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接到姐夫电话的时候,我正在厂里加班,机器轰鸣声中听到他那略显疲惫的声音。
那是去年秋天的事儿了,现在想起来,心里还是五味杂陈。
接到姐夫电话的时候,我正在厂里加班,机器轰鸣声中听到他那略显疲惫的声音。
"你姐住院了,胃出血,你有空过来一趟吧。"
电话里姐夫的语气很平静,可我听出了那种强压着的紧张。
我放下手头正在组装的零件,跟车间主任请了假,匆忙骑着那辆陪了我十几年的破自行车往医院赶。
秋风萧瑟,路上的梧桐叶子正黄,一片片飘落下来,就像我此刻不安的心情。
到了医院,走过那条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走廊,消毒水的味道扑面而来。
病房里,姐姐脸色苍白得吓人,就像窗台上那朵缺水的茉莉花。
输液管里的药水一滴一滴往她血管里钻,看得我心里直发慌。
她看见我来,勉强挤出一个笑容,那笑容里有说不出的虚弱。
"没事儿,就是老毛病又犯了,医生说住几天就好。"
姐夫站在床边,手里拿着一叠化验单,神情显得有些疲惫和焦虑。
"医生说需要有人陪护,白天夜里都得有人守着才行。"
我当然点头同意,这还用说吗,姐姐从小把我拉扯大,现在她病了,我不守着谁守着。
可接下来姐夫说的话,让我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这样吧,给你三千块钱,你来陪护怎么样。"
我愣在那儿,脑子里嗡嗡直响,以为是幻听了。
姐姐的脸刷一下红了,想说什么,又把话咽了回去,眼神里有种说不出的尴尬。
病房里突然安静得针落有声,只有输液器滴答滴答的声音在响。
我看看姐夫,又看看姐姐,心里那个滋味啊,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从我记事起,就是姐姐在照顾我,父母早早就去世了,家里就剩下我们姐弟俩。
姐姐比我大八岁,十六岁就到纺织厂上班,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就为了供我上学。
那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可姐姐宁可自己穿补丁衣服,也要给我买新书包。
冬天的时候,姐姐总是把唯一的棉被让给我盖,自己却在旁边的小床上冻得瑟瑟发抖。
我有时候半夜醒来,看见她蜷缩在那张小床上,心里就特别难受,可她总是说自己不冷。
那些年月里,姐姐就像一棵大树,为我遮风挡雨,让我能够安安心心地读书长大。
后来我参加工作了,姐姐也嫁给了现在的姐夫,日子总算是慢慢好起来了。
姐夫是个老实本分的人,在街上开了个小杂货店,虽然赚得不多,但够一家人生活。
他们有两个儿子,大志和小志,都是好孩子,学习成绩也不错。
姐姐在纺织厂干了大半辈子,去年刚退休,每个月能拿五千块钱的退休金。
在我们这个小县城里,五千块钱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收入了。
而我呢,在机械厂当了十几年的技术工人,一个月工资也就三千五百块。
老婆前几年下岗了,现在在家照顾孩子,偶尔做点手工活补贴家用。
儿子今年上高二,正是花钱的时候,学费、生活费、补课费,样样都不能少。
我们家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每个月都要精打细算才能维持。
可这些年来,姐姐从来没有跟我算过什么经济账。
每逢过年过节,她总是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来我家,什么好吃的好用的都给我们带来。
孩子上学缺钱的时候,我刚开口,姐姐就二话不说把钱塞给我,从来不提什么时候还。
我生病住院那次,姐姐在医院陪了我一个星期,跑前跑后地照顾,花了不少钱,她眉头都没皱一下。
那时候她还在上班,为了照顾我,连续请了好几天假,工资都被扣了不少。
现在轮到她住院了,姐夫竟然要给我陪护费,而且还是当着姐姐的面说出来的。
我心里那个气啊,真恨不得当场发作,可看着姐姐那苍白憔悴的样子,硬是把火气压了下去。
"行,我知道了,你们先休息吧。"
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一些,可心里已经翻江倒海了。
在心里暗暗发誓,这三千块钱,我一分钱都不会要,姐夫爱给谁给谁去。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白天照常上班,晚上就到医院陪护姐姐。
姐夫白天来医院,晚上就回家休息,我们之间的话越来越少,气氛很是别扭。
每次交班的时候,我们就简单说几句姐姐的病情,其他的话一句都不多说。
姐姐看在眼里,好几次想说什么,都被我找借口岔开了话题。
