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发出的81万件快递全是电诈卡片!武汉江岸警方破获特大诈骗案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7 09:08 1

摘要:在生活的平静表象下,有时隐藏着难以察觉的暗流。一张看似普通的快递卡片,竟能掀起一场令人咋舌的诈骗风暴,将一位无辜市民的积蓄席卷一空。这不是电影情节,而是真实发生在武汉的案件,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揭开这起案件背后的重重迷雾。

在生活的平静表象下,有时隐藏着难以察觉的暗流。一张看似普通的快递卡片,竟能掀起一场令人咋舌的诈骗风暴,将一位无辜市民的积蓄席卷一空。这不是电影情节,而是真实发生在武汉的案件,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揭开这起案件背后的重重迷雾。

今年 1 月 2 日晚 10 时许,武汉市公安局江岸区分局后湖街派出所迎来了神色慌张的张女士。她颤抖着说出:“我被骗了 52 万余元!” 这一惊人数字,瞬间让民警绷紧了神经。事情要从几天前说起,2024 年 12 月 26 日,张女士收到一个神秘快递包裹。拆开小纸盒,里面仅有一张小卡片,上面写着:刮开覆盖膜领取编码,扫码联系客服即可领取 “新春豪礼”。“一重礼” 是价值 1000 多元的巨型零售大礼包,“二重礼” 是洗衣液,“三重礼” 是 20 元现金红包。抱着一丝好奇,张女士刮开编码、扫码联系上了 “客服”。

殊不知,这轻轻一扫,就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客服” 告知张女士,需完成指定任务才能拿到大礼包,任务做得多还有返利。张女士下载安装了对方提供链接的 APP,尝试做了一单,不久后,外卖小哥真的送来了一只大果篮,这让她开始放下防备。之后,小额 “刷单” 任务都顺利拿到本金和返利,可当 “客服” 引诱她做一笔 5000 元的 “任务” 时,系统显示 “操作错误”,账户被冻结。为了解冻,张女士一步步陷入陷阱,先后购买 4 万元购物卡,对方却仍以各种理由要求她继续做任务,直到支付金额达到上限,甚至让她找 “跑腿” 送现金,最终张女士累计损失 52 万元,才惊觉自己被骗。

接到报案后,江岸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联合后湖街派出所,迅速成立专案组。民警们兵分多路,一路前往 “客服” 指定藏匿赃款地点,却因处于监控盲区无功而返。另一路民警从快递单入手,发现寄件地址在苏州市虎丘区某快递站。3 月 11 日,民警赶赴苏州。

然而,寄件人身份隐藏极深,姓名、手机号、发货地址全是假的,与快递站联系的微信号也是盗用他人身份办理。但民警们没有放弃,在前方走访和后方部门的全力支撑下,当晚查明寄件人朱某的真实身份及住处、发货的快递包装作坊。3 月 13 日清晨,民警蹲守布控,成功控制朱某等 4 人,搜出大量未发出的诈骗卡片,随后抓获负责物流运输的霍某等 2 人。经审讯,朱某交代业务来自盛某,此时盛某在杭州。3 月 15 日凌晨,民警赶到杭州,盛某却已驾车逃往衢州,民警紧追不舍,当晚在衢州将其抓获,至此,盛某、朱某团伙 7 名嫌疑人全部落网。

原来,朱某和盛某之前做手机生意时相识。2023 年,盛某联系上境外电诈团伙,承接发送卡片 “生意”,朱某入伙成为下线。他们联系印刷厂制作小卡片,在电商平台开网店,与快递公司签批量寄递业务,招募工人打包发货。按照境外提供的收件人信息,每天发送数千甚至上万个包裹,最高一天达 5 万个。1 年多时间,累计发送装有诈骗卡片的包裹达 81 万件,每件获利 0.5 元,非法获利 40 万元。随着公安机关对电话卡管理愈发严格,寄递诈骗卡片成为电诈分子新的 “低成本获客” 手段,其印刷费和快递费都十分低廉,这一动向已引起公安机关密切关注,相关行业治理工作也在展开。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来源:麒麟第一视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