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赴山海》这部剧可真是争议不断啊,尤其是第14集里成毅手上拿着剧本还穿帮的镜头,直接把他送上了热搜。好多观众看到这一幕都傻眼了——演员拍戏时手里居然攥着剧本,上面还有蓝色荧光笔做的标记,这也太出戏了吧。有人直接吐槽说:“这难道是把花絮剪进正片了?”甚至还有
最近《赴山海》这部剧可真是争议不断啊,尤其是第14集里成毅手上拿着剧本还穿帮的镜头,直接把他送上了热搜。好多观众看到这一幕都傻眼了——演员拍戏时手里居然攥着剧本,上面还有蓝色荧光笔做的标记,这也太出戏了吧。有人直接吐槽说:“这难道是把花絮剪进正片了?”甚至还有人质疑成毅是不是根本没背台词,不够敬业。
不过啊,这事儿还真不能全怪成毅。业内人士和不少明星都站出来说话了。编剧李正虎就解释,演员在走戏时拿着剧本其实是正常 workflow 的一部分,是为了快速熟悉台词和梳理人物关系。问题很可能出在后期制作上,可能是剪辑师不小心把排练素材当成正式镜头给剪进去了,或者是导演审片的时候没发现这个穿帮。杨丽菁这样的资深演员也力挺成毅,说他一直是个很努力的演员,对角色钻研得很深,不能因为一个镜头就否定他的全部努力。
其实啊,如果你去看看成毅以往的工作态度,就会发现他其实是个特别较真的人。听说他在片场有个蓝色的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对角色的理解,甚至连每场戏该抬哪只手、眼神往哪看都标得清清楚楚。剧组的工作人员都说,他基本不会在正式拍摄时低头看笔记,都是开拍前反复琢磨,把细节记在心里。从《琉璃》到《沉香如屑》,他拍打戏弄得浑身是伤,哭戏拍到嗓子哑了还要再试一遍,这些早就证明了他的敬业精神。
但是话说回来,《赴山海》的穿帮问题确实不少。除了手上拿剧本,成毅还穿着厚底洞洞鞋拍古装戏,跟武侠氛围完全不搭。这些低级错误居然能通过层层审核最终出现在正片里,说明整个制作团队都有责任。导演坐在监视器后面居然没发现这么明显的穿帮?剪辑师一帧一帧处理画面时也没注意到?这得多敷衍啊。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部剧的制作粗糙还不止这些穿帮。有观众发现剧中凉亭场景的对联居然出自曾国藩之手,难道这部剧穿越到了晚清?取景、特效、服化道也普遍不达标,号称投资3亿的大制作,却拍出了“抠图感”,外景戏看起来假假的。成毅在剧中的服装被吐槽不好看,没能展现古装剧应有的精致感。
面对这些争议,成毅倒是挺坦诚的。他在直播中解释说,剧中角色刚经历穿越,所以说话含糊是符合人物逻辑的。他还呼吁观众要“沉浸式”观剧,不要一边做其他事一边看,否则可能会错过关键剧情。不过啊,观众们似乎并不买账,很多人认为演员的幸福应该建立在作品质量的基础上,而不是要求观众调整观看习惯。
《赴山海》的争议其实暴露了影视行业的系统性问题。从拍摄到后期,再到审核,每个环节都可能出纰漏。剪辑师工作强度大,赶工期时容易疏忽;导演审片要看大量素材,难免有遗漏。但这不能成为借口,尤其是对于一部投资巨大的S+级项目来说,这种低级错误真的不该发生。
有些粉丝无底线护主的行为也让人担忧。他们把责任全推给剪辑,好像演员一点问题都没有。这种盲目维护其实对行业健康发展没好处,如果连《赴山海》这样明显的穿帮都能被轻易原谅,那以后还有哪个剧组会认真创作呢?宽容不等于纵容,观众应该对作品质量有合理的期待和要求。
当然啦,我们也不能一棒子打死。穿帮镜头固然不该出现,但也要看到演员和剧组的努力。成武打戏亲自上阵,文戏情绪到位,这些才是评价他专业度的关键。看剧终究要看整体,而不是盯着某个瑕疵无限放大。
《赴山海》的穿帮风波给整个影视行业敲响了警钟。它提醒从业者们,无论是演员、导演还是后期人员,都要对自己的工作保持高度的责任心。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时间最终会证明:真正用心的表演永远不会被辜负。只有全员专业、全程严谨,才能产出真正值得观众期待的好作品。
来源:热浪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