我知道她心里难受,可我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
第三天晚上,姐姐的病情突然加重了,开始吐血,把我吓得够呛。
我赶紧按铃叫医生,医生来了以后说需要马上做胃镜检查,可能还要动手术。
那一夜我一个人在医院忙前忙后,挂号、缴费、找医生、买药,跑得腿都软了。
等一切安排妥当,已经是凌晨两点多了,我坐在病房里的陪护椅上,困得眼皮直打架。
姐姐输着液,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可脸色还是很难看,呼吸也有些急促。
看着她这个样子,我心里又心疼又自责,觉得自己不应该因为那三千块钱的事儿跟姐夫置气。
第二天一早,姐夫匆匆赶到医院,看见我熬了一夜,眼圈通红,表情有些复杂。
他想说什么,张了张嘴,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
下午,医生安排姐姐做胃镜检查,我和姐夫一起在检查室外面等着。
走廊里很安静,就我们两个人坐在长椅上,谁都没说话,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说不出的尴尬。
过了一会儿,姐夫突然开口了,声音有些沙哑。
"小军,那天我说的话,你可能觉得我这人小气。"
我侧过脸看了他一眼,还是没接话,心里的火气还没完全消。
"可是你知道吗,大志要结婚了,女方家要十八万彩礼。"
听到这话,我心里一惊,十八万可不是个小数目。
"小志明年要考研,需要报那个什么培训班,光学费就要两万多。"
姐夫的声音越来越低,像是在自言自语。
"你姐的退休金看起来不少,可每个月都得往家里贴补,根本存不下几个钱。"
我静静地听着,心里的火气慢慢开始平息。
"我那个小店这两年生意也不好做,竞争太激烈了,一个月下来赚不了几个钱。"
姐夫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旧得发黄的存折,递给我看。
"你看看,这是家里所有的积蓄了。"
我接过存折翻开一看,上面的数字让我倒吸了一口凉气。
三万八千五百块钱,这就是姐姐一家辛辛苦苦攒下的全部家底。
而姐姐这次住院,光是押金就交了两万块,如果真要动手术,费用肯定还要往上涨。
我突然明白了姐夫为什么要给我陪护费,不是他小气,而是他们家真的拿不出更多钱了。
三千块钱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意味着要省吃俭用好几个月。
而对于我来说,虽然也不宽裕,但咬咬牙还是能撑过去的。
姐夫给我陪护费,其实是他能想到的最好办法了。
既照顾了我的面子,又能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真是用心良苦啊。
我看着姐夫疲惫的神情,想起这些年来他默默承担着家庭重担的样子,心里突然就释然了。
供两个儿子上学,照顾姐姐,还要维持店里的生意,应付各种人情往来,他真的不容易。
而我,却因为那三千块钱的陪护费,对他心生芥蒂,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检查结果出来了,医生说不需要手术,保守治疗就可以,只要注意饮食和休息。
我和姐夫都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回到病房,姐姐已经醒了,看见我们进来,急忙问检查结果。
"没事儿,医生说不用手术,再住两天就能出院了。"
姐夫握着她的手,眼里总算有了笑意。
那天晚上,我和姐夫在医院附近的小饭馆里吃饭,要了两个简单的菜,一瓶白酒。
"姐夫,那三千块钱的事儿。"
"你别说了,我知道你想说什么。"
姐夫摆摆手,给我倒了一杯酒。
"这些年你们帮了我们不少忙,我心里都记着呢,可现在家里确实困难。"
我端起酒杯,慢慢抿了一口,那酒有些辣,辣得我眼睛都有些湿润了。
"姐夫,我理解你的难处,真的理解。"
"但是这钱我不能要,不是因为生气,而是因为姐姐是我亲姐姐。"
"照顾她是我应该做的,再说你们现在困难,我怎么能雪上加霜呢。"
姐夫听了这话,眼圈一下子就红了,好半天才说出话来。
"小军,姐夫真的谢谢你,可你自己家里也不容易。"
我想了想,提出了一个建议。
"这样吧,陪护的事儿咱们轮流来,你白天我晚上,这样大家都能休息。"
"至于钱的事儿,等以后宽裕了再说,现在就别提了。"
姐夫点点头,眼里满是感激,我们俩一口气把那瓶酒都喝完了。
第二天,姐姐办了出院手续,我和姐夫一起把她送回家。
她的气色比住院时好了很多,脸上也有了血色,看起来精神多了。
"小军,这几天真是辛苦你了,姐姐心里过意不去。"
她拉着我的手,眼里含着泪水。
"姐,这话说得就见外了,以后有什么事儿尽管说,能帮的我一定帮。"
姐夫在一边默默地听着,脸上的表情很复杂。
临走的时候,姐姐硬是塞给我一个信封,说是给孩子的学费。
