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6日13时55分,白河县公安局反诈中心接到辖区某银行紧急反馈:一名客户祝某欲将60万元定期存款转成活期再取款,工作人员根据日常工作要求开展资金出入账情况及用途询问与核查时,祝某异常紧张。基于强烈的职业敏感,工作人员怀疑客户可能有受诈骗风险,迅速启动“警银
日前,一群众正在遭遇“警察”诈骗,安康市白河县公安局快速联动、高效处置,成功为群众挽回了60万元损失。
9月16日13时55分,白河县公安局反诈中心接到辖区某银行紧急反馈:一名客户祝某欲将60万元定期存款转成活期再取款,工作人员根据日常工作要求开展资金出入账情况及用途询问与核查时,祝某异常紧张。基于强烈的职业敏感,工作人员怀疑客户可能有受诈骗风险,迅速启动“警银联动”预警机制,将可疑线索反馈白河县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迅速响应,依托与金融机构建立的“秒级响应”协作机制,第一时间找到当事人祝某核实有关情况。
白河县公安局反诈中心在工作开展期间,同步接到上级公安机关推送的疑似同条线索,经核实,民警更加确定祝某正在遭受电信网络诈骗。面对民警耐心劝阻,起初祝某对骗局深信不疑,拒不配合,坚称取款是为看病所用。民警结合真实案例,细致剖析了此类诈骗的常见手法和套路,并联通了自称“天津市宝坻分局民警”的视频现场对话,当场揭露了对方冒充公检法、以“名下银行卡涉案”为由实施诈骗的惯用手法,祝某这才幡然醒悟,意识到自己险些落入诈骗陷阱。
民警提醒,当接到自称“公检法”工作人员的电话,并提出以“资金清查”为由的转账、取现要求时,务必提高警惕,和家里人核实情况后再做决定,不可直接转账、取现。公检法机关办理案件时会当面向当事人出示工作证件或者相关法律文书,绝对不会采取任何形式的网上办案。凡是通过网站或者APP出示带有“公检法”的名称标记的各种“通缉令、拘捕令、警官证”,都是诈骗。同时,公检法机关不会进行所谓的“资金验证”,不会让你转账、取现,不会上门拿取公民财产。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松 通讯员 李龑
本文来自【西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