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图书馆奉贤校区的一楼大厅,有一处校园文化景观——院士墙,展示的每一位院士都是科研的最杰出代表,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学校珍贵的历史文脉。
在图书馆奉贤校区的一楼大厅,有一处校园文化景观——院士墙,展示的每一位院士都是科研的最杰出代表,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学校珍贵的历史文脉。
图书馆将持续推出【走进院士】系列推文,与华理师生一起阅读院士故事,传承院士精神。
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
分子筛与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
主要经历
1940年,出生于上海市。
1964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有机工业系石油及天然气工学专业。
1964年 - 1969年,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第二研究室担任技术员,从事石油催化裂化工艺的研究工作。
1970年 - 1983年,在石科院催化裂化催化剂研究室任技术员,从事分子筛及催化裂化剂载体的制备研究。
1979年,舒兴田开展催化裂化催化剂中型试验。
1984年 - 1992年,在石科院长远课题研究室从事新分子筛和催化材料开发工作,任高级工程师、主任工程师、室主任。
舒兴田年过50岁时,依然坚持到实验室做实验。他说:“石油化工的催化材料研究是应用科研,没有大量的实验积累是不行的;尽管用电脑可以做大量计算与模拟工作,但最终还是要靠实验。从1964年到1993年,这三十年对我来说,是一个漫长的积累期,有人也许会说,这积累期也太长了,可我还是觉得不足够,我觉得自己还需继续积累,继续学习。”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舒兴田在石化催化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方面,虽已有建树,可他从不自满,更无半分骄傲。他强调:“搞工程科研,一个人是不成事的,必须要有一个大的团队,有人说我有多少成果,其实,我只不过是参与了某些特别重要的科研……一个人不管做什么工作,都离不开组织和周边社会的支持,要是国家和中国石化集团不给石科院足够的科研经费,我们又怎能安心地从事科研。我能做出点成绩,离不开老一辈科学家的指导,离不开同辈们的相互支持,是站在众多前人肩膀上的缘故……为了让石化研究的接力棒传承下去,我也应该亮出自己的双肩,给年轻人提供一个创新的支撑和平台。”
2000年,任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办公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重要成就
舒兴田院士长期从事分子筛炼油催化剂的开发和工业应用研究。研制出含磷和稀土、兼有二次孔的五元环结构高硅ZRP分子筛;采用沉积硅和稀土氧化物与Y型分子筛之间水热反应的独特改性方法制成SRNY分子筛;研制成功新一代超稳Y分子筛类的SRY分子筛;研制出采用模板剂在固体表面浓集并与分段晶体化结合的β分子筛,以及采用重排方法合成的HTS分子筛。以上分子筛都已工业化生产和应用,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2016年,单晶多空心钛硅分子筛催化新材料及制备关键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2010年,催化氧化新材料——空心钛硅分子筛获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2009年,空心钛硅分子筛催化剂获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2004年,HTS钛硅分子筛获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1998年,SRY分子筛催化剂(CHI-3)获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1998年,获第二届光华工程科技奖
■1997年,ZRP-1分子筛的开发获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1995年,CHI(SRNY)裂化催化剂获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主要论著
著作:《重质油裂解制轻烯烃》
作者: 汪燮卿,舒兴田 主编
出版社:中国石化出版社
索书号:TQ221.2/3197
代表性论文:
[10].Review on recent advances in phase change materials for enhancing the catalytic process[J].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2024, 60: 128-157.
[11].Propylene epoxidation with hydrogen peroxide[J].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2025, 105: 869-871.
上下更多内容
研究画像
院士寄语
Salute to Academician
从华东化工学院的课堂到石科院的实验室,舒兴田院士一直深耕于石油化工研究领域。他高度热爱自己的工作,虽然已年过80岁,但是他每天仍工作8-9个小时。上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把与专业有关的最新文献和专利浏览一遍,将感兴趣的新观点和新进展保存下来,然后在合适时间进行深度阅读,为自己的研究做资料储备。他常说:“做学问需要沉下心来,广学博记,钻研大量文献资料,需要苦思冥想和创新思路,才能融会贯通,做出成绩”。
作为导师,他认为“科学家最大的成就是培养超越自己的学生”,他每天都会和学生们进行交流,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指导。如今,他培养的一批批科研骨干已成为行业领军者,他们带着“科技报国”的信念,在各自岗位上延续着创新的火种。
当谈到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时,舒院士曾讲:“活着最大的价值就是要为国家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对我来说,这是最有意义的事情。”“每当自己的想法在企业中得到实施,以及对国家发展做出贡献的时候,我就会感受到由衷的幸福”。
致敬舒兴田院士,不仅是致敬他的科研成果,更是致敬他 “为国家需要而科研”的精神力量。 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今天,我们更应以舒院士为榜样,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在自己的岗位上书写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科技答卷。
参考文献:
[1] 马利军. 致知在格物——记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兴田[J]. 中国石化,2007(10):19-23.
[2] 唐大麟. 为了催化剂技术和物耗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访中国工程院院士、炼油催化剂制造专家舒兴田[J]. 中国石油企业,2023(5):30-33.
部分资料与图片来源:中国工程院院士馆网站、中国石化石科院公众号
资料整理:曹屹立、赵琳琳
胡英
朱道本
顾真安
周俊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