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香港精装明星足球嘉年华”即将登陆漳州,明星足球队来漳比赛成了城中热议话题。现年51岁的资深球迷李凯松也时刻关注着这场赛事的每一个动态。拥有34年球龄的他,通过足球找到了无尽的快乐源泉,更用自己半辈子的时光,默默见证并参与了家乡对足球那份始终不渝的热爱与坚
随着“香港精装明星足球嘉年华”即将登陆漳州,明星足球队来漳比赛成了城中热议话题。现年51岁的资深球迷李凯松也时刻关注着这场赛事的每一个动态。拥有34年球龄的他,通过足球找到了无尽的快乐源泉,更用自己半辈子的时光,默默见证并参与了家乡对足球那份始终不渝的热爱与坚持。
缘起意大利之夏
1990年意大利之夏,十六岁的李凯松常在深夜将电视机搬进房间。屏幕荧光映亮少年的脸,也点亮他对足球最初的心动——当然,被家长抓个正着,也是家常便饭。
如今他笑着回忆,眼里仍闪着青春的光。那时他住在福建平和县,正是那届世界杯,让他和足球结下一生之缘。
“说实话,当时他对足球懂得不多。”他坦诚道,“真正吸引我的,是《意大利之夏》。音乐一响,顿时心潮澎湃。”那个夏夜,米兰开幕式的盛况、AC米兰“三剑客”飘逸的身影……一点一滴,将他推向这项运动。
真正踢上球已是1991年。平和县的少年总聚在一片叫“大草埔”的空地。那地方碎石遍布,偶尔还有老人在打门球。可他们不管,甚至还在沙坑里苦练倒挂金钩。“动作是歪的,落地疼,但那种快乐,纯粹得让人想哭。”
那时县城想买个足球都难。“商店根本不卖,只能凑钱去漳州市区买。”球踢坏了,他就和同学凑十几块钱托人带新的回来,在水泥地、碎石地上追逐奔跑。拿几辆自行车一摆,就成了临时球门,那也是他们最快乐的赛场。
时光飞逝,少年长大,但对足球的痴迷只增不减。热爱已成本能,于是便有了那件让家人至今摇头的“疯狂事”——高考第一天下午考完试后,他就“失踪”了。这让父母焦虑万分,发动亲朋好友找人。“他肯定又去踢球了!”妹妹的判断果然没错,他正在那片碎石地上奔跑、欢笑。
出于对足球最炽热的爱,他曾将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专业填为第一志愿,只是为了能够多接触足球。虽最终与之擦肩,但那个夏夜偷看电视的男孩,心中那团火,从未熄灭。
喜看今朝新面貌
1998年,李凯松回到平和工作后,欣喜地发现家乡踢球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昔日的“大草埔”有了提升,新建的平和一中体育场更是踢球的好去处。他很快地加入当地的足球群体中。每周一两次,他们雷打不动地约球。李凯松说,“工作再忙,足球总能把大家聚在一起。”
随着平和县踢球的人越来越多,当地政府也开始组织起了县级联赛。“首场比赛就有近百人报名参加,劲头十足!”更让大伙儿自豪的是,二十多年前,与他一起玩球的好友曾作为主力入选漳州代表队参加省运会。
2016年,平和县足球协会应运而生。协会由两位热心企业家牵头,李凯松等老球迷积极参与,协助政府推动足球运动。会员们常自掏腰包搞青训,免费为学校提供教练支持,自费带队外出比赛。“足协成立后,活动更规范了。”李凯松说,“联赛、友谊赛、培训常态化。”他一直是积极参与者。
在李凯松看来,平和足球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近年来,平和县已涌现多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作为足协一员,李凯松经常走进校园,交流球艺与知识。让人感到踏实的是,有的学校还认真地编写了足球教材,不仅教踢球,还教足球文化,引导孩子们真正懂球、爱球。
期待明天会更好
“不同年龄段踢球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李凯松分享着他的感悟,“年轻时太投入、太执着;工作后,足球变成一种解压方式;现在步入中年,更多的是一种热爱和坚持。”
谈到即将到来的香港明星足球队,李凯松的语调明显轻快起来。“他们中有些人功底其实很扎实,陈百祥、谭咏麟都七十几岁了还在踢,这让我有信心踢到60岁!”他特别期待能亲眼看看这些老牌明星球员的现场表现,“我想知道到了他们这个年纪,踢足球的境界是什么样的。”
在多年的球场经历和球艺推广中,李凯松对漳州足球发展也有着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漳州其实不缺踢球的人。”他说,随着赛事的增多,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也爱上了足球,并组建了队伍。
作为球迷,李凯松对现场观赛的魅力深有体会。“在现场看球和看电视完全不一样。你在电视机前也许看得更清楚,但现场的那种氛围、球迷的呐喊和助威,在电视机里永远感受不到。”
李凯松坦言,本次香港明星足球队赛事活动,或许能成为引爆点。“很多人一开始是冲着明星去的,但看着看着,也许就被足球的魅力感染了。”他希望能借此带动更多人关注本地足球、走进球场,让足球从一项运动,变成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
从少年到中年,从偷偷看电视转播到期待与万人同场欢呼,李凯松的足球梦从未褪色。他相信,漳州足球的明天,一定会蓬勃发展。(漳州融媒记者 许文彬)
来源: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