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是不是每天睁开眼,第一件事是先看手机;闭眼之前,也得再浏览下屏幕,生怕错过什么大新闻。别以为只有中青年这样,老年人也不示弱,刷养生直播、微短剧,乃至为了“赚金币”看广告。然而——
你是不是每天睁开眼,第一件事是先看手机;闭眼之前,也得再浏览下屏幕,生怕错过什么大新闻。别以为只有中青年这样,老年人也不示弱,刷养生直播、微短剧,乃至为了“赚金币”看广告。然而——
睡前躺着玩手机,
眼睛遭受四重暴击
1.眼疲劳及近视加深
躺着玩手机时,屏幕与眼睛之间的距离通常不足30厘米。这种超近距离用眼会显著增加睫状肌的调节负担,使其长时间处于收缩状态,难以放松。久而久之,引发视疲劳、模糊视物、眼胀头痛等症状,甚至形成“假性近视”。
更为严重的是,持续过度调节还可能导致晶状体长期处于“变凸”状态,增加眼轴延长的风险,进而加快真性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2.斜视及屈光参差
在侧躺或仰卧等非对称体位下,双眼与屏幕的视距常常不一致。时间一久,可能诱发调节性斜视或隐斜视。
同时,若一只眼睛持续承担更多聚焦任务,另一只眼会逐渐“懒惰化”,双眼屈光状态便可能出现差异,即“屈光参差”。这种状态不仅会影响视力发育,还可能抑制双眼视觉功能整合,阻碍立体视觉建立。长期发展可能引发阅读效率下降、视觉疲劳、注意力分散等问题,甚至增加弱视风险。
3.干眼症及睑板腺功能障碍
躺卧姿势下使用手机时,使用者往往需要不自然地抬眼或偏头注视屏幕,这会抑制正常的眨眼反应。同时,头部与眼睑的相对位置改变,也会影响睑板腺的自然引流和排泄功能。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会引发泪液分泌减少或质量下降,导致眼睛干涩、灼热、异物感、易疲劳等症状。若这种用眼习惯长期存在,可能发展为干眼症,甚至引发睑板腺功能障碍。
4.关灯玩手机黄斑区受损
在黑暗环境中,为了看清屏幕内容,瞳孔会自动放大,让更多光线进入眼内。此时屏幕的高亮度光线直接照射在视网膜上,尤其集中在视觉最敏锐的黄斑区域。
长时间处于这种强光刺激下,黄斑区的代谢负担加重,可能引发视物模糊、变形等问题,黄斑功能也可能逐渐退化。一旦黄斑区受损,视力将大打折扣。
此外,瞳孔放大会让虹膜向前堆积,导致眼内房角变窄,影响房水正常排出。房水排出受阻,眼压就会逐渐升高,从而增加青光眼的发生风险。
正确用手机,
记住这三点
建议大家正确地“刷手机”:
1.保持正确的姿势
可以坐着或者靠着玩手机,尽量避免躺着。手机与眼睛保持30-40厘米左右的距离(相当于一臂长)。
如果实在想躺着,可以选择仰卧,并将手机举到与眼睛平行的位置。但这个姿势要抓稳手机,否则容易砸脸。也别斜倚着枕头刷,眼睛和颈椎都受不了。
2.控制使用时间
每看手机30-40分钟,就休息5-10分钟。可以眺望远处,让眼睛得到充分的放松;也可以闭上眼睛,轻轻按摩一下眼周,促进眼部血液循环。
3.试试护眼模式
手机开启“护眼模式”或“夜间模式”,尽量降低屏幕的亮度和色温。此外,建议开一盏柔和的背景灯,避免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使用手机,减少屏幕与环境的对比度。
转自健康时报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