我推辞了半天,最终还是拗不过她,只好收下了。
回到家里打开一看,里面是五千块钱,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涌出来了。
这就是我的姐姐,自己家里再困难,也要想方设法帮助我。
而我却因为三千块钱的陪护费对姐夫心生不满,想想真是惭愧得很。
过了几个月,大志的婚期定下来了,姐夫开始四处筹钱。
我听说他把那个经营了十几年的小杂货店都卖了,还向亲戚朋友借了不少钱。
我和老婆商量了一下,决定拿出一万块钱帮助他们。
虽然这笔钱对我们来说也不是个小数目,但想到姐姐这些年来对我们的帮助,这点付出又算得了什么。
姐夫知道后坚持要写欠条,说什么也不肯白要我们的钱。
我说什么也不让他写,推推搡搡了半天,最后还是我占了上风。
"姐夫,咱们是一家人,写什么欠条,当年姐姐帮我的时候也没要过。"
他握着我的手,好半天说不出话来,眼里满是感激。
婚礼那天很热闹,大志穿着新郎官的衣服,看起来神气得很。
新娘子也很漂亮,两个人站在一起,真是郎才女貌的一对。
看着他们拜天地的时候,姐夫和姐姐脸上都是幸福的笑容。
我想这就是做父母最大的心愿吧,看着孩子们一个个成家立业,自己再苦再累也觉得值得。
后来听姐姐说,为了给大志结婚,家里花了二十多万,把积蓄全部掏空了,还欠了几万块钱。
我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想起当初那三千块钱陪护费的事儿,更觉得自己当时的想法太狭隘了。
姐夫一个大男人,为了儿子的终身大事,连自己辛苦经营多年的店铺都舍得卖掉。
这样的父亲,怎么能说他小气呢,那三千块钱真的是他的无奈之举。
如果当时我能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埋怨,就不会有那么多不愉快了。
今年春天的时候,小志也要毕业了,准备考研究生,又需要一大笔费用。
我和老婆又拿出了一万块钱,帮助他交学费。
姐夫这次学乖了,没有再提写欠条的事儿,但我看得出来他心里很感激。
"小军啊,这些年真是麻烦你们了,等小志毕业工作了,我一定要好好报答你们。"
我摆摆手,笑着说不用客气,都是一家人,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前几天姐姐又去医院复查了,医生说恢复得很好,只要注意饮食就没问题。
我们全家都很高兴,姐姐的身体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现在想起去年秋天那件事,我还是会感到一些惭愧。
那三千块钱的陪护费,虽然听起来有些刺耳,但它让我看到了姐夫的不容易,也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换位思考。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谁都有自己说不出的难处。
有时候一句看似无情的话,背后可能藏着无奈的苦衷。
就像姐夫那句话,听起来伤人,但其实是他绞尽脑汁想出来的最好办法。
他既要维护我的面子,又要减轻家里的负担,真是费尽了心思。
如果当时我能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抱怨,事情就不会搞得那么复杂了。
现在我们一家人的关系比以前更好了,每个星期我都会去姐姐家坐坐。
帮着修修补补,干点力气活,姐夫也不再拘谨,有什么话都愿意跟我说。
我们之间的那道隔阂,彻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更深的理解和信任。
有时候我想,人与人之间的误解,往往都是因为缺乏沟通和理解造成的。
如果我们都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很多问题其实根本就不是问题。
那三千块钱的陪护费,虽然我最终没有收,但它却给我上了一堂宝贵的人生课。
真正的亲情,从来不在于金钱的多少,而在于相互的理解和包容。
昨天路过医院的时候,我又想起了那些难忘的日日夜夜。
想起姐姐苍白的脸,想起姐夫疲惫的神情,想起自己当时的愤怒和委屈。
现在一切都过去了,但那份深深的感情却永远留在了心里。
我相信无论以后遇到什么困难,我们这一大家子人都会携手度过的。
因为我们已经学会了理解,学会了包容,学会了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这,就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最珍贵的地方,也是我从那三千块钱里学到的最重要的道理。
来源:那一刻旧时光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