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栾川县村名溯源——山水间的本真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0 08:56 10

摘要:先说咱们县这个大号——栾川。老话是这么传的:伊河古时候叫"鸾水",打咱这儿发源,所以这片地方就叫"鸾川"。后来也不知道是哪朝哪代,"鸾"字慢慢就写成了"栾"字。还有一种说法,说古时候有鸾鸟在这儿落脚,这鸟长得跟凤凰似的,再加上漫山遍野的栾树,就成了栾川。不管咋

咱栾川这地方啊,藏在伏牛山深处,地名、村名都是一辈人一辈人奋斗的痕迹。

先说咱们县这个大号——栾川。老话是这么传的:伊河古时候叫"鸾水",打咱这儿发源,所以这片地方就叫"鸾川"。后来也不知道是哪朝哪代,"鸾"字慢慢就写成了"栾"字。还有一种说法,说古时候有鸾鸟在这儿落脚,这鸟长得跟凤凰似的,再加上漫山遍野的栾树,就成了栾川。不管咋说,这名儿都跟山水脱不开干系。咱们山里人啊,抬头是山,低头是水,取名自然离不开这些。

往北边走有个赤土店镇,这名儿起得真带劲。明朝那会儿,李自成的队伍在这儿开矿炼银,炉火烧得通红,把土都烧成了红色。现在你去那儿瞧瞧,地上的土还透着红呢,摸一把仿佛还能感觉到四百多年前的温度。这名字记下的不仅是颜色,更是先人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的见证。

赤土店镇里头有个竹园村,这名儿起得再直白不过了。村里有四个大竹园:观沟的、河北的、下庄的、上马石的。竹子这东西看着秀气,可骨子里硬气得很。刮大风时它能弯腰,风过了照样挺直腰杆。竹园村的人也是这样,年景好了多种点香菇木耳,年景不好就出去找活路,咋样都能把日子过下去。现在村里还有人用竹子编筐编篓,这手艺传了好几代人了。

老君山这个名字来得更有意思。原来叫景室山,后来唐朝皇帝给改了名,说是老子在这儿归隐过。这事儿是真是假说不准,但山里人都爱讲这个故事。现在山上香火旺,不光是求神拜佛,更是念着老君爷教化人的那份心意。当地人常说"做人要像老君山",就是说既要踏踏实实,又要心怀善意。

三川镇的名儿简单直接,就是三条河在这儿汇到一块儿。山里人实在,看见啥就叫啥,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但这种实在里头透着智慧,三条河汇在一起,水势就大了,就像咱们山里人过日子,懂得抱团取暖,互相帮衬。

秋扒乡的名字跟楸树坡有关,叫着叫着就成了秋扒。山里话就是这样,说着顺嘴就行,不在乎字眼儿对不对。但这种随性里头透着自在,活的就是个舒坦劲儿。

石庙镇、冷水镇、陶湾镇、白土镇、狮子庙镇,这些名字都实在得很:有石庙的就叫石庙,水凉的就叫冷水,陶姓人家多的就叫陶湾,土是白色的就叫白土,有狮子庙的就叫狮子庙。咱们取名,看得见摸得着,但每个名字背后,都是过日子留下的印记。

潭头镇有个拨云岭村,这名儿起得真妙。村子老是被云雾罩着,风一吹,云开雾散,太阳就露脸了,真像是把云给拨开了似的。村里人说,日子再难,总有云开见日的时候。这话在理,山里天气说变就变,一会儿阴一会儿晴,但咋样都能过下去。

合峪镇以前叫黑峪,因为那儿林子太密,里头黑黢黢的。后来改名合峪,取的是"四山合抱"的意思。从"黑"到"合",一字之差,心态全变了。以前觉得山是拦路虎,现在知道山是聚宝盆。这种转变,咱们栾川人最懂。

叫河镇的名儿也挺倔。这儿有条河不按常理出牌,别处的河都往东流,它偏要往西走。老辈人管它叫"犟河",后来就成了"叫河"。这河就像咱们山里人的脾气,认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现在去叫河,还能看见老人们坐在河边石头上唠嗑,说他们家娃儿在外面打工,也是这么犟,认准的事一定要做成。

栾川乡围着县城,直接用了县城的名字。这倒省事,但也说明县城和乡里分不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这些地名串起来,就是咱们栾川人的活法:靠着山,守着水,踏踏实实过日子;有点犟脾气,但是非分明;遇到难处能弯腰,但脊梁骨不会断;敬天敬地敬先人,更敬重堂堂正正做人。

来源:水滴石穿

相关推荐