰与婚姻深度绑定,即便金价飙升仍有人买单。

这类商品看似有文化底蕴,实则仍是情感焦虑的变现 ——单身者求姻缘,情侣求长久,商家趁机抬高设计溢价。但消费者开始反思:一条红绳真能锁住爱情?黄金保值≠感情保值!

四、新趋势:从“悦她”到“悦己”的消费觉醒

年轻人正在用钱包投票:男性护肤市场增长136% ,游戏、潮鞋、数码产品成新宠;女性自购美妆、香水,甚至情人节独自消费玫瑰。

“悦己经济”崛起的背后,是男女对立加剧、经济压力增大、不婚主义盛行等多重因素。例如,2.4亿单身人群 更愿为自我投资买单,而“舔狗”“普信男”等网络梗加速了男性对“道德绑架式消费”的抵触。

被爱情绑架的商品崩盘,本质是年轻人对消费主义的反叛 。当商家还在用“爱她就送XX”洗脑时,消费者已觉醒:爱情不需要天价标价,浪漫更不必被资本定义 。毕竟,真正的“长期主义”,是把钱花在自己身上!

来源:碎片化